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2022年7月13日,《绍兴日报·新周刊》刊登了《绍兴台门:江南民居经典范式》一文,作者结合自己孩提时代居住在台门的经历,阐述了绍兴台门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由徐瑾、周筱芳著写的《绍兴台门》一书。现将作者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在《绍兴日报》刊登

我是绍兴人,孩提时代我们一家人就租住在南门更楼下(当地俗称“大树下”)坐北朝南的王家台门里。我家东侧是阮家台门,西侧则是我儿时同学宋鸿训家住的吴家台门。我们家一出台门便是青石板道路,道路另一侧,就是可以通小船的小河了。因此,停船靠埠叩开自家台门,回到熟悉的天井里——这一幕儿时的生活画面时常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如今,家乡绍兴依然保留了一座座台门,虽然有的已经破败凋敝,但它们始终是见证城镇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地方民居建筑史和城市发展史不可忽视的元素。

过去很多绍兴人聚族而居,尤其是大户人家的房屋装饰精美,门面高大,深庭大院。老绍兴人尤其重视房屋门面的建造与设计,人们也将一所组合院建筑称为“某家台门”,台门象征了这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和地位。每座台门是由匠人和居住者共同建造设计而成,走入其间,就会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或是门斗,或是天井,有的还置竹林、花草、树木或鱼池于其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空间格局,它都是居者的生活写照与多年生活体验和个人爱好的呈现。因而台门不仅具有基本的建筑定义,而且承载了多样的文化和礼制内涵。

绍兴在历史上人杰地灵,名士辈出,聚集了众多在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名人志士。生于斯,长于斯,不少人都从一座养育他成长的台门里走出来,每一座台门都承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演绎着一个生动的故事。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同的民居表现形式反映了人们应对环境的生存智慧。因而台门作为城市中最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型,既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也是绍兴地区社会人文发展的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中提出:“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护趋势,即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所以,人们有理由和责任来推动对台门的研究——这一绍兴地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居建筑类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也应当进一步挖掘其丰富的空间特色,并让更多的人认识其价值和重要地位。

在多年的酝酿准备下,2017年,本书的两位作者徐瑾、周筱芳,开启了绍兴台门的深入调查工作。周筱芳在本世纪初参与实施了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等历史街区的修葺和保护工作,深刻体会到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离不开台门,古城保护也必须抓住台门这个基本单元。之后她还到访近200个绍兴镇村,寻找台门建筑以及遗传。后来,她遇到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徐瑾博士和她的团队,花了近3年时间多次深入调研绍兴台门,范围覆盖了绍兴全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和乡村,走街进村实地踏勘了数百座散落在各处的台门,记录了140余座台门的信息。可以说,系统的调查是开展绍兴台门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是为未来进一步做好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的基础。通过调研获取了第一手翔实的数据记录,在作者进一步的筛选、整理、绘制和图解工作后,在绍兴市档案馆的支持下《绍兴台门》一书出版,最终形成了本书呈现的绍兴台门综述及代表着绍兴全区域地形与行政分区下的9个城镇村60多个绍兴台门建筑的详细档案。

十分庆幸,在绍兴城镇快速发展的时期,周筱芳、徐瑾两位作者及其团队及时记录下承载一方人生活的台门空间,开启了绍兴台门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其中不仅有众多为我们熟知的名人故居,更有过去并未得到重视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普通台门民居,真实描绘了绍兴台门民居的全貌。其次,这众多的台门案例代表了过去绍兴人营造人居环境的智慧,其中关于建筑的形制、比例以及建筑与天井的关系等都具有潜在可挖掘的规律,为不断进行的绍兴区域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持,使千百年来形成的绍兴台门这个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的形制与精华得以传递。再次,这本书不仅关注到台门建筑单体本身,同时提出台门的空间格局和选址与周围城镇空间和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因而,在书中根据台门周围地理环境的不同,将台门案例分为三个篇章阐述,或沿街分布,或傍水而居,或依山而建。通过上述分篇的设置,可以看出绍兴台门建筑空间的共性和差异,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绍兴人面对不同生存环境所做出的应对性居住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周筱芳、徐瑾都是绍兴人,她们从小生活在台门里,儿时的记忆里铭刻着她们对建筑空间的理解与情感。她们带着更年轻的建筑学专业团队,奔走在寻找和记录绍兴台门的征程上。能看到这样一个中青年群体对历史建筑的热情,是令人欣喜的。相信本书能引发更多人对传统居住文化的思考,能有更多年轻和新鲜的力量为台门注入发展复兴的活力,让绍兴台门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工作继续前行跋涉。

作者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戴秀丽

总期:第806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