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安心养老
顺带享受一下福利院的回馈福利
有房住、有分红
真乃“天伦之乐、福分之享”
直至谎言被戳破
当事人才恍然大悟
被骗了
案情回顾
常德市城区某福利院自2010年起就通过组织员工向老年人发放宣传单、组织老人到养老院参观、开会宣传等方式,以养老服务为名,骗取老年人“投资”,谎称加入项目后既能养老又能获利,并以高额福利消费券掩盖恶意敛财的目的,骗局直到2022年才因无法兑付本息案发。
案情审理
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民警发现犯案周期之长,非法敛财金额之大,令得知真相的人无不瞠目结舌。 几名主要犯罪人员中,肖某非法吸收了78人“投资”的1441万元,仅还本付息208万元; 石某吸收68人“投资”的1364万元,仅还本付息161万元; 彭某吸收61人“投资”的984万元,已还92万元,类似的主要犯案人员多达10余人。 检察院指控肖某等人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指出其犯罪行为延续时间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法院审理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综合考虑被告人认罪认罚、退赔等情节,最终判处肖某、石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彭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五千元。
律师说法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南天思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志斌。
田志斌认为,本案构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关键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田志斌还列举了类似骗局,如假冒银行理财产品、虚假投资理财项目、非法集资建房、网络平台虚假众筹、民间借贷高额回报承诺、假冒政府或公共项目、虚假艺术品收藏投资、非法虚拟货币交易、虚假健康产品投资等,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他建议,面对高收益诱惑时,要保持冷静,核实项目真实性,避免陷入骗局。同时,要积极关注家中老人,多陪伴、多劝告,小心欺诈陷阱,远离非法集资。
来源:《常德日报》
记者:武大为 通讯员:张敏
编辑:唐文洁
二审:刘青玥
三审:陈晓真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尚一网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新闻爆料热线:0736-7716930、18907360315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