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交流,发现,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能量耗尽」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到了年底,或许是因为天气转凉,或许是因为工作堆积,又或许是无来由的心情波动……总之,就是感到情绪淡漠,总是提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干,特别容易感到疲倦。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也许是时候该为自己补充心理能量了。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几种有效的方式,让你在感到能量耗尽的时候,能够有效地补充心理能量,重新找回热情和活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到过:人是需要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的。
这是传承自远古时代的天性。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意味着更丰富的食物,更多样化的栖息地,更容易躲藏起来的环境,更多的居住和生活的选择……因此,这种需求才会通过基因传递下来,传递到我们身上。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我们的进化过程塑造了我们的大脑,使得大脑会对树木、草原、湖泊、河流等空旷而开阔的自然空间,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近几十年,这个观点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许多研究都发现:在绿化繁茂的地方或有水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缓解包括抑郁、焦虑、压力等在内的心理问题,同时让我们感觉更幸福、更舒适。
比如:2021 年一项针对全球90个城市的研究发现:城市的绿地面积跟居民的幸福感呈高度的正相关。研究者提出的解释是:更多的绿地面积,为居民提供了更丰富的活动和社交空间,从而改善了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Kwon等, 2021)
2019年的一项研究提出了27种基于自然空间的干预措施,认为它们能够极大地改善心理健康,缓解心理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什么呢?包括森林浴(在森林中呼吸和冥想),户外健身房(在户外环境中工作),户外运动小组(在户外锻炼,比如徒步),社区绿地,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等。(Shanahan等, 2019)
一项对英国约2万人的调查发现:每周花2小时的时间亲近自然,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让人感到放松和舒服。
诸如此类。
但是,生活在现代高度城市化环境中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处于人群之中,跻身于逼仄的空间里,我们对广阔活动空间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尽管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这种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就会在内心里面成为一个空洞,吞噬着我们的激情、活力和能量,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试试走到大自然中,去接受「自然疗法」。
如果你居住的周围,有社区公园、绿道,那么出去散步、跑步、骑骑车,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也可以交一些有共同兴趣的朋友,趁着周末和节假日,一起去郊外走走、逛逛、徒步、野餐……
不妨把它加入到自己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方式里面,替代掉刷手机和闲极无聊的上网闲逛,让自己疲惫的心灵,重新得到净化和舒缓。
你是不是很久没去过博物馆和美术馆了?
如果是的话,也许可以试一试,找一个周末,把它安排上日程,去看一看、逛一逛。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主题好,那我会建议你,找一个关于历史的展览,让自己投入进去,去感受,思考,沉浸,体验。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主题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对于宏大事物的敬畏感。
近几十年的心理学,已经开始意识到「敬畏」这种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把它列为最重要的几种高级情感之一(跟爱、感恩、道德感等并列)。
什么是敬畏呢?简而言之就是:体验到一种比个体更宏大、更广阔的的事物,意识到个体在其面前的渺小,需要重新调整框架以适应它。
许多研究发现:体验到敬畏感,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更平静,更从容,更谦和,对生活会有更高的感恩和满意度,面对压力时也能更加心平气和。
这就像什么呢,见识过广阔的世界,你就不再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而执着。敬畏感能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宇宙、时间、世界面前的渺小,意识到自己所经历和烦扰的一切,只是庞大时间之流里的一点小小涟漪而已。
西方人更多的是从宗教和神秘主义中体验到敬畏感,但对我们来说,不需要这些,我们恢弘的历史就足以为我们提供敬畏感了。
不妨去看一个关于文物和考古的展览,从中感受历史的宏大和浩瀚。汉,唐,宋,明,再到近代……感受这片土地上曾经搏动过的心脏和热血,感受背后的厚重和苍茫。
如果有长假,也可以试着去其他城市旅游一下,逛一逛知名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最近不少地方都在主打文旅产业,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种对宏大事物的敬畏感,也许会重新点燃你对生活的热情。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和空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生活之中找不到乐趣,仅有的能量都被工作消耗殆尽了。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受:一到周一就提不起精神,因为马上就要迎来黑暗无光的工作日;反之,一到了周末,还没下班就神采奕奕,因为马上可以迎来「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所以,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工作日只被工作所占据。即使每天很忙、下了班已经九点十点,也尽量抽出一点点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它最好是跟工作完全无关的,有一定的创造力的,能够有成品和产出的,是你所感兴趣和擅长的,并且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最最重要的是:是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学一门乐器,学唱歌,编制自己的歌单;
学跳舞,做瑜伽,或其他你喜欢的健身方式;
养植物,养宠物,像照料孩子一样照顾它们;
做饮料,泡茶,冲咖啡,研究茶叶和咖啡豆;
做饭,学新的菜式,自己改良菜谱;
做手工,做模型,折纸,编织,画画;
讲故事,写小说,写剧本,说不定还能发表出来;
玩游戏,做攻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做播客,写文章,建一个自媒体账号,聚拢同频的人;
它的意义是什么呢?不在于「我能否做得很好」,而在于为自己营造一个防火墙,把关于工作的疲惫和压力「隔离」出去,让自己意识到:我的工作日并不是只有工作,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可以从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它最大的价值在于:让生活充满期待。即使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即使要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依然可以在心里留下一个小小的期许:在自己的生活里,始终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是我的「心灵后花园」。
它能够帮你安放灵魂,也能抚去你的疲倦和烦恼,让你得到疗愈。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花费宝贵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是不是没什么用?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快乐本身就是一种作用,而且是一种再珍贵不过的作用了。
只要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到快乐、自由和释放感,能够暂时忘掉压力和不愉快,那么它对你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这种纯粹的、干净的喜悦,就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切的幸福感。
一定要珍惜它。
如果你像我一样,平时比较喜欢阅读和思考,那么你可能存在一个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过度地使用大脑,而忽略了对身体的感知和使用。
这是许多脑力工作者的毛病。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大脑总在一刻不停地转动,紧张地进行着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判断……这并不是坏事,但如果过度地依赖这种生活方式,会导致一个不好的后果:
大脑会把更多的资源预算放在「思考」上面,而把更少的预算放在身体上面。
这会带来什么结果呢?你对身体的感知会慢慢变弱,身体跟大脑之间的联系通道被关闭。一方面,你的身体可能会变得更弱,或者容易过度疲劳;另一方面,这种身体状态的信息又会被阻断,难以有效被我们感知到。
但与此同时,身体跟大脑并不是独立的,大脑的运转实际上极大地依赖于我们的身体状态。它无时无刻不在扫描着我们的内部状态,以此来更好地构建「我能干什么」的预测框架。
因此,对身体的感知变弱,就会同时影响到大脑的工作状态,让我们特别容易疲倦,精力不济,难以集中注意力,随便做点什么就失去耐心。
所以,想要重建身体跟大脑的链接,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更多地去刺激和运用我们的身体,去感受它传递出来的信号。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吃饭的时候,试着不要看手机、看电脑,也不要分心,而是专注地吃饭,降低进食速度,感受它的色、香、味。
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姿势:肌肉是否过于紧绷?脖子是否过于前倾?呼吸是否太急太浅?眼睛是否太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干涩?是否坐得太久而缺乏走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过度疲劳。
试着养成锻炼的习惯,感受肌肉的发力,感受自己身体每一天的变化。多观察自己,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哪里感到疼痛,是不是缺乏休息了,等等。
有条件的话,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最好是到自然界里面,充分打开感官:闭上眼睛,感受风吹过树叶的响动,鸟扑动翅膀的声音,空气湿润的味道,阳光晒在石头上的热气,四野无人的寂静……
让自己重新找回那种「大脑跟身体合二为一」的感觉,这可以帮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状态。
很多人可能经常会有一种感受:孤独。
尽管身边不乏同事,可能也有一些朋友,甚至经常一起出去玩,但还是时常感到孤独,以及伴随而来的空虚和虚无。
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朋友和社交,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身意义感和价值感的确认。尤其是当你的工作偏流程和机械化时,更容易产生这种感受。
当我们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个世界上」的感觉,觉得无法跟周围的人产生足够强而有效的链接。这种感受,不是跟朋友出去玩能够消解的,也不是在网上跟人聊天能够解决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方式,就是对别人伸出援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举手之劳就可以。
原因在于,对别人提供帮助,你会感受到一种来自他人的强有力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成为你的一个「锚点」,帮助你跟外在世界联系起来。就像在漫无目的地飘浮在空荡荡的世界中时,踩到一块坚实的木板。
而我们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就可以构建在这么一块块木板上面,来坚定地支撑住我们的自我认同。
所以,我一直很提倡一个做法,叫作「5分钟给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帮别人一个小忙,跟别人建立联系。
可以是解答一个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
可以是参与讨论和交流,给别人一个响应;
又或是为别人提供一个建议和指导,解决别人的困惑……
如果你有条件和能力,能够去做一些能帮助到更多人的事情,那就更好了。
也可以试试参与到一些活动里面,大家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读书会、讨论会等等,从中感受到协作、默契和认同。如果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互相的肯定和激励,那就会更有效果。
试一试跟别人产生有效的联系,它能够让你体验到跟世界紧密相连的感受,从而满足对联系、认同和价值的需求。
当然,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把日常生活过好,同样是很重要的。
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运动,让生活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作息习惯,对维持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对生活充满热情。
作者:李睿秋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图源:unsplash
心理能量是我们前行的内在动力,照亮着我们未来的道路。
如果你也时常感到“能量耗尽”、身心俱疲,想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与群友温暖互助,远离孤独带来的虚无;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参与免费抽书,补充心理能量,减少情绪消耗;还可以免费观看心理咨询师干货直播课,获得专业心理指导,从“能量耗尽”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生活重燃热情!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