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位穿着十分朴素的农村妇女缓缓向北京饭店走来,身边还跟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女。由于此时即将奔赴朝鲜战场指挥的彭老总正在里边休息,饭店门口的警卫员便将两人拦了下来。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不料这位妇女出口惊人:“同志,我是来找彭副主席的。”警卫员惊讶万分,立即询问道:“请问你们是彭老总的什么人?找他有什么事情吗?”
那名妇女温和地笑着说道:“同志,你就告诉彭副主席,黄公略的老婆来看他了。”警卫员将这一情况上报之后,彭老总竟从里边快步迎了出来,激动地说道:“你们终于来了!”
这位农村妇女的丈夫黄公略究竟是何身份,与彭老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
1916年,出身贫苦家庭的彭德怀为改变命运,投奔湘军鲁涤平部入伍。恰在同一年,和他同样年龄,出身地主家庭的黄公略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一个是五大三粗的铁血硬汉,一个则是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看似格格不入的两人,却在日后成为了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
将二人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正是他们心中共同的理想:救国救民。
由于黄公略国学、书法、绘画造诣皆十分深厚,因此他在入伍后很快被任命为训练队国文教员,负责给训练队的学员进行军事和文化知识培养。
而在这些学员所写的作文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篇名为《论立志》的作文,是一名叫彭德怀的学员所作,他在文中写到:
“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国亡家亡,灭种随之。覆视若无睹,何异禽兽为伍!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这番慷慨激昂之词,让怀有同样志向的黄公略读完之后抚掌叫绝,立即向团长大力引荐此人。文武兼备的彭德怀由此在学员之中脱颖而出,职位不断得到晋升,两人也因志趣相投而成为了好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1921年8月,嫉恶如仇的彭德怀听闻驻地地主恶霸欧盛钦欺压穷苦百姓后,便立即组织人手将其铲除。不料这件事被有心人所告发,彭德怀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被迫四处流亡。
而黄公略却丝毫不怕受到牵连,不仅冒险前往看望彭德怀,还邀请他与自己一同前往报考湖南陆军讲武堂。
此时彭德怀已经回家务农,又对自己文化水平不自信,于是一时间犹豫不决。
在黄公略的不断劝说下,彭德怀这才重整旗鼓,再次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1926年,从讲武堂毕业的两人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了北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北伐的队伍中,两人逐渐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在思想认识上更加趋于一致。后来彭德怀重新回到湘军,而黄公略要考取黄埔军校高级班,两位挚友这才迎来了分别。
两人在相互惜别后,分别在不同介绍人的指引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党组织的发展需要保密,因此两人对彼此入党并不知情,这也就闹就了一场大乌龙。
黄公略从黄埔军校高级班结业后,便回到了第八军驻地,与彭德怀、张荣生、邓萍等一众老战友见了面。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黄公略此次前来除了找彭德怀叙旧之外,还带着中央下达给他的任务:策动彭德怀率部起义。
志同道合的好友重逢,直性子的彭德怀显得十分高兴,主动向黄公略敞开了心扉,向他透露了许多革命信息。
可由于两人已经分别了两年,因此黄公略并不敢肯定彭德怀的革命态度,于是谨慎地没有做任何表态。
而在彭德怀看来,自己向黄公略吐露了如此多秘密,可黄公略却始终一言不发,恐怕已经成为了蒋介石的人。于是彭德怀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我们这次一定要将新军阀给彻底打倒!”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黄公略紧接着问道:“谁是新军阀?”
彭德怀吃惊道:“黄石,你怎么了呀?当然是蒋介石!”
黄公略立即站起身来,“愤怒”地说道:“胡说!蒋校长怎么能是新军阀呢?我希望各位能够相互反思一下!”
此话一出,全场都是吃惊不已,彭德怀怎么也没有想到,曾经与自己有着共同理念的挚友如今竟然“叛变”了。
他与身边的张荣生对视一眼,张荣生立即动手用毛巾勒住了黄公略的脖子,想要将这个“叛徒”当场铲除。被勒的喘不过气的黄公略,此时才确定了彭德怀等人的革命态度,拼命用手指着自己的一只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邓萍发现了这一异常,于是连忙叫众人停手,这才让黄公略死里逃生。黄公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艰难地说道:“鞋底,有党的介绍信!”看着找出的介绍信,众人面面相觑,随后开怀大笑起来。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在平江发动武装起义,黄公略在嘉义同时率部起义。
两人带领起义的红五军开拔湘鄂赣边区,黄、彭两人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飞将军”黄公略
1928年年底,红五军主力接到中央的指示,开往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留在湘鄂赣的黄公略,带着第1、第2、第3纵队,在兵力、火力极度劣势的情况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进一步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
黄公略先是在浏阳地区带领民众发动了大大小小的暴动,歼灭当地的土豪恶绅、反动派守军,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随后又亲率纵队夜袭永和市,让永和守军望风而逃,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有了这些军用物资武装部队,黄公略如虎添翼,率领部队在平江、浏阳一带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军事斗争,成功建立起了10多个苏维埃政权,游击队的规模也足足扩充了4倍之多。
黄公略在湘鄂赣边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令反动派痛恨不已,派人到处张贴悬赏通告,悬赏五万大洋活捉黄公略。
不仅如此,为了清除黄公略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反动派出动了5个团兵力围攻根据地。
面对敌人的围攻,黄公略依靠广大群众基础,将部队化整为零,采用灵活的游击袭扰作战让敌人的围剿彻底破灭。
在斗争之中,黄公略率游击队连战连胜,还总结了一套《游击战术》的教材。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1930年1月,鉴于黄公略在湘鄂赣边区的优秀表现,中共赣南、赣西特委成为了红六军,任命黄公略为红六军军长。
由于红六是由地方武装所组建的,因此在建军之初战斗意识薄弱,缺乏党团骨干、军政干部。
黄公略在接手红六军后,立即对红六军进行了整治改革。军政委陈毅抵达后,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联合将红六军的军队建设工作做的十分出色,使这支部队摇身一变成为了赣西南红军的主力部队。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赣西南的红色政权便扩充到34个县,几乎占据了江西的一半,辖区内群众人口达到了400万人。
毛主席听闻后十分高兴,提笔写下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这也是毛主席第一个点名赞扬的红军将领。
6月,红六军归属到红一军团麾下,黄公略自然也直接受毛主席、朱老总的直接领导。在红一军团的第一次大捷——文家市战斗中,红三军表现极为出色,发挥出了重大作用。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而黄公略本人,也因为在军事指挥、根据地建设上的突出表现,被人们与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并称为“朱、毛、彭、黄”,足以证明黄公略在中央苏区军民心中的地位。
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黄公略的表现同样极为出色。彼时国民党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仰仗背后大军之威,带着师部和两个旅冒进龙冈,红军获悉后立即派红三军先一步前往龙冈伏击。
虽然是伏击作战,可黄公略届时仅有一个团的兵力,要想正面顶住敌人的拼死反扑何其困难。为鼓舞士气,黄公略在发起进攻时亲自陷阵,带领战士们冲入张辉瓒的指挥部。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在黄公略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战士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将国民党的四个主力团悉数歼灭,活捉敌师师长张辉瓒。
这次龙岗伏击战是中央红军成立以来歼敌最多,战果最大的战役,而负责正面进攻,为其他部队争取包抄时间的红三军,无疑是有着很大功劳的。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红三军再次承担了正面阻击的艰巨任务。黄公略提前找到当地群众向导,发现了一条居高临下的隐蔽小路,在敌军赶来之时,红三军犹如天兵突袭而下,令来犯之敌溃不成军。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毛主席闻讯才思泉涌,提笔再写一词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这里的“飞将军”,正是毛主席对于黄公略的称赞,黄公略“飞将军”之名从此响彻中央苏区。
可惜的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率领红3军进行转移的黄公略突然遭遇敌机轰炸。在指挥部队隐蔽之时,黄公略不幸被敌机射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寻找黄公略之妻女
黄公略牺牲之后,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等领导人悲痛不已。为了保护烈士家属,毛主席多次派人到湖南进行寻找,但由于战争年代的混乱,每次都无功而返。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直到1939年10月,负责寻找黄公略家属的徐特立,终于打听到了黄公略遗孀刘玉英的下落。双方通过信件约定在湖南衡阳见面,在见到徐特立的那一刻,刘玉英如同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一样泣不成声。
听着徐特立讲述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对她们母女的牵挂,刘玉英再次失声痛哭。但由于此次前来刘玉英并没有带上女儿黄岁新,再加上还需要赡养婆婆,因此刘玉英并没有答应前往延安。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后,彭老总担心国民党残余势力会伤害我党干部的家属,于是便再次提出寻找黄公略家属。可由于国民党残余部队当时尚盘踞在宝庆湘乡一带,因此寻找难度十分巨大。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三名工作人员乔装打扮成生意人,来到黄公略家乡进行寻找,可始终没找到刘玉英母女,只从村民口中得知她们没有遇害。由于战事紧要,三人一番寻找无果后,只得抱憾而返。
不过湖南省主席王首道、第十二兵团司令肖劲光并没有放弃,委托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进行寻找。
在费了很大周折之后,刘玉英母女总算被找到,并由黄公略的侄子护送母女二人前往北京。
刘玉英母女刚到北京三天,彭老总就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接见了二人。在见到黄岁新的时候,纵然是久经沙场的彭老总,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伤感地说道:“都这么大了,和你父亲很像。”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几天之后,即将奔赴朝鲜指挥抗美援朝战役的彭老总,在北京饭店再次接见了刘玉英和黄岁新。刘玉英一见到彭老总,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滚落,对于她而言,彭老总就像是亲人一般。
刘玉英知道彭老总膝下没有子嗣,于是便体贴地说道:“让小岁新给您当女儿吧!”彭老总怜爱地摸着黄岁新的头,笑着回答道:“你就这一个女儿,哪里舍得,做半个女儿吧!”
从此之后,彭老总便将这个老战友的女儿当作亲生女儿般疼爱,在生活上给予她许多关心和照顾。这很小就失去父爱的黄岁新,再次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然而关心归关心,彭老总却从没有给予黄岁新特殊化待遇。黄岁新考上平原农学院后,由于不想离开彭老总和首都,于是便找到彭老总闹情绪。
那天恰逢朱老总也在场,两位老人便对黄岁新教诲道:“革命的后代,要积极服从组织的分配,可不能闹情绪。”据黄岁新后来回忆,彭老总等前辈以身作则,保持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影响着她的一生,时时刻刻鼓励、警示着她成为更优秀的人。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