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CSM | 出品
断想一束 | 栏目
HeyCSM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无所谓”了?
据德勤最新数据显示,超过 50%的 Z 世代年轻人会因以下原因在工作中感到焦虑。
所以不难理解他们对职场抱有佛系态度:
“努力未必有回报,不努力至少不会失望。”
小陈,26 岁,某互联网公司普通职员,坐在公司天台抽着第三支烟,跟我说了一句:“活着挺好,死了也行。”
语气平淡得像在谈今天的天气。
他的朋友圈最近常发一些佛系内容,比如“上班摸鱼指南”“人生不过一场戏”“咸鱼也是条鱼”。
你以为他在开玩笑?
但细问下去,他会认真地告诉你:“没开玩笑,就是觉得没什么特别值得努力的事情。”
这是一种新的职场态度:既不特别反感上班,也不追求什么“做自己”,更谈不上想要“赢在起跑线”。
混着过,挺好。
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让 Z 世代变得如此“松懈”?
1. Z 世代的“松懈感”从哪儿来的?
成长环境:充满选择,却没有方向
Z 世代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收大量资讯——如何投资、怎么成功、哪种职业有前途……
可越是选择多,越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逐渐丧失对“奋斗”的执念。
社会现状:努力 ≠ 成功
“我妈那一代人,努力工作就能买房。我们这一代,努力工作,可能还得跟爸妈合住。”
——这是小陈对职场的一句总结。
努力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加班多的是,升职加薪看人脉,甚至连“摆烂”都成了职场的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人不愿当“卷王”,索性选择“佛系”。
文化氛围:“躺平”成了潮流
如果你刷社交媒体,就会发现关于“咸鱼”“摸鱼”“躺平”的表情包随处可见。
这些内容不仅没有贬义,反而带点调侃和自嘲,似乎“佛系”是一种时代的智慧。
比如,“你努力赚钱是为了有一天能悠闲地活,而我直接悠闲地活。”
这种逻辑对 Z 世代来说,居然有点“道理”。
2. “松懈”真的是坏事吗?
有人批评这种“松懈感”,说这是年轻人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但换个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对抗过度焦虑的自我保护机制。
松懈感,其实是在找平衡
在这个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世界里,Z 世代的“佛系”可能是一种对抗焦虑的平衡方式。
他们并非完全放弃努力,而是选择将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家人、健康和兴趣爱好。
价值观的改变: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对上一代人来说,工作等于人生。
但对 Z 世代来说,工作只是人生的工具。
他们更注重生活的多样性,比如在工作之余去旅行、追剧、健身。
他们可能在职场“松懈”,却在兴趣爱好中全情投入。
3. 如果每个人都“松懈”,未来会怎样?
松懈是否会改变社会和职场文化?
很可能会。
如果这种态度持续下去,也许工作文化将逐渐从“无休止的内卷”向“健康的平衡”转变。
公司需要重新定义生产力标准,而社会可能更加注重人的幸福感而非 GDP 增速。
那种“不努力”的智慧
Z 世代的“佛系”其实是一种柔性的智慧。
他们不再一味追求外在的成功,而是试图在工作、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说:
“领导不听话,就果断离职。”
4. 所以,死了也行?
当然不是。
尽管调侃“活着挺好,死了也行”,但 Z 世代深知“活着”有它自己的意义。
他们只是希望活得更随性、更自在,不被外界的压力束缚。
是生存,还是毁灭?
罢了,只是一个问题。
当 Z 世代不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没有问题。
不过在我看来:松懈不等于放弃。
毕竟对于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来说,工作被排在身份认同的第二重要因素,仅次于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它可能只是年轻人对抗职场焦虑的一种方式,或者说,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工作”、“生活”和“成功”。
(文中数据来源于德勤 2024 年 Z 世代和千禧一代调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有目的地生活和工作专题中的报告和心理健康深度剖析)
参考资料
[1] 2024 Gen Z and Millennial Survey: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purpose in a transforming world: https://www.deloitte.com/global/en/issues/work/content/genz-millennialsurv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