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您真的已经十年没有见过女儿了吗?"记者轻声问道。

坐在破旧沙发上的老两口相视一眼,老太太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眼里噙着泪水。"是啊,整整十年了……那时候她刚出国没多久。"老头接过妻子手中的照片,布满皱纹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年轻女孩的笑脸,"我们就想再见她一面,哪怕就一面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曹肇刚和刘玉红是典型的普通工薪家庭,他们对女儿曹茜的期望始终如一:好好读书,将来有个稳定的工作。曹茜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常常是父母口中的骄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曹茜内心的渴望与父母的期望开始产生微妙的裂缝。她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向往自由和独立,而父母则希望她踏实地在家乡发展。父母的爱,有时候反而成了一种无形的枷锁。记得高中那年填报志愿时,曹茜多次提出想去南方的大学,但父母坚决反对。"南方太乱,不安全!"曹肇刚严肃地说,"我们在北方这么多年,不知道有多稳定。"最终,曹茜屈服于父母的压力,乖乖地填报了辽宁师范大学。那一刻,她的内心其实充满了委屈和不甘,但她选择了沉默,因为她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曹茜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曹肇刚和刘玉红省吃俭用,为女儿买最好的学习用品,参加各种辅导班。每当曹茜取得好成绩,他们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我们的茜茜将来一定有出息!"刘玉红常常这样自豪地对邻居说。然而,这份深沉的爱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曹茜渐渐感到喘不过气来。她羡慕同学们放学后可以去游乐场,而自己只能上下一个补习班。有一次,她鼓起勇气对父母说:"我也想像其他孩子一样,有时间玩耍。"曹肇刚皱起眉头:"玩有什么用?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随着年龄增长,曹茜内心的矛盾越来越深。她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憧憬着远方的精彩人生。然而,每当她试图表达这种想法时,总会被父母的担忧和规劝所打断。"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还是家里最安全。"刘玉红总是这样说。

曹茜逐渐学会了在父母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她表面上顺从,内心却充满了挣扎。她爱父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但同时又渴望追随自己的梦想。这种矛盾像一根无形的线,既连接着她与父母的感情,又束缚着她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辽宁师范大学的日子里,曹茜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她像是要证明什么似的,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常常学到深夜。室友们去聚餐、看电影的时候,她总是婉言谢绝,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茜茜,你也该放松一下了。"室友小李经常这样劝她,但她只是淡淡一笑:"我想考研,不能停下来。"

大学期间,曹茜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她不仅连续四年获得奖学金,还成为了学生会主席。每当学校有重要活动,她总是站在主席台上,落落大方地致辞。这时的她,仿佛已经完全接受了父母为她选择的人生轨道。

然而,内心深处的那份渴望从未消失。她开始自学德语,购买了大量德语教材,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学习。宿舍的姐妹们都不明白,"你学德语干什么?咱们又不是外语系的。"曹茜只是说:"多学一门语言总没坏处。"

大三那年,曹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一位刚从德国回来的访问学者。那位教授详细地向她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系和学术环境,这让曹茜心潮澎湃。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压抑已久的梦想也许真的有实现的可能。

"爸,妈,我想去德国深造。"在一个周末回家时,曹茜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个想法。客厅里顿时陷入了沉默,父母脸上的表情从惊讶转为担忧。"德国?那么远的地方,你一个人怎么行?"刘玉红立即反对。曹肇刚也皱着眉头说:"你在这里读完研究生,找个好工作不是挺好的吗?"

面对父母的质疑,这一次的曹茜没有像以前那样轻易妥协。她拿出详细的留学计划,认真地向父母解释德国的教育优势。她的眼神坚定,语气诚恳,这是父母第一次从女儿身上看到如此强烈的决心。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曹肇刚和刘玉红最终还是被女儿的决心打动了。"既然你这么想去,那我们就想办法吧。"曹肇刚叹了口气,眼里却闪着泪光。他们开始四处筹钱,老两口把积蓄全都拿了出来,还向亲戚们借了不少。刘玉红甚至偷偷去订了自己的金项链,那是她结婚时妈妈给的唯一一件值钱首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茜茜,这是我和你爸凑的七万块钱。"刘玉红把装满钱的信封塞到女儿手里,声音有些哽咽,"在国外要好好照顾自己,想家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曹肇刚站在一旁,使劲揉着眼睛,"记得按时吃饭,别总顾着学习。"

临行那天,整个家族都来送行。曹茜的小姨特意煮了一大盒饺子,说是让她在飞机上吃。"这可是咱们北方的味道,到了那边,想吃都吃不着了。"老两口一直送到机场安检口,看着女儿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你说咱们这样做对不对?"回家的路上,刘玉红握着丈夫的手问道。曹肇刚沉默了一会儿,"茜茜长大了,该让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咱们这一辈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不能耽误了孩子。"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次分别会成为如此漫长的等待。七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在父母眼中,只要能换来女儿的前程,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这笔钱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也寄托着父母对女儿最深沉的爱。

03

最初的半年,曹茜每周都会给家里打电话。电话那头,她总是兴奋地向父母描述德国的一切:整洁的街道、严谨的课堂、还有慢慢适应的生活。每当这时,曹肇刚和刘玉红就会坐在座机旁,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女儿注意身体。

渐渐地,电话变成了半个月一次,然后是一个月一次。二零零三年"非典"爆发,全球疫情紧张,曹茜的来电更加稀少了。有一次通话中,曹茜说德国的学费上涨了,生活费也不够用,希望父母能再支援一些钱。

"茜茜啊,爸妈实在是拿不出钱了。"曹肇刚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刚下岗在家,你妈的工资又不高……"话没说完,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了女儿的啜泣声。

"你们总是这样!以前控制我的选择,现在又说没钱。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们就不能支持我一次吗?"曹茜的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茜茜,你听爸爸解释……"曹肇刚急切地说道,但话筒里只传来"嘟嘟"的忙音。他和刘玉红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他们和女儿的最后一次通话。

此后,无论他们怎么拨打曹茜的电话,总是占线或无人接听。寄去的信件也石沉大海,仿佛女儿在德国那片遥远的土地上,真的消失了一般。

岁月无情地流逝,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曹肇刚和刘玉红的生活每况愈下,原本还算宽敞的老房子也显得越发破旧。他们省吃俭用,连补房顶的钱都舍不得花,雨天时只能在房间里摆满盆子接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零一三年初,刘玉红总觉得胃部不适,以为是普通的胃病,硬是扛了大半年。直到一次晕倒在菜市场,被送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是胃癌晚期。"大夫,我还能活多久?"刘玉红平静地问医生,眼里却闪着泪光,"我就想再见见我女儿。"

更残酷的打击接踵而至。就在照顾妻子的过程中,曹肇刚也查出了肺癌。两位老人相对而坐,望着对方布满皱纹的脸,都笑了,笑得那么苦涩。

"老曹,咱们得想办法找到茜茜啊。"一天夜里,刘玉红突然抓住丈夫的手,"我不想带着遗憾走。"曹肇刚点点头,颤颤巍巍地拿起电话,拨通了当地电视台的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