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体育报
为持续深入开展体教融合,进一步加强羽毛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建设,11月22日至23日,第三届中国羽协羽毛球运动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全国羽毛球前辈专家、资深教练、高校体教融合代表齐聚一堂,为羽毛球运动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
参加论坛的既有林建成、傅汉洵、蒋永谊、陈玉娘、林诗铨、李矛、王跃平、陈伟华、赵剑华、唐九红、葛菲等羽毛球界老前辈、资深教练、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也有杨智勇、汤志强等长期在基层一线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的教练员代表,还有来自上海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广东实验中学等体教融合代表。中国羽协主席张军、副主席夏煊泽等也出席论坛。
张军在论坛上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也一直把青少年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实现满额参赛,四个项目打入决赛,最终夺得2金3银。截至2024年,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13次苏迪曼杯冠军、11次汤姆斯杯冠军、16次尤伯杯冠军,夺得22枚奥运会金牌、47枚奥运会奖牌,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军强调,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项目推广普及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完善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如何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成效再上新高度,是新时期促进羽毛球项目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张军表示,本届论坛,我们聚焦这两大主题展开交流、研讨,邀请大家共同参与,通过此次论坛,汇聚各方力量,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共享、思想碰撞、群策群力的平台,共同为中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深化体教融合献计献策,大家的真知灼见,将为中国羽毛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羽协副主席田秉毅在论坛上作题为《加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推动中国羽毛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他从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经验和思路、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等四个方面,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向大家分享对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和体会。
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玲进行了题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 努力开创中国羽毛球发展新局面》的发言,介绍上海体育大学在羽毛球项目体教融合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广州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国家羽毛球学院执行院长陈滔在题为《融合创新 转化赋能 为中国羽毛球高质量发展贡献广东力量》的发言中介绍,今年五月,国家体育总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羽毛球学院。他表示,在广东建设体育强省、深化体教融合进程中,国家羽毛球学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分组讨论中,与会嘉宾围绕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羽毛球体教融合两个议题开展交流,大家认为,要认真研究羽毛球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加大力度,不完善基层各级体校、羽毛球特色学校和社会俱乐部建设,拓宽羽毛球爱好者和后备人才培养路径;要高度重视教练员工作,特别是从政策、投入等多个方面,加强基层教练员培养;要加强行业金字塔顶层设计和行业规范建设,加强羽毛球文化建设。
论坛期间,举行了第三届中国羽协羽毛球运动发展论坛暨羽毛球进校园活动和羽毛球普及推广活动。参加论坛的嘉宾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分别走进深圳市宝安区航星学校、罗湖区教育局-深圳怡景小学,大家与学校师生展开积极互动,并回答师生提问、开展现场教学辅导。论坛还召开了体教融合专题座谈会,大家围绕羽毛球项目在体教融合方面发展的成果、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等进行积极交流和讨论,强调要促进体教融合的高度、深度、融合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科研建设,大力推广羽毛球运动,以营造热爱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片来源:中国羽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