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何。
昨天的文章有个读者留言问:既然毕业即失业,那么这个学读来又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我们能够看到,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走高,社会层面对毕业生的劝诫也在不断“降级”:
逐渐从以前的“并不是非北京上海不可,也可以到其他城市去”,
到“鼓励创业、创新”,再到“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终于演变到最近的“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啃3年老”。
不单是数以万计的个体在面对这件事时茫然无措,宏观层面亦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青年就业是一个全世界国家都头疼的社会难题,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没有什么有用的建设性意见,
但是会尽量客观地帮助大家分析和认识这个问题。
毕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正视问题,哪怕目前还没有解决的能力。
首先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先聊一聊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以及未来几年大致的一个趋势判断。
第一、未来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依旧会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2019年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超过800万,到了2022年更是首次超过千万,今年更是到了1179万。
但是,明年预计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222万人,老板嘴里那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又在脑海里面回荡了。
每年的新闻标题都是最难就业季,但是一年更比一年难。
所以,当你觉得问题已经很严重的时候,乐观一点,因为未来可能会更难。
而这种现象,我想起码要持续到2017年出生的小盆友读完大学才能稍稍缓解几分,按22岁大学毕业的话,也就是去到2040年了。
初中地理课本上介绍的人力资源丰富,你在答卷中写下的“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哪曾想写得竟是多年后的自己。
一边是进入社会进入中低速增长,另一边是二十年前的新生儿陆陆续续走出校门。
就像是一发迟了多年的子弹,射中自己的眉心,而这枪声沉闷之极。
第二、学历贬值的趋势
知乎有个研究人口话题的大佬古都闲云制作了这样一个表格:
以十年为间隔,查看不同年代生人的受教育程度,并将图中比较接近的比例设置成同一个颜色的色块。
于是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两个趋势,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普通本专科)占比确实已经越来越高(接近7成)。
读大学,成了年轻人的基础配置:读了也没多好,但不读也不行。
二是从占同龄人的比重来看,大学生学历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1993年的高中学历,和去年的大学本科新生的比例几乎相同了。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列火车,以前整个火车是空着的,有了文凭基本上就有了座位。
如今的文凭更像“入场券”,可以上车了,但是上车之后有没有座位,到底是一等座还是二等座还是站票,得看你自己机灵不机灵,运气好不好。
虽然2005年生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上研究生的年龄,暂时不清楚具体的比例,但是我们应该可以预见,随着高校研究生的进一步扩招,未来研究生的比例肯定也会越来越高。
第三、高校研究生扩招的趋势
说到这个想起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学历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新时代的客船?》,
说的就是现在许多高校在开学初就召开考研动员大会,鼓励所有本科生,将考研视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机遇,号召大家积极考研,提前规划,尽早行动。
学校方面给出的解释说,这是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正不断攀升,因此,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这种强行给脸上贴金的说辞,倒是和当下的丧事喜办的主流宣传思路不谋而合了。
但真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不过我可以给大家讲个笑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很古早但也很经典的英国政治讽刺电视剧,叫做《是,大臣》和《是,首相》(上下两部)。
尽管是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是里面很多剧情,放在今天,仍然不显得过时,反而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和启发性,很多人戏称:半部英剧治天下。
就比如其中一段关于教育的话题的对话。
当时首相汉克吐槽说,孩子们要被迫学习到16岁,而且还学不到什么东西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认为英国当时的教育体系糟透了。
那么他的智囊顾问汉弗莱是怎么解释的呢?
汉弗莱:我们提高毕业年龄,不是为了让他们学到更多,是为了把青少年拦在就业市场外,以降低失业率。
汉克:你难道是说教育一点问题都没有?
汉弗莱:当然不是,首相,它是个笑话,一直都是个笑话。
虽然这个笑话可能并不是很好笑,但是咱这大学扩招的源头之一,确实也是为了提振内需和延迟就业:
出自98年“高校扩招之父”汤敏的建议书,只有第五点算勉强和学习有关。
这个也很好理解,1998年发生了什么?大下岗,对不对?
当年青年人就业也很困难,于是就高校扩招,成为吸纳适龄劳动力人口的蓄水池。
放到现在,专升本、考公、考编、考研,其实也都成了“就业边缘人”的蓄水池。
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现在大量高校已经出现在校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还多的倒挂情况了。
但是这年头,研究生就真的好找工作了吗?
前不久,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
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offer获取率仅为33.2%,同比下降17%,甚至低于同校本科毕业生43.9%的获得率。
个人觉得,在现在这个就业环境下,如果只是想通过读研延缓就业压力,打算晚几年再找工作的人,读研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
如果是有机会去读顶级院校的研究生,那么别犹豫。
但是如果是二三流院校甚至不入流的学校的研究生,读这个有什么必要呢?难道说你是真的喜欢做研究?
可以说现在读研究生,更多的人是只是为了混个学历,要个高价的饭碗。
但是很有可能你会发现等你读完研出来,会发现一样找不到工作。
同样也因为现在读研的门槛太低,最后就业市场的竞争难度并没有降低,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要考虑到,读研期间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
作为普通人,应该要意识到,教育投入既是人生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消费。
投资投的是什么?当然是生产要素的提高嘛。
但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花费了国家和家长的巨量资源,却并没有创造出对等的收益——生产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内卷氛围。
而用自己的钱消费来补贴社会,实在过于慷慨了,指望着拿到个文凭一切就好了,是一种买彩票的心态。
第四、结构性失业
过去讲青年的“结构性失业”,一般指的是大学扩招下设置大量低效专业,导致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大家也都别装什么外宾,你就说你们学校,多少专业,多少老师,多少年了,还在念82年的蓝底白字的ppt吧?
市场需求都迭了好几代了,学校还跟“两耳不闻窗外事”似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但凡能对社会有点用,那都是学生自己本身就有点追求。
高数,英语,这些知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停留在大脑内直到交卷那一刻,考完就忘。
大部分人大学毕业后要做着与专业和大学课程毫无关系的事情。
但现在的“结构性失业”可能更麻烦些:即好职位的供给太少,青年又不愿意屈就于低薪岗位。
比如智联招聘今年对毕业生的调研,今年47.7%的毕业生期望进入国企,期望民企的只有12.5%;
再来看国考,去年的竞争比例已经是61比1,而今年更是飙升至77比1。
中智招聘的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国企虽然只招聘了37.9%的应届生,但却吸引了60.2%的简历;反观民企,虽然招聘了53%的人,但收到的简历却仅占总数的18%。
一边是本科院校的全面扩容让“上个大学”在中国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
另一边是各行各业经过数十年的狂飙突进来到了发展的平台期,“双创”热潮的退去也让高质量就业市场逐渐饱和,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只能勉强“找个工作”。
2005-2015这十年,中国全面产业升级,年轻人不断更新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无可置疑的黄金年代。
如果是以这个时间阶段的工作来作为“好”的参考,那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确定的结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像过去那样“好”了。
读完大学后找不到对口满意的工作成了常态,慢慢的,找不到工作也成了常态,或许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部分青年不就业”的社会现实。
而最麻烦的就是长期待业找不到工作的这批人。
长期待业不是单纯的收入问题,等他们过几年二十八三十岁了,还没学会什么安身立命的技能,这才是最要命的。
说人话就是:长期不稳定就业导致技能与职场积累缺失,时间无法转为复利,最后在中年阶段难以与更年轻一代的纯劳动效率竞争,转为更麻烦的中年失业。
而以多数人的自律水平,人生就得是轨道,他们在旷野上跑一会就迷路了。
说了这么多原因分析,那有什么建议呢?
说实话,现在宏观的大环境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越是迷茫,越要主动做选择,而不是被动逃离某种生活。
不要因为厌恶某种生活,就本能地选择它的反面,否则就会沦为庸庸碌碌的牺牲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现在是化债期,换言之就是“之前有人欠下了很多债,现在他们想把债给甩下去”。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避债,看看哪些是大概率要g的路,别走,就更容易找到出路。
路有多活不敢说,肯定不容易死。
第二,努力变得稀缺点。
人中龙凤们有各种手段变得稀缺,但普通人就一个大方向:成为相对稀缺的劳动力。
到2030年,适龄劳动力大概也就8亿多点。就算延迟退休可以补充几千万,那也只是辅助劳动力。
注意,一定要倾向技能积累和居民消费。
做一些不接触危险化工机械环境的蓝领或个体户工作,肯定会比低薪伪白领要强。
第三,活得更久来穿越周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有一个说法就是每个人绽放的花期不同,你看川普人家快80了还这么有劲,但是前提是你能活到那个岁数,而且身体也足够健康。
所以多读书,多运动,活得更久吧。
在上大学的历史课上,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就是无论世界再怎么混乱,历史老师都很少选择自杀,他们普遍认为活着总比死去要好,为啥?
就是因为这些学历史的见识了无数的历史事件,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各种复杂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因此,他们往往能够以更加开阔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遇事不往心里去,最终能够安然渡过难关。
历史宛若波涛汹涌的黄河,在其漫长的流程中,会遇到浅滩、干旱,也会遇到大坝有时候,黄河似乎被山峦阻挡,只能绕道而行,形成巨大的弯道;有时又被大坝截断只能在水库中打转。
然而,无论遇到何种阻碍,黄河终将汇入大海。
这些停顿、绕道、甚至暂时的断流,并不是黄河的终结,而是其漫长旅程中的一部分是它不断前进的必经之路。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总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