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终于成了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吃个饭都能听到隔壁桌在谈论剧情走向,而有关麦琳的讨论断崖式领先。
从第一期追到现在,我觉得他们这对确实是话题制造机了,回回都能引爆全网。
这俩人可以说是越相处越别扭。
比如最新的一期,李行亮看麦琳走在前面不高兴了,就想给她来一个公主抱哄哄她,没想到手刚一碰到麦琳,她就开始尖声惊叫,“你别碰我,你放开我”,弄得全场都异常尴尬。
七夕送礼环节,因为之前麦琳对画师的画像不满意,李行亮特别画了一个可爱版的麦琳当礼物做给她,旁边还写了一行“真情告白”,但麦琳还没拿到画像就开始冷哼,翻白眼,觉得他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为了节目正常进行,李行亮总是第一个去低头认错,但两个人的沟通永远都不在同一个频道上,麦琳总是会站在道德高地一顿输出:
“你根本不爱我,你只是离不开我”,“我难过的时候朋友都知道要来安慰我,可是你说你理解不了我,你是自私,你是冷血”……
观察室的嘉宾沈奕斐总结得很精辟,“他们俩的问题,没有具体问题,全是情绪问题,客观的具体问题可以谈,但所有的情绪问题和这些需求太难解决了。”
本来他俩上节目是来寻找解决婚姻困境的办法,但现在好像是换了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折磨彼此。广大网友也看不下去了,“这两人吵成这样,不离婚真的很难收场了”。
但其实之前张泉灵来做现场飞行嘉宾的时候,就给过他们建议,我还是非常认同的,她建议麦麦不要用负反馈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直白一点说就是,你的需求,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可以大大方方说出来,这样对方才好满足呀。
不知道张泉灵的建议麦琳有没有听得进去。不过张泉灵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婚姻里的委屈和不甘,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而夜读《博弈论》的黄圣依可能早就看透了这点。
《博弈论》虽然更多时候应用于商业合作或博弈,不过谁说婚姻不是比商战更激烈残酷的战场呢。婚姻作为把两个人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其实更需要通过博弈来合作共赢。
而反过来用博弈论的角度去对麦麦和李行亮的婚姻进行解析,他们很多拧巴的地方就能解释的清了。
当然,综艺上可能放大了现实中的细节,才会让大家这么义愤填膺,我们看看就行。但生活中却可能真的有人正处于这样的模式中,我们姑且把综艺中的两人当成案例,来给大家讲讲怎么用《博弈论》来达到夫妻双方的共赢。
01
丧失的信息,和猜不透的需求
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在1928年提出了博弈四要素:两个及以上参与者、利益、策略和信息。
争取利益是参与者博弈的目的,制定策略和收集尽量多的信息是为获胜所采取的手段。婚姻具备博弈的所有条件。
正常夫妻的博弈往往是具体的,比如谁接孩子放学、谁做饭,谁洗碗这些琐事。这些客观具体的问题还是好解决的,但麦琳的博弈就相对复杂一些,她在节目里所有的“作天作地”,目的都是希望李行亮能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
但她用的手段和套路,都是在玩一种“你猜我在想什么”的游戏,这个游戏两人反反复复“玩”了好几次,属于是越玩越崩,也根本没有皆大欢喜的可能——因为这种博弈,是建立在信息的不完全对等上。
麦琳在无意识的就运用了一招“不完全信息博弈”,就是不给李行亮充分的信息:我一会儿想要包包,一会儿不想要,而我的核心信息只有在你的策略公布后才会公布,所以想不让你赢你就永远赢不了。
这么来回拉扯,不要说李行亮的了,场外嘉宾团都看得快要崩溃了。
要改变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麦琳事先能把内心的渴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比如七夕节的礼物,她在黄圣依面前就有所表达了,“杨子送你的东西好贵啊,总是好东西”,麦琳的需求不是金银珠宝,物质的“贵重”等同的是人前的风光和体面。
只可惜这段话她并没有转达给李行亮。我总觉得麦琳的小心思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难猜,她很世俗,却又不敢磊落的承认自己世俗……有时候越是顾及颜面,就越失去了颜面。
02
要改变,李行亮不能再做“胆小鬼”
在他俩的这段关系里,好几次我都在想,李行亮,你能不能也硬气一点??
博弈论中有个“胆小鬼博弈”,原意是指:两个摩托车手迎面驶来,比谁胆子大敢,谁先拐弯谁输,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是赢家。而输家虽然输了输了比赛,但也避免了玉石俱焚。
迁移到李行亮和麦琳的相处中,在两股情绪要撞上时,第一个跪下的总是李行亮。李行亮每次都当“胆小鬼”。
“我不配拥有一杯咖啡吗?”李行亮去反思了;“朋友老公总给她准备惊喜”李行亮又去反思了。
久而久之,两人的互动模式就变成了一个人哭,一个人反思,继而妥协、放低身段去哄。
他们之间甚至已经不存在对等,完全变成一有矛盾单方直接滑跪认输。
或许,这段关系之始,李行亮对跟自己白手起家的麦琳心有愧疚,想要补偿;或许李行亮压根就不在乎对方提出的需求是否正确,只想尽快息事宁人。
不过,因为他的一次次妥协,已经造成了恶性循坏。他自己觉得光是哄麦琳就耗光了心力,而对麦琳也不是什么好事。
麦琳甚至把这种“有毒”的夫妻相处模式,搬运到了人际交往上。比如麦琳会以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情绪就是正义,葛夕掌管生活费时,本来觉得“奶皮子”太贵不想买,她就采取了卖惨的方式说服了葛夕;
在新的一期的聚会环节,她跟李行亮闹矛盾,让所有人哄她哄到凌晨四点,本来十点就要睡觉的黄圣依腿都软了。她一个人有情绪,所有人都要陪葬。
这是在录节目,大家不好放着不管;而在真实的社会中,人们是对这种人避之不及的,她或许已经失去和真实社会碰一碰的能力了。
触及到底线的时候,硬气一点其实又有何妨?
我最近在看的《小巷人家》,里面就有一段剧情让我印象很深。黄玲前期一直被夫家吸血,她也是“胆小鬼博弈”中先让步的人,受了不少闷气。
不过后来她觉醒了。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她咬死不让亲戚家的小孩住到自己家,就算跟丈夫离婚也坚持不同意。
这次坚持让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突然发现“破罐子破摔”也挺好的。
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和老公冷战了几天之后,日子还是照常过。
所以,现在的李行亮最需要的是学会给自己设立边界,拿出更多的能量和勇气来打碎重建他们的夫妻关系。
03
婚姻是场重复博弈
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婚姻和恋爱有什么不同?那么恋爱可以当做一场短期博弈,如果有一方忍受不了,觉得处处被压榨,那么大不了就分手。
而婚姻就不能这么草率任性,大部分人都想稳定捆绑着走下去,那就是一场“重复博弈”,就是你需要多次面对同一个对手,为了合作进行的下去,有时需要主动交出自己的一些权益。
登上《再见爱人4》其实也是一场短期博弈,大家不会较真到底谁对谁错。未经同意,麦琳花掉大家共有的生活费去买了两只熏鸡,虽然大家原则上不是很同意,但买了也就买了;你们夫妻闹矛盾,但为了拍摄继续进行,本来没有义务的其他成员哄就哄了,下了节目,大不了再不相见。
但婚姻就不能用短期博弈的态度来对待了。只要还没有离婚,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去在乎另一半的感受。
重复博弈和短期博弈最大的不同是,参与的选手是可以回顾对手的往期的表现的。比如商人在合作中,如果一方出现过不守信用的情况,那就会影响他的信誉值。对受会采取更谨慎的态度合作,或者干脆不合作。
而婚姻中,如果李行亮发现过去不管怎么示好,收到的都是负反馈,那他就要重新评估“低头示好”有没有用了。
李行亮说“不想哄了”,不是不爱了,而是觉得哄也没用了。
所以参与者不要光想着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每次都要“打”到对方服软才罢休。
作为赢得次数更多的人,有的时候必须出让一些自己的利益,控制自己的获胜欲。
在麦琳和李行亮的关系里,麦琳可以出让的是道德资本。比如,给对方一个不需要猜的需求,对方满足后,自己欣然接受。这样暂时输了一局,但长久来看更有利于关系的健康。
04
关系的最后一搏——协和博弈
婚姻不怕博弈,但如果矛盾始终无法调和,那就需要用到博弈的终结——协和博弈了。
协和博弈本意是指英法两国想制造一架豪华的客机,即协和客机。但造了一半发现研究成本大大超出预算,继续研究的投入比想象的多得多,但不继续,前期的投入等于打水漂了。两国最终决定继续研发,然而投入市场后,协和客机依然入不敷出,最后还是被市场淘汰。
李行亮和麦琳现在就处于这种两难的选择里,想修复关系,或者维持现状,都需要投入源源不断的心力,像是弥补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但如果选择离婚,以前的投入又是巨大的沉没成本。
不管怎么选,都会牺牲一部分。
不过,如果李行亮的生命一直在萎缩,“我都怀疑我有病,我需要心理医生。”还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麦琳的认知也跟社会脱节严重,并且心智这些年没有发展,甚至倒退回到papi酱说的“我怎么感觉回到了高中时代”。节目的每个环节,都因为麦琳的情绪出现了拍摄意外,有人统计,麦琳七天哭了八次。
这无疑说明他们正处在一个有害的关系里。有害的关系确实存在一个“主要责任方”,但不能简单地说这完全是一个人的责任,更准确的说是两个人的性格共同促成的。
回到博弈的前提跟目的,是两个理性的人为自己争取利益。如果两个人都已经在婚姻里失去了生命力,只剩下无穷无尽的困斗,只想让对方感受自己的痛苦,不想感受对方的喜悦,那暂时的分开也许是对两个人都更负责任的选择。
就像沈奕菲在节目中强调的,“好的婚姻,是双方都有离婚的勇气。没有离婚的勇气,走向平等很艰难。”
意识到婚姻也有尽时,伴侣的爱意并不是不值钱的能够任意挥霍,对个人心智发展而言,也可能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