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据悉,台湾有向美国进行大规模军事采购的打算,试图借此向美国新政府表明其加强防卫的决心。同时,美方公然透露台军秘密派人赴美训练接收“海马斯”火箭炮的信息,并且台防务部门也证实已接收了11套“海马斯”火箭炮。在美台这种军事勾结的情况下,张晓刚大校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马上停止对台湾的武装行为,停止做出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危险举动。
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赖士葆表示,在特朗普眼中,台湾地区不过像“笔尖大小”。但民进党当局却一直对美国亦步亦趋。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地区可用于应对特朗普方面变数的“筹码”不断减少。
国台办发言人指出,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干涉。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之私,一意孤行,甘愿成为外部势力打“台湾牌”的“棋子”,最终必定会沦为“弃子”。
中国台湾网援引台媒《联合报》消息,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不久前宣称,台湾地区应该承担美国“防卫台湾”的费用,这一“保护费说”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11月15日,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民调显示,针对特朗普的“保护费说”,在台湾受访民众里,表示同意的占38.7%;有7.6%表示没意见;2.3%表示不知道或者拒答;而不同意的比例为51.4%,相较于同意者多出12个百分点。
台湾的恐慌有着地缘政治变局方面的因素。自赖清德上台后,他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两国”,这种行径致使两岸关系急剧恶化,迅速走向兵凶战危的危险境地。
当前,马斯克以地缘政治风险为依据,要求那些为“星链”产业配套的台湾企业搬离台湾岛。马斯克做出这一决策,是因为他洞察到了中国大陆坚决打击“台独”分裂行为的决心。
不难预见,地缘政治风险也极有可能成为特朗普将台湾高科技产业搬空的重要理由。而这,便是妄图“倚美谋独”的赖清德当局无法逃避的宿命。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南部战区出动海空兵力,在中国黄岩岛的领海领空以及周边区域进行战备警巡。南部战区明确指出,这一行动属于战区部队依据法律开展的巡逻警戒活动。
就在同一天,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针对菲律宾签署“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一事,向菲律宾外交部负责人进行了严正交涉,并且就中方划定、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阐明立场,强调这是对菲律宾出台“海洋区域法”所做出的必要回应。
中国海警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在通报中指出,经中方允许,菲律宾派出1艘民船前往其非法“坐滩”于仁爱礁的军舰运送生活物资。在此过程中,中国海警对菲律宾船只进行了询问确认,并且实施了全程监管。于是,此次菲律宾船只向仁爱礁上“坐滩”的破船运送补给物资得以成功。需要明确的是,倘若此次菲律宾方面运送的并非基本生活物资,而是用于加固、维护那艘“坐滩”破船的违规材料,中方必然不会轻易让其通行。
菲律宾特别提及中国军方对其演习的关注和行动。对此,军事专家张军社认为,菲律宾心里很清楚这种“夺岛”“抗登陆”作战演练的本质。尽管菲律宾宣称该演练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其演练课目却将其假想对象和意图暴露无遗。这位军事专家还表示,鉴于解放军强大的实力,菲律宾最终必然会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侵略扩张想法,停止在南海的一切侵权挑衅行为,从而回归到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
日前,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日本首相石破茂。这次中日领导人的会面意义重大,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在国际格局下的战略考量。
当下国际形势呈现出变乱交织的态势。所谓“变”,很大程度上源于特朗普上台后带来的诸多重大不确定性。他的行事风格和政策走向难以捉摸,这使得全世界都无法确切知晓美国将会采取何种行动,而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在这样高风险的国际态势下,各国都希望能在国际关系中有相对稳定的、可确定的因素。
至于“乱”,也是直接与美国的这种不确定性相关联。美国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定位和策略,包括日本等国。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而此次会面,是在这种复杂国际格局下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国际关系格局有着积极的意义,绝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是与美国争夺日本甚至韩国,但这一会面必然会对地区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此之前,日本国会中石破茂胜选后发表施政演说,表示将持续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推动两国各层级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国家安保局长秋叶刚男进行了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机制磋商。如今,日美均已迎来新的领导人,石破茂领导的新政府会如何平衡中日与日美关系,这一情况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