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是一片废墟,战乱后的百废待兴、工业基础的极度匮乏,让这个新生的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的标签之下。但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竟然走出了工业化的雏形,变成了一个有底气、有实力的国家。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也有人说这和毛泽东时代没什么关系,对此金灿荣曾在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毛主席时代的战略铺垫,就没有后来改革开放的成功,这种观点耐人寻味。

1949年的中国一副典型的农业国模样:四亿多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文盲率高达90%,人均寿命仅仅35岁。工业化的基础几乎为零,甚至连东北那点“工业遗产”都因为苏联和国民党的“掠夺”而所剩无几。当时的国际格局也不允许中国“慢慢来”:一边是资本主义国家虎视眈眈,另一边是苏联逐渐显露出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子。毛主席深知时间拖不起,中国必须迅速完成工业化,否则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关键决策是对工业化“底子”的建设,抗美援朝战争让中国意识到自己的军工业和科学技术落后到什么地步。毛主席敏锐地抓住了苏联需要中国的战略窗口期,通过谈判争取到了苏联的156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几乎为中国搭建了“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框架。举个例子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背后就有苏联提供的设备支撑。没有这156个项目,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要推迟二十年。

当然工业化不是光有设备就行的,毛主席提出了“人口是生产力”的概念,把人力资源放在了第一位。有人可能会说,建国后人口的快速增长会加重社会负担,但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体现在长远上:这些新生的劳动力,正是未来工业化的主力军。简单来说,没有那个时代的“储备”,后来的改革开放哪来那么多年轻的技术工人和产业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重要决策是“积累资本搞建设”,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财政极度贫乏,靠农业慢慢积累资金显然行不通。毛主席采取了一个极其艰难但又必要的办法:通过配给制节约资源,把省下来的粮食、肉类等农产品出口换外汇,用于引进工业设备和技术。有人说那时候的百姓很苦,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这种牺牲,中国连最基本的工业基石都搭不起来,更别提几十年后的“吃饱饭”和“富起来”了。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细节:毛主席并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领导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提出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因为当时国内的意识形态争议,这一想法没能完全实施,但毛主席敏锐的开放意识在后来中美关系缓和时再次体现出来。1971年尼克松访华,为中国打开了与西方合作的大门,毛主席抓住了这个机会,提出了一个硬性条件:合作可以,但美国必须卖给我们一批成套工业设备。这就是后来“四三方案”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三方案”中的化纤、化肥工业项目,为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答案很简单: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如果没有156个项目和“四三方案”,改革开放只能是“空中楼阁”。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决策还体现了一种深远的“国际平衡”战略,苏联想让中国成为附庸,但毛主席果断说“不”,选择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而当苏联的压力越来越大时,毛主席又巧妙地通过中美缓和,把压力转移到了美国人头上。这种“借力打力”的手法,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洞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时代的工业化虽然过程艰难,甚至伴随着很多牺牲,但它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不可撼动的基础。有人说那个时代很苦,但你必须承认,没有毛主席的两大关键决策,中国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写到这里还是那句话:历史是连贯的,不是割裂的。改革开放当然重要,但它的成功离不开毛主席时代的积累。有人总喜欢把两者对立起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短视的看法。

你觉得毛主席时代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有多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