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态和文化现象,播客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快速成长并持续扩圈。作为播客行业风向标,第三届CPA中文播客文化节(CPA Festival 2024)这个周末在上海拉开帷幕,举办时间从11月23日持续到12月1日。

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中文播客文化节开幕现场,并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全球听众有望达到5亿人!播客兴起成为文化力量,公众人物纷纷下场参与

《上海会客厅》节目

全球播客听众将达到5亿人

11月23日上午,业内高度关注的专业白皮书《CPA播客营销白皮书2025》在沪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播客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 预计2024年底全球播客听众将达到5亿人,节目数量超过400万档,行业产值突破300亿美元。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播客市场,预计2025年中文播客听众人数或将突破1.5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3日刚刚发布的《CPA播客营销白皮书2025》

听众群体增加同时也伴随着创作者数量的爆发。截止2024年9月,仅播客应用小宇宙平台上的节目总量已经超过13万档,同比增长超过40%。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机构、媒体、专家、学者、明星、企业家纷纷下场参与播客录制,播客已经逐步成长为内容消费和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勇与播客公社创始人老袁对谈

CPA中文播客社区联合发起人、映天下CEO艾勇在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播客市场增速最快的单一市场,2024年我们中国的播客听众数量增长了40%以上。”

播客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一部分

据悉,今年CPA中文播客文化节的主题是“生活充满声机”,将密集举办一系列由播客主理人、播客听友以及播客从业者组织发起、参与共创的文化活动,体现“声声不息的文化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节展示了播客的一个全天候的生活场景

“我们在文化节展示了播客的一个全天候的生活场景,它跟短视频和直播一个很大的区别,播客大量的消费都是熄屏的,你不需要用眼睛盯着,所以你可以在通勤、运动、做家务,相当于拓展了一个内容消费场景。”艾勇说。

在艾勇看来,用户对于这种内容消费,尤其是深度内容消费,可能开始有了更大的需求:

本质上我把播客更多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听播客(的原因),他自己录播客或者参与到播客的录制,因为播客无非三种角色,你是主播、嘉宾和听众,这都属于他参与播客的一种方式,本质上是在做一些表达和共鸣。

记者发现,今年用“中文播客文化节”是首届也是第一次,而2022年和2023年的名称都为播客节。艾勇对此认为:

播客开始变成线下城市文化生活很重要的部分,大家做各种各样的活动,你看我们去年叫播客节,今年就叫播客文化节了,我里面的这些板块,比如说声音阅读,声音阅读展、小众美妆的策展,城市更新和公共文化的沙龙,包括我们的一些探戈舞会,这些都是文化的表达方式,都是文化活动,都是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从一个媒体的形态来去理解它,而是更多的去看这些创作者以及这些参与者,他们在以播客为主题的各种文化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PA年度书单

在张园的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了CPA发布的年度书单展示区域,那么,推出年度书单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艾勇对此进行解释:“我们关注到现在中文播客的节目里面,有非常多的主播在推荐书、讲解书,所我们今年除了发布书单,还把这些书单展示出来,做了类似于小型书展的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播客从线上往线下走,然后进入到城市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在中国的播客市场这一块,我觉得不管是创作者的数量,还是听众的数量,还是文化活动的繁荣程度,我觉得上海都是非常有标志性的城市。”艾勇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播客公社创始人老袁、“井户端会议”主播樊一如跟佟晨洁在现场发起播客

当天上午,播客公社创始人老袁、“井户端会议”主播樊一如跟佟晨洁在现场发起了一场播客。据悉,佟晨洁从2021年底开始录制个人播客“佟晨洁的正常生活”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见闻。

对于佟晨洁在播客中的表现,艾勇表示:

我觉得这代表了一种现象,或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看到播客是非常有特质的内容形态,兼具深度和温度。它能够提供一个场域,让你能够把一些问题展开来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的去碎片化的表达。温度就是说它有更多的“个人的表达,更鲜明的人格”这样一些特征,你会看到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他会希望借由这种可能更适合自己的形态(方式)去做公众表达,去跟用户互动来去沟通。

佟晨洁在明星当中算是比较早做播客的,而且她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做播客,你看她也在活动上讲到,今年她花大量时间录制播客节目以及参与线下播客活动,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像洪晃、李诞、杨天真,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都在做播客,很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他们即便不是自己做一档播客节目,他们也会上播客去参与节目的录制工作。

记者在张园的文化节活动现场遇到不少市民朋友,一位市民告诉同行的长辈:“这是播客,现在老行(沪语:很流行)个!”

“你自己平时收听播客吗!”记者问这位市民。

“那肯定的!”市民用很肯定的语气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