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和林彪都是黄埔毕业生,杜为一期林为四期,两个同窗二十年后在东北相遇,先是师兄盯住师弟穷追不舍,没有捉住打死,现在师弟反过来把师兄逼到角落里,准备挥以老拳,向致命处打过去。
一、第一记重拳便是一九四七年夏季攻势
一九四六年东北农业大丰收,洋溢着丰衣足食喜悦的农民们套起崭新的平板胶轮大车,把粮食送到我党政府的粮仓和部队,黑红睑膛的青年们穿起里外三新的棉袄裤争抢着报名参军,仅仅经过半个冬天的训练,便高喊着‘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全东北’的口号奔上第一线。有这般坚实的后盾,林彪奉命于五月初指挥东西南北满各路部队积极进击,发起夏季攻势。此刻林彪的总兵力六十万,杜聿明勉强补足五十万。
林彪欺杜聿明兵力分散机动兵力少,全面出击,长驱直入。杜聿明为保存实力,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有的地方干脆主动放弃。短短一个月时间,东满就丢了海河、海龙、东丰、西丰、安东、通化、桦甸、清源、新宝、本溪和吉林外围的桦皮厂;西满丢了赤峰、双山、围场、巴彦塔拉、辽源、开鲁、法库、叶柏寿;南满丢了海城、盖平、熊岳、大石桥;北满解放军主力一部越过德惠、长春,攻占梨树、双阳、怀德(公主岭)、昌图、开源等地。(东北铁路之拉(法)吉(林)线,(吉(林)长(春)线,平(四平)、梅(梅河口)线,潘(阳)吉(林)线、锦(州)承(德)线、叶(柏寿)赤(峰)线被中共解放军控制。蒋介石严令确保的中长路、北宁路支离破碎,只能分段通车。六月十二日林彪以十五万大军攻四平。
四平守将陈明仁总兵力不足五万,相当放我军的三分之一。林彪以六万攻城,以三万防长春国民党南下,以六万阻击沈阳国民党军北援。
陈明仁深知四平地位重要,又有杜聿明‘决倾沈阳长春之力以会战四平’的诺言,决心死守。
去年我军打四平,国民党军守四平,我军火炮不多,重炮只有四门,毁坏不了钢骨水泥的大碉、地堡,一次次冲击均告失败。陈明仁报杜聿明:‘已将敌野战主力粘住,迅速出兵会战四平今其时也。’杜聿明说委员长不准长春出师,沈阳援军即到。因我军重点防守,三次出援三次受阻。
弱军守孤城,援军迟迟不到,国民党官兵不胜惶恐。我军从各处调集火炮,轮番轰击,防御体系被逐渐分切,到六月二十五日,终于打进核心阵地,高叫‘陈明仁快快投降!’特务团长陈明信是陈明仁的胞弟,我军误以为活捉了陈明仁,战事就要结束了,不禁一阵欢呼,陈明仁趁机转移到铁路以东重新组织防御,展开更为惨烈的反复争夺。
四平之战震惊国内声闻海外。蒋介石电杜聿明:‘人人发扬四平精神,何愁东北不平!’杜聿明不敢再延误,亲率两个半军出援。
中共指令林彪撤出战斗说,‘我军已达到战役目的,没有必要夺一空城’。‘当了二十八年丘八,从没有打过这样激烈的硬仗,也从不曾遇到这样的炮轰。’陈明仁走出地堡紧紧握住杜聿明的手,声音硬噎。随军记者赶忙上前,杜聿明摆手挡驾:‘陈将军需要休息。’记者抓拍了几个镜头,选一张登在报上,描述道:‘陈将军走出地堡,只见满面胡须,头发斑白,几乎难以辨认,惟目光炯炯,威武令人肃然起敬……’云云。
七月四日,蒋介石颁授陈明仁最高荣誉勋章——青天白日大勋章,特电慰勉:‘明仁将军吾兄:此番四平之战,为党国主义,忠勇壮烈,激战十八个昼夜,发扬黄埔精神,不惜牺牲到底,碧血丹心,足以泣鬼神而动天地。’
我军夏季攻势,前后五十天,歼国民党军九万,其中生俘五万,夺城四十二座,东西南北满连成一片,林彪与聂荣臻互相策应,控制了冀察辽热广大地区。
二、国民党防御体系被拆的七零八碎
林彪说:‘转入战略进攻以来,一切都按预期实现了,比预期的还要好。四平一战,攻破了现代化堡垒群,打赢了大的攻坚战,表明我们已经能够攻克任何样式的防御工事,蒋军的任何防御体系都无法阻挡我们的进攻,他们已经无法挽救其灭亡之命运。’
伪‘中央社’奉命批驳,用什么批驳呢?用四平保卫战?然而那并不是一场胜仗,而且已经宣传得过头了。于是想到了杜聿明,请他谈东北大势。
杜聿明有苦难言,当初横扫大半个东北的辉煌战绩人们似乎早已忘却,记着的是他一年半来损失的三十二个师,丢掉几十座城,指责他轻率早进,重东轻西(指四打临江,忽视西满,北宁路未能确保)。
杜聿明既不怨上面未及时增兵以致几次大好时机白白错过,也不后悔自己有何轻率冒进,更不畏人言指挥失当,痛苦的是整个战局失利东北增兵无望,局面已不可收拾。他人员减少,装备不齐。而林彪所部却个个齐装满员。弄得自己一个师不敢单独出击。杜聿明决计请长假离开东北,离开中国,离这个战场越远越好,多年编织的方面统帅的梦想破灭了
杜聿明的身体确实也难以支撑了,肾病加胃病,瘦弱的只剩一副骨架,报告送上去三天没反应,焦虑之至,一年前在锦州前线病倒舍不得走,担心无缘再返东北,一年后的今天急砖走开又深恐上面不准。
杜聿明的顾虑是多余的。蒋介石已在考虑换将,又恰有两个人无意中帮了忙。一个是副长官梁华盛;一个是广东绥署主任罗卓英。梁华盛的统师梦还没做完,见杜聿明病重,意志消沉,赶忙运动起来。去年抢交椅失败,乡谊罗卓英说他走错了门路,今年便请罗代为疏通,罗卓英即走上海住院治胃病的陈诚。
陈诚身在上海,心系南京,在医院里清静不惯,抓起电话向南京要战报,各战场的情势演变使他坐卧不安,几次打点行装准备回京,未出大门又折回来。回京做什么,还去做那没有军权的总长?太不识趣了。罗卓英来了,陈诚得知杜聿明病重请假,立刻吩咐打道回府。罗卓英以为回去举荐梁华盛呢,万没想到陈诚要亲自出马扭转东北危局。
三、国民党东北再易主帅
陈诚出现在黄埔路官邸,蒋介石甚喜,陈诚不在身边的时候,越发感觉到陈诚之不可缺少。
两人就战局密谈二小时又四十五分钟,共同确认:一,东北绝不可丢,丢了东北也就失去华北,不然会震撼全局,更将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必须将林彪的主力消灭放关外,当务之急是扼制解放军不再发动全面攻势。二,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抛弃重东轻西和消极防御错误方针,代之以确保北宁路和积极的机动防御方针,争取邀敌放辽西(北宁路两侧某一地区)会战,歼其主力。三,为保障新战略方针之施行,由华北和苏皖各调三个军出关。四,杜聿明已有才穷力竭不堪再用,东北须委有权威有魄力有才干的人去整顿指挥,才能将委员长的决策有成效地推行下去。这个人就是陈诚。蒋介石近来反复考虑,唯他最合适,既希望陈诚能够挽救东北,又希望借此化解某些人对陈诚的不满。
一九四七年七月初,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营主任,撤销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陈诚八月二日正式到职,先抓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整顿军队,精兵简政,宁缺勿滥。杜聿明的人被冷落,赵家骧以副职代行参谋长职务。
第二件大事是整肃风纪,惩治贪污腐败官员。
第三件大事是整顿机构,裁减冗员,改革体制。
但许多问题是国民党政府的经验沉疴改起来谈何容易,许多设想不了了之。
按蒋介石的机动防御方针,陈诚决定积极出击。他认为杜聿明有两个失败,一是轻率冒进,二是重东轻西。因此命廖耀湘的第六兵团由沈阳向西沿北宁路两侧扫荡前进,命苏北调来的第四十九军、华北调来的第四十师由榆关向东扫荡前进,两部会合后向北扫荡,收复锦(州)承(德)线和凌源张,大定辽西,确保北宁路,切断解放军东北与华北之联系。
蒋介石电告陈诚,继四十九军之后,青岛的五十四军、烟台的三十七军陆续开到。原定华北三个军,因情势有变,改由傅作义派两个军出关协同作战,将先转五十四军三十七个军关进辽西。
陈诚信心倍增,但对于傅作义派两军协同不以为然。克张坦借助傅作义。定辽西又要借助傅作义,太难堪了,更无此必要。陈诚知道解放军主力在公主岭以北休整,辽西空虚,有东西两路大军足够了。他不便拒绝傅部出关,但可改动原先部署,抢前行动。命令第四十九军军长铁汉指挥该军并第四十三师直取锦承线和凌源线。预计荡清两线时廖兵团当进至锦州,东西两路指手北上,不待博件义部开来辽西已经定了。王铁汉急于先登,接陈诚命令便从绥中北折,沿六股河进抓扬家杖子。
林彪的夏季攻势一方面是战绩辉煌一方面是损失不小,四平战后收兵公主岭以北,准备长时间休整,毛主席见东北蒋军易帅,陈诚先在窝子里吹杀,机会难得,命林彪提前发动新攻势——秋季攻势,原计划拟利用严寒气候於冬季发动攻势是对的,现在提前於秋季发动攻势也是对的。敌人预计我们没休整好不可能过早发动,我们偏要出敌意外,打他个措手不及,打陈诚一个下马威,让他威风扫地。我们没有休整好,他们没有整顿好,时机对我们有利。
林彪调集九个纵队和九个独立师,沿中长路两侧南下,以重兵威胁沈阳,以偏师出辽西。林彪的发动与陈诚的发动几乎在同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