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您点点右上角的“关注”,便于为您分享更多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6年6月下旬,野心勃勃的蒋介石公然撕毁了象征着国共停战的《汉口协议》。
他暗中调集三十万左右的国民党大军,不动声色地将共产党中原军区五万余人的部队牢牢地包围在了湖北省境内。
一时之间,两军剑拔弩张、中原局势岌岌可危,一场大战即将伴随着风暴袭来…
在这场闻名全国的大战中,诞生了一支被周总理夸赞为:“一个旅能顶一个方面军!”的传奇部队。
那就是由一位名叫皮定均的将领率领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皮定均在此战役中创下令人瞩目的伟大战绩。
然而,在中原突围成功短短20年后,这位传奇中将却突然遇空难去世。
其妻子对他的死提出了三个泣血之问,才发现原来丈夫真正的死因是这样的……
生死重围
1946年1月上旬,狡猾的蒋介石表面上与共产党达成了停战协议,实则是表面友好、暗地捅刀,方便他在全国各地暗中招兵买马、调整部署。
在我党被表面和平迷惑之际,蒋介石大肆占领关键地势、布置兵力、修建碉堡工事。
四个月后,蒋介石眼见时机成熟,是时候露出真面目了。
于是他公然罔顾停战协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党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万部队封锁包围,被困在封锁圈里的战士很快面临弹尽粮绝、四面楚歌的绝境。
同年4月下旬,周恩来得知消息快马加鞭地奔赴汉口,与蒋介石和谈。
在和谈中,蒋介石一改之前签订协议时谦虚谨慎的模样,完全展露出了他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面。
但周恩来丝毫没有退缩,仍然据理力争。
在他一番义正言辞地游说下,美国代表的态度居然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于是,很听外人话的蒋介石被迫同意签订《汉口协议》,承诺将三十万国民党大军撤出宣化店。
但很不幸的是,蒋介石从来不是一个遵守约定的人。
在将近两个月后,著名的中原突围战役还是打响了。
象征着国共内战的解放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抗日战争中随处不在的“死神”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的旅长皮定均于1914年8月30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
从小家境贫寒的他从出生那天就开始吃苦。
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皮定旅打着赤脚,衣不遮体地游荡在山野田间,摘野果,喝泉水,打野味。俨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野人”。
他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吃喝拉撒睡都在山里。对于皮定均而言,山野永远是他最后的归宿。
一天,因为皮定均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瓷碗被祖母发现了。生气的祖母拿起藤条就朝着皮定均的屁股抽去。
然而,皮定均嬉笑着将身一扭,灵活地躲开了藤条,随后跑到门外的山里去了。
望着孙子在山野里宛如游龙般矫健的背影,祖母无奈地叹息道:“这孩子,怕是一辈子也离不开山咯!”
没想到,祖母这话,竟真的一语中的。
有着一副好胆量、好身体的皮定均在那时是党需要的人才。
1931年,他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担任指导员,指挥战士们打游击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任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长,并奉命组建抗日游击队,在行军过程掩护主要队部。
骁勇善战的皮定均和游击队员们在山野草丛间战斗着,他们隐藏在掩体后抓准时机,将日军一击毙命,由于难以发现他们的具体位置,皮定均率领的游击队于日军而言就像死神一样无处不在。
在豫西大部队和皮定均游击队的努力之下,成功与其他方面军会合,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中战功赫赫的皮定均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
抗战结束后。组织决定任命皮定均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的旅长,负责机动待命。
中原一战中的传奇将领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与政治委员郑位三决定对国民党军的封锁展开突围。
将主力部队兵分两路,约定在陕南会合。一万兵力留守原地,四万兵力参与突围。
突围战役打响的前一晚。李先念拿着一壶酒找到皮定均,想要与他谈话散心。
在清明的月下,两位英雄席地而坐,相互对饮。
他们先是痛骂了一顿蒋介石,说他是忘恩负义、道貌岸然之徒;随后又回忆起了往昔。
李先念对皮定均问道:
“定均,明日突围,你知道你的主要责任了吗?”
皮定均神情严肃,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明白!全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但李先念即刻呵斥着说道:
“错!那是你率领的一旅部队的主要责任,而你作为旅长,真正的主要责任是确保战士们一个不落地与主力部队会合!”
这一刻,二人相视沉默,仿佛有着千言万语,却怎么也难以说出口。半晌过后,皮定均眼角闪着一丝泪光,坚定地朝着李先念回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在中原包围区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将士们都满怀希望,整装待发。因为他们知道,中原军区的所有战士都是不可战胜的铁血军人。
第二天,随着国民党军的一击炮响,两军正式开战!
皮定均率领着一旅向东行进,而主力部队则向西突围。一旅刚出包围圈,便遭遇了来自国民党军方面强烈的炮火压制。
一旅在与敌人激战十个小时后,向后撤退,转移至白雀园镇。
26日当晚,天空乌云密布。经验丰富的皮定均意识到这是个突破重围的好时机。大雨一旦下起来就可以冲刷掉部队前进的痕迹,而且大雨天敌方的视线会模糊,十分有利于防守。
于是一旅在短暂的休息后再次上路,朝着东方一路前进。
三日后,一旅来到了巍峨高耸、海拔近两千米高的松子关。
皮定均多年的野外求生经验告诉他,山坡上的石头,如果滚落的速度够快,连狗熊都能砸死。于是他命令战士们抓紧时间上山。在一旅行至半山腰时,国民党军果然从后方追来。
皮定均将部队分为两拨,一拨人寻找掩体进行射击,另一拨人则负责把大石头滚下去。
借助着陡峭的地势,被战士们推下去的石头一路翻滚着碾压了不少国民党军。见势不妙的国民党军连忙撤退,这为一旅逃离战场提供了机会。
从松子关出来后,一旅抓紧时间行进。两日后,进入了吴家店境内。
一旅一行人到来后,当地的百姓得知他们是共产党,纷纷为他们提供吃食和住所。疲劳的一旅就在吴家店暂时安顿下来。
皮定均在夜晚与几个战友商量:接下来的路怕是越来越难走,不如将伤员们暂时安置在吴家店,由老百姓们照看着。等时机成熟,再让他们归队。
然而不等他们决定,听见谈话的一名伤员立刻愤怒地冲进帐篷里说道:
“我不同意!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这一留下,怕是再也回不了部队了……”
皮定均难过地拍拍这名战士的背,此时他又想起了司令员告诉他的话:
“定均,你一定要记着,你的责任是带领着一旅的所有战士们一个不落的与主力部队会合!”
想到此处,皮定均眼睛又湿润了。是啊!一定要一个不落才行!皮定均伸出双手抓着这名战士的肩膀,目光如炬,眼神坚定地说道:
“好!大家是一起来的,肯定要一起走!”
话音刚落,那名战士便开始痛哭流涕,紧紧地抱住了皮定均。
而皮定均望着帐篷外,居民们家中点起的蜡烛透过窗户发出温暖的光芒,在这深邃的黑夜映衬之下,像一片浮动的星海。
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7月11日,这支铁血部队来到淠河岸边,望着汹涌澎湃的河水,仿佛在告诉众人,这里将会爆发一场恶战。
在皮定均的指挥下,作为先头部队的一营到达了河对岸。
然而,过了河的一营没有意识到现在他们需要快速占领有利地势,为后来过河的战士们提供保障。一营的营长在战士们的要求下,准许让他们原地休息。
这可正中国民党军的下怀。早就在河对岸潜伏着的国民党军派出侦查兵,发现一旅的先前部队居然躺在树荫下集体睡大觉!
后来,如果不是队伍里一名警觉的战士发现山崖上有石头掉下来,连忙喊周围的战士们警觉起来,这才破除了国民党军偷袭的诡计。
如果不是这名战士的,恐怕还未等一旅其他部队渡河成功,恐怕他们就会被国民党军一锅端了。
而就在此时,赶到了河对面的国民党军在山上架起了一挺机关枪,再次拦住了一旅的去炉桥。
一团团长王诚汉率领战士们在三团的掩护下开始徒步过河。面对敌人的机枪,渡河的战士们毫不畏惧。终于在凌晨时分顺利过河。
与此同时,率领着余下几个团的皮定均借助经验,开始探索河水浅的地方。
一条河通常上游部分水量少,会比较容易出现浅滩。终于在傍晚,皮定均寻到了一处浅滩。几千名战士手拉着手,成功渡河。
成功闯过淠河一关后的一旅重新汇合在一起,朝前进发。
这时,中央向一旅发来电报命令。简短的一段文字只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五日内赶到华中根据地。
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可也是一束象征着希望的曙光。
到达毛坦厂后,一旅派出先遣部队,决定先探一探具体情况。结果镇守毛坦厂的只有几百号国民党军。
这些毫无防备的国民党,对前面部队的战力太过于自信,认为一旅绝对不会闯到这里来。
又由于驻守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众多看守毛坦厂的士兵开始偷懒的偷懒,打牌的打牌,纪律开始涣散。
于是得知了具体的皮定均心中大喜,便开始指挥先遣部队快速进攻,仅仅半个小时后就拿下了毛坦厂。可见骄兵必败。
在毛坦厂整顿休息的一旅,意识到中央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而在身后紧紧咬住的国民党军又不知会从什么时候追上来。当下唯有尽全力一搏,才能拼杀出一线生机。
隔天,皮定均下令,将一旅全部的行李与马匹留在原地,每个战士只装备一杠枪和几十发弹药。全旅全速前进,将不分昼夜、不计后果地直捣黄龙。
7月15日,皮定均对吴山庙发动奇袭,所有驻守的国民党官兵全部在睡梦中被俘;三日后,抵达红心铺。
接下来,一旅只要突破津浦线,距离解放区就只剩下二十多公里了。
津浦线是一条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建于1908年。
7月18日,国民党军集结了12个旅,修建与修复了大量的以前日军留下的军事设施,准备在此与一旅决一死战。
7月20日国民党军派出装甲火车,车上配备十挺美国提供的重型机枪。
躲藏在站台两侧碉堡内的射击手也虎视眈眈地盯着外界的一举一动。外界的新闻媒体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了这场战斗上,认为国民党的此番布置,一旅已毫无希望可言。
然而,毛主席麾下的铁血部队岂会望而却步?
在火海剑影里生死拼杀出来的皮定均从来不知道“害怕”二字怎么写!
7月20日早晨,一旅终于抵达津浦路边,两军相遇,即刻开战!
国民党装甲列车对着一旅的战士们开始疯狂扫射,呼啸而过将正在越过铁道的一团拦腰斩断。
皮定均当即下令,指挥工兵迅速在站台和列车下方布置炸弹,随后退回安全地带引爆。
炸弹爆炸的冲击力使列车发生偏移,飞出了轨道。
随后皮定均又指挥三团迎击正面赶来支援的国民党军,二团绕到其后,两队再次夹击,将国民党支援部队消灭掉。
随后,重新会合部队,全旅一同向主力部队进攻。
一团战士们不畏生死,在迫击部队的火力掩护下,与赶来支援的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战,掩护身后的战友爬上车顶,拉开手榴弹的拉环朝着射击口扔进去,至此装甲列车里的机枪手全部被消灭。
余下的国民党军见状,再也不敢上前阻挠,纷纷卸甲而逃。
皮定均立刻带领一旅全体战士冲锋,在上午10分全部越过津浦线。
夺取了最后的胜利之后,皮定均率全旅直线前进,一路上畅通无阻。
回顾这一路来的艰辛,想到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许多战士们在赶路的途中咬紧牙关,强忍着不落泪。
终于,傍晚时分,在热烈的夕阳照耀之下,由皮定均率领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与前来接应的淮南军区嘉山支队胜利会师,正式结束了长达半个月之久的铁血之旅。
英雄末路
完成了突围任务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至此名震全国。
举国上下都无一不对其连连称赞的,这就是毛主席的兵!这就是为人民而战人民子弟兵!
全旅的将士们在此时中原突围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也被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皮旅精神”,象征不畏艰险,永不放弃。
毛主席在中共九大时,将“皮旅精神”特别拿出来强调说:
“干革命的,一定要有像‘皮旅’那样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
随后,战功显赫的皮定均又再次投身于抗美援朝的战场。1953年任福建军区副司令。1955年,毛主席在他的名下批注:“定均有功,由少晋中。”随后,皮定均被授予中将一职。
1976年,颇负盛名的皮定均开始担任福州军区总司令员。皮定均人到中年,便开始喜欢游山玩水。在任福州军区的期间,皮定均时常喜欢去漳浦中部爬灶山。
关于灶山,有着一个十分出名的传说,那就是“炼丹仙”的传说。
晋代时期,一位医学家常在灶山的最高峰处采药炼丹,故而,灶山在当地居民的心目中,又有着一丝“仙山”的意味。
于是,从小酷爱山的皮定均对灶山的喜爱又多添了一分。
时间来到1976年。这一年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遗憾、诡异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不断,而且可谓一件比一件大。
比如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3月8日,吉林省空降陨石;随后,被记录至国家机密档案的“太湖喊冤”事件传遍全国;5月29日,又发生了云南大地震……
而就在朱德元帅去世后一天,皮定均中将在福州军区参加军演时,遭遇空难去世。
皮定均中将去世当天,福州的海面上平静祥和,是一个万里无云,风清气爽的好日子。
当日上午6点,福州军区开展了一次军事演习。刚做过眼部手术的皮定均在指挥室里观察着远海上福建舰队的演习情况。
演习过了两个小时候后,通讯用的的电台忽然被一阵杂音干扰。维修部立马展开了修理,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干扰杂音的原因。
由于和远海航队失去了联系,现场情况一时开始变得焦灼起来。皮定均在得知消息后,拍案怒斥维修部的不作为。
打了半辈子仗的皮定均中将,晚年脾气难免不暴躁。在坐等了几分钟后,毅然决定乘坐米-8第810号直升机亲自飞往东山岛,进行现场指挥。
米-8第810号直升机是苏联进口的载人直升飞机,在那个年代有着极好的性能,由苏联政府的直系下属单位米里设计局研发。
这时,离开了一会的副司令员蒋亭极力劝阻,认为皮定均有病在身,不宜操劳过度。
可性格执拗的皮定均此时再也听不见其他人的话,随着下属来到停着米-8直升机的停机坪,一屁股坐了上去,笃定了主意非要去不可。
于是,驾驶员启动飞机,搭载着以皮定均为首的众多领导干部飞往东山岛。
然而,不幸却在此时悄悄降临。
时值七月,福州海区正是季风多发的时节。
古时,这里的渔民出海网鱼,都是不敢去远的。因为这时的海面上发生风浪的时机是完全没有规律可言的,只能靠运气躲避。
十分钟前海面可能还是风平浪静的,十分钟后或许就会乌云密布、浪涛翻滚了。
而此时,远处一阵季风正在赶来的路上。
已经起飞的米-8第810号直升飞机一出停机坪不远,就遭受了季风影响,偏离了原定的航线。然而由于驾驶员当时认为情况还尚在掌控中,于是没有向皮定均等人汇报。
这一判断,直接将他们一行人送入了死境。
原来,袭击皮定均等人直升机的季风不是阵风,而是大暴风。
持续时间长、风暴危害大,很快使得米-8第810号直升飞机在半空中变得东倒西歪的,这下,驾驶员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然而,不管怎么后悔,事情都已经来不及了。
指挥室里,负责联络的军长王子祥与士兵们在指挥台的雷达系统屏上,眼睁睁地看着皮定均等人乘坐的米-8第810号直升飞机标志彻底消失。
伴随着一声巨响,直升机坠毁在灶山的山顶上,乘坐在上面的包括皮定均在内的人员无一人幸免。
随后,噩耗传到居住在北京的其夫人张烽那里。张烽得知消息时一度悲痛欲绝,无法接受。
在连夜赶到福州军区后,向前来接应的人提出了三个泣血之问:
第一,时任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蒋亭,为什么没有在飞机起飞时全程把关?
第二,为何蒋亭明知航向会发生改变,却没有及时告诉皮定均司令员?
第三,在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后,现场的人员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何不及时派出飞机去救援?
后来,官方做出了回应:指挥及保障工作出现了漏洞,但心如刀绞的张烽仍然难以接受。
其实,飞机出事的原因或许很简单。
在金融术语里有着“灰犀牛事件”这一说法。指的是一些很明显、高概率却又屡次被人所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
而皮定均中将所遭遇的,毫无疑问就是由“灰犀牛事件”引发的重大事故。
飞行当天天气不好,福建军区在管理机制、指挥及保障工作上有着很大漏洞。
再加之,我们当时对米-8直升机的检修水平不高。
种种原因使不幸发生在了这位传奇将领的身上,实在可悲可叹!
我们痛惜这位英雄的离世,更要记住他的功绩。由皮定均中将所诞生的“皮旅精神”将永远存在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永不消逝。
惟愿山河永固,英雄长存!
妻子为皮定均撰写的碑文:
九死一生,将军闯过枪林弹雨,永留百世英名;
人妖颠倒,亲人竟遭机毁人亡,谁解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