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故事创作,同时夹杂艺术化的改编,请自行辨别其中虚实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到!"清脆的声音在饶州监狱老年监区里格外响亮。

危警官正在例行点名,手中的花名册被他翻得哗哗作响。夕阳透过铁窗洒进来,给水泥地面镀上一层金黄。点到这个名字时,他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声音的主人是个面容枯槁的老者,正笔直地站在囚室门口。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囚服,双手规矩地背在身后。但那声音——危警官皱了皱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年龄?"他多问了一句。

"七十七岁。"老人低着头,声音忽然变得沙哑起来。

危警官若有所思地在本子上画了个记号。他已经在监狱工作二十多年了,직觉告诉他,这个看似普通的点名场景背后,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01

回到办公室后,危警官端着保温杯,细细回想着刚才的场景。他打开新犯人的档案,纸页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黄。余海水,福建人,1936年6月27日生,因盗窃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表格上的信息看起来很简单,但总有什么地方让他觉得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余的声音确实有问题,"危警官自言自语道,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他想起那清脆的"到"字,那声音更像是一个中年人的嗓音,不该出自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口中。

不仅是声音,余海水的一举一动都透着反常。危警官从警多年养成的观察习惯让他注意到,这位"老人"走路时步伐稳健,腰板挺直,一点都不像年过古稀的样子。就连站军姿的时候,双手背在身后的姿势都标准得令人生疑。

"小徐,你来一下。"危警官叫来了同事徐承芝。"你负责老年监区这么久,见过余海水这样的老人吗?"

徐承芝摇摇头:"确实少见。一般七十多岁的老人,就算身体再硬朗,也很难保持那么好的精神状态。况且档案上写他是个流浪汉,这更说不通了。"

危警官点点头:"而且你注意到他的手了吗?虽然有些粗糙,但手指灵活,一点也不像年过七旬的样子。他填表的时候,握笔的姿势也很利索。"

夜色渐浓,监狱的走廊上回荡着整点的钟声。危警官合上档案,深深地叹了口气。二十多年的狱警生涯告诉他,这件事不简单,背后一定藏着更大的秘密。

02

第二天一早,危警官和徐承芝便开始对余海水的背景展开详细调查。他们首先调出了余海水入狱时的体检报告。

"这份体检报告也很不寻常。"危警官指着报告说,"血压、心肺功能都异常正常,连轻微的高血压都没有,这对一个七十多岁的人来说太罕见了。"

徐承芝仔细翻看着档案:"最奇怪的是他的牙齿。记得体检时医生还专门提到,他的牙齿保养得特别好,除了两颗补过的蛀牙,其他都很整齐。这绝不像是一个流浪多年的老人。"

"走,我们去监区再观察观察。"危警官放下文件,带着徐承芝来到监区。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犯人们排队打饭。余海水端着餐盘,动作麻利地穿梭在人群中。危警官注意到他夹菜时手腕的力度,吃饭时牙口的好坏,还有他站立和行走的姿态,处处都与其声称的年龄不符。

"你看他吃饭的样子,"徐承芝小声说,"筷子夹得那么稳,大块的咸菜都能一口咬断。要知道,我们这里七十多岁的老人,大多都需要把菜夹碎了慢慢吃。"

更令人起疑的是,余海水的日常生活习惯也与其他老年犯人有很大差异。他每天都会在放风时间绕着操场快步走上十几圈,甚至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健身动作。其他同龄犯人大多只是坐在角落晒太阳,有些年纪大的走两步就要歇一会。

"他还会写信,"危警官补充道,"字迹工整,笔画有力。前天我看他在写信时,连老花镜都不用戴。这些细节都说明问题。"

随着调查的深入,疑点越来越多。一个居无定所、靠拾荒为生的七十七岁老人,怎么会有这样健康的体魄和这般矫健的身手?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流浪老人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傍晚,危警官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决定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小徐,明天去联系一下监狱侦察科的赵科长,这个案子需要更专业的人来查一查了。"

第二天一早,赵国军便开始着手调查。作为饶州监狱侦察科科长,他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渠道。调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根本查不到这个人!"赵国军拍着桌子说,"我们用余海水这个名字,配合他提供的出生日期和籍贯信息,在全国人口信息系统里都查不到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