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几年,欧盟就在很多问题上针对以色列,要求这个国家尽可能的循规蹈矩,不要在中东地区惹出乱子。但以色列不听话,它仗着美国提供的支持,强占了不少加沙地区的土地。而欧盟也没有惯着,它对以色列设置了不少限制,其中也包括以色列和欧盟的贸易。
环球网报道称,在这次加沙冲突发生后,欧盟对以色列的不满更多了。此前,欧盟高官多次指责以色列,要求它大幅改善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情况。这还不算完,在国际法院发布针对以色列总理和哈马斯领导人的逮捕令后,欧盟高层更是要求成员国执行该逮捕令。欧盟“外长”还强调称,各个成员国必须保持清醒,不能选择性执行逮捕令。
博雷利的意思,就是要求欧盟国家一视同仁,不能只逮捕哈马斯领导人,而不逮捕以色列总理。很显然,欧盟在要求自己的成员国针对以色列。自以色列建国以来,欧盟与以色列的关系便是一场错综复杂的舞蹈,交织着历史、政治、道德与法律的细丝。近期,欧盟针对以色列的态度趋于强硬,其根源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究。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东地区的稳定对欧洲至关重要。欧盟担心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与巴勒斯坦领土的扩张,会进一步激化地区冲突,导致难民潮涌入欧洲,增加恐怖主义威胁,扰乱能源供应线路,对欧洲的安全与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面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持续不断的暴力冲突,欧盟多次呼吁双方停止武装对抗,采取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欧盟尤其关注以色列占领区的定居点建设、对巴勒斯坦平民生活的限制以及儿童权利的保护,这些成为了欧盟批评的重点。在国际法庭和联合国框架下,欧盟支持巴勒斯坦诉求,主张按照国际法恢复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益。
内塔尼亚胡
而且,欧盟遵循国际法的原则,认为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等地建立定居点违反《日内瓦公约》,属于非法行为。欧盟通过决议、声明等形式表达不满,甚至采取制裁措施,如限制商品标识、资金援助附加条件等,以示对以色列政策的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欧洲与以色列存在着紧密的经贸往来。然而,以色列在占领区的政策阻碍了巴勒斯坦经济发展,影响了欧洲企业的投资与贸易。欧盟为此设定了一系列经济条款,比如要求来自以色列的商品如果涉及占领区须加以标注,以此表明其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
还有,欧盟公民普遍对巴以问题持有较高关注度,多数人倾向于支持巴勒斯坦的独立与正义事业。这种民意基础反映在各国政界,形成对以色列施压的强大社会动力。欧盟议员、民间团体以及媒体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声音时常涌现,呼吁政府采取更强硬立场。文化与价值观的共鸣使欧盟无法回避国际公正原则,即使在面临美国等重要盟友的不同意见时,仍坚定地站在道德高地,支持巴勒斯坦人的自由与尊严。
不过,尽管欧盟对以色列采取了诸多批评与制约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中断与以色列的关系。实际上,双方在科技、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显示了在冲突之外的广阔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