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嘉莹先生,一个从北京书香门第走出的才女,她的生命轨迹,如同她所钟爱的诗词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放弃了成为医生的可能,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从此踏上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道路。

她的一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懈追求,是对诗词教育的无私奉献。她不仅在国内外多所高校传道授业,更是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培养了无数学子,将中华诗词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

叶先生曾说,她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的课堂总是丰富有趣,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两个字,她就能讲上3页纸的内容;她谈到李商隐的《嫦娥》,也会讲到王国维和王维。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她不仅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更是以自己的行动和捐赠,为全球弘扬中华诗教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诗词文化。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敬意,缅怀这位伟大的学者,愿她的灵魂在诗词的海洋中永得安宁。以下:

汇编十点读书、十点人物志、成都日报、冰点周刊、《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战火纷飞,漂泊动荡,但她却如荷般优雅。诗人痖弦则尊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在中华古典诗词的世界里, 叶嘉莹是名副其实的殿堂级人物。 她是薪火,亦是桥梁,连接了古代和现代,联通了东方和西方,实现了诗学探索与人生修行的交融,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诗歌中的弱德之美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盛夏的北京,一个富贵而书香浓郁的家庭。

叶家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与慈禧太后同姓,与词人纳兰性德同宗。叶嘉莹慧心早启,开蒙即学《论语》,她的童年在诗词的浸润下度过。

成年后风霜历遍,从小渗透到骨子里的中国士人的风骨与韧性,竟成为幽暗人生里的那盏明灯。

叶嘉莹的前半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青年丧母的痛苦和国家动荡破碎。“七七事变”后,山河破碎风飘絮。叶嘉莹曾这样回忆:“出门转角就能碰到冻饿而死的难民的尸体。”抗战第四年,叶嘉莹又得知了母亲去世的噩耗。

好在,辅仁大学的学术生涯平复了叶嘉莹的悲痛。叶嘉莹的学术之路始于辅仁大学国文系,那里她遇到了恩师顾随,这让她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领悟。她的才华和勤奋,让她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世界级的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收藏着顾随先生的课堂笔记。时隔数十年后她着力出版了相关书籍,这一脉古典诗词鉴赏之遗风总算是没有断绝。

大学毕业后,叶嘉莹被分配到了一女中教书,认识了丈夫赵钟荪。1948年,叶嘉莹跟随丈夫去了中国台湾。抵达中国台湾的第二年,丈夫因为“白色恐怖”入狱近4年,叶嘉莹带着吃奶的女儿一度被捕和接受审讯,她和女儿也曾经寄人篱下。但她依旧坚强地应对世事的无常,用她中学教书的收入养活全家。

生活的磨难、婚姻的悲剧,给了叶嘉莹一轮轮沉重打击,却让她和诗人有了心灵上的共鸣,更能体会那种孤独、寂寞和悲哀。多年后,回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叶嘉莹说:如果没有诗歌,人就会在苦难中被磨碎了。

在这些人生的至暗时刻,是诗词给了她力量,让她的心灵得以不死。她曾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便是“弱德”。“这种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

2

以三尺讲台为舟

封存痛苦,将热情投入到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中。

不过,叶嘉莹的教学历程也充满波折。1966年,她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在哈佛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各教一年。结束后,哈佛希望她留下,但叶嘉莹为了诚信,坚持回台湾完成课程。于是,丈夫赵钟荪和女儿留美,她独自返台。

可是,等到叶嘉莹再想回到美国,因签证受阻,最终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找到教职。面对英文教学挑战,她每晚辛苦备课。叶嘉莹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影响深远。

在哥大第二年,她获终身聘书,创校史记录。尽管婚姻不幸,家庭重担沉重,叶嘉莹从未被命运击倒,她的坚韧和智慧,使她成为汉学界的权威人物,培养出众多杰出学生,世界权威汉学家马汉茂、施吉瑞都是她门下学生。

命运总是不公。叶嘉莹在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途中,意外得知了长女和女婿因车祸同时罹难的噩耗。

人生至悲,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后,她日日哭泣,写下了十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迫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一世坎坷,几度离散。漂泊海外多年的叶嘉莹得知加拿大与中国建交,立马申请了回国探亲。看到故乡灯火,她动了回国教书的念头。

她曾在书中写道:我要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那时我就想:“我要回国教书,我要把我的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我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于是,叶嘉莹先生主动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

此后数年,她愿意利用假期时间回国教书,先是在北大,后到南开,及至天津、上海、成都、黑龙江、乌鲁木齐……都有她的足迹。后来,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4年定居南开园。

2016年,叶嘉莹先生荣获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被公认为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2018年,她将北京和天津两处房产出售后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2019年,她又把讲学及版税所得1711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

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如今,这位“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离开了。但她播洒的种子生根发芽,让中国古典诗歌不断传承下去。

3

把不懂诗的人接到诗里来

叶嘉莹讲诗词被公认的特点是“跑野马”。她常常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的目的很简单,能把诗歌这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譬如,唐朝的皇帝,她一口气说来十五个。“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她能讲上3页纸。

叶嘉莹会从自己的感受,分析李白和苏轼的不同——她以为李白是“仙而人者”,以其恣纵不羁的天才,生此庸懦鄙俗的人间,不为世容,原是命定的悲剧;东坡则是“人而仙者”,所以他和我们一样有做人的烦恼和痛苦,不过他有几分飘忽的仙气,得从超越凡俗的旷观中,获得解脱。

讲哲理诗,她随手把张九龄、陶渊明、朱熹的诗拎出来作比较;讲李商隐的《嫦娥》,她会谈到王国维和王维,比较纯诗人的自哀、哲人的悲悯、修道者的自得……年轻教师去听她的课,常常感慨“叶先生‘跑’一大圈还能跑回来,而且几乎不出错”。

如果没听过叶嘉莹老师的课,可以一同感受下如何让诗歌的生命再一次鲜活起来?叶嘉莹认为诗歌有三个层次,以下摘编自《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一)第一层次 感官的感受

一般说起来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感受。我们看见的外界景物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

宋朝杨万里有一首诗叫做《小雨》写的就是感官的感受:

雨来细细复疏疏,

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

千峰故隔一帘珠。

感官的感受表现的常常是一种情趣,觉得这个景物很美,很有意思,这是人类审美过程中最初的一层感受。他说有一阵雨来了,不是大雨,而是小小的雨,“雨来细细复疏疏”,雨点不密,很稀疏的几点雨。有时你开车,窗玻璃前面有几点稀稀落落的雨丝,就是这样的“雨来细细复疏疏”。

“纵不能多不肯无”,他说这个雨啊,你如果要下就下得多一点,下一场大雨;你要不下你就停止不下。可它是“纵不能多”也“不肯无”,就是下那么小小的一点点雨,还总是不肯停下。

杨万里就掌握了景物的这么一个特色,就是说天上在下那种细细疏疏的雨,而他对这种雨的感受就是“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杨万里这样的宋人的诗,题材比较小、比较细致,虽说不具有像李太白、杜甫那样很奔放、很丰富、很充沛的感情,但是他们比较注重对于外界的观察,因此宋诗常常带有一种观察和思致的味道。如果没有像杜甫那样的关心国家和人民的这种热烈的深厚的感情,但是你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一样可以写出好诗来。这是感官的层次。

(二)第二层次 感情的感动

第二个层次是感情的感动,就是你有非常真诚的一种感情,像陆放翁当年题的那首《钗头凤》是很有名的,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我们当年的海誓山盟我还记得,从没有忘记,可是今天我们再见面,我想给她写一封信都沒有办法了。“山盟虽在”却是“锦书难托”,即再也不能见面了。

这个作品当然是写得很好,很感人。不管是他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还是他的“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或是“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都写得很好。这是诗歌里边第二个层次,就是给人一种感情上的感动,我们千古以下读了他们这一段爱情的悲剧,仍然能够感动,这是感情的感动。

(三)第三层次 感发的联想

第三种层次。我以为就是感发的联想。无论是写现实的景物,还是真挚的感情都是非常写实的。还有一类诗是超于写实、超于具体的情事以上,它使你不止是感动,感动以后给你兴发,就是给你一个引申和兴发,beyond what he said in the text,就是在他这个text——诗的本文所写的景物情事以外,可以给你引申,引发很多的联想。

那么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从外表上看起来,他所写的是写实的景物,可是他没有停止在写实的景物之间,这首诗是很妙的。就是说在景物之间有一种不只是五官上的感受,还有一种言外的感受,有一种情致。你说他是在写他的寂寞?也不是具体的寂寞,就是他有某一种耳目之外的感受。他看见的是“独怜幽草涧边生”,听到的是“上有黄鹂深树鸣”。可是,透过耳目的感受以外,他还给了你心灵上一份感受,都不十分具体,也不十分强烈,这就是韦应物的诗。

他常常写出这么一种境界,包括我们刚才所列举的:“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其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他是写眼前的景物,什么下雨了,空山了,可是他在眼前景物之外,有something beyond,可是也不像李商隐的感发的联想那么丰富,那么强烈,就是说他会透过耳目的感受给你某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很具体,这正是韦应物诗的一个特色。

这就是叶嘉莹的课,她总是娓娓道来,将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悟诗歌与人生的意义。总之,诗词的精神跨时空的,它是超验性的。只要你留心感悟,总会有意外收获。

叶嘉莹曾说过:“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如今,莲花凋落了,莲子留在了谁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