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成为汾酒最硬的底气。
文 | 曾琼仪
11月21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汾青基地(一期)2万吨原酒酿造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据悉,该项目位于山西吕梁(孝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孝义市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总投资14.80亿元,总占地面积412.71亩。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原酒20000吨,年产大曲10080吨,原酒储量20580吨。
再度扩产背后,汾酒有着何种“野心”?
01
20000吨,汾酒根基更稳固
汾酒的产能,一直都位居行业前列。
数据显示,2020年,汾酒年产能为10.3万吨;到2023年,其年产能已达到22.42万吨。
短短三年时间,汾酒实现了产能翻番。可见,汾酒选择的是一条坚定扩产的发展道路。
2020年,汾酒投入一项“保健酒扩建项目”,项目金额24亿元。这意味着不仅仅是针对白酒,汾酒同时也针对“竹叶青”品牌,进行了产能扩增。
2022年,汾酒推进“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投资额度高达91亿元,项目占地1932亩,建设工期计划为三年。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5.1万吨,新增原酒储能13.44万吨。
叠加本次汾青基地(一期)2万吨原酒酿造项目,可以预见,到2025年,这些产能扩增项目预计会全面落地,届时,汾酒将获得极大的产能保障,为后续的销售增长奠定极其雄厚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对于白酒行业而言,产能的大小不仅代表企业当前的生产能力,更是支撑其未来增长的基石。
按照汾酒官方的说法,2024年发展将以“集聚势能,营销突破增效益;文化引领,品牌升级促发展;产能提升,强根筑基提质量;管理升级,数智赋能聚合力”的经营方针为指导,科学合理确定2024年主要指标,力争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左右。
其中,汾酒把产能视作自身发展的关键一环。
前段时间公布的三季报显示,汾酒位居行业前三,酒业正式进入“茅五汾”时代。
此时的汾酒,更加需要产能作为支撑。20000吨原酒产能的加持,毫无疑问将会助力汾酒继续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引领清香型白酒振兴。
02
产能加持下,“三化”程度再加快
扩产之后,汾酒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微酒认为,有“三化”:即全国化、高端化与数智化进程的加快。
首先,是全国化。
近年来,山西汾酒在全国化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8年汾酒年营收93.82亿元,到2023年突破300亿元大关,仅仅6年时间,汾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上半年,汾酒营收达到227.46亿元,同比增长19.65%,净利润84.1亿元,同比增长24.27%。其中,省外市场销售收入为142.66亿元,同比增长25.65%,省外市场的营收和增速都远超省内。
未来,在产能加持下,汾酒在全国化发展上的深度与广度都会增加。
其次,是高端化。
在产品结构上,山西汾酒注重高端化布局,青花系列等中高端产品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上半年,汾酒中高价酒类的销售收入录得226.14亿元,同比增长14.26%。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不断增加,汾酒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扩产之后,将有助于提升汾酒原酒的整体质量指标,为高端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是数智化。
微酒获悉,汾青基地将引入一系列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原酒酿造、储存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从生产线的精准控制到酿造环境的全面监控,再到数据实时反馈,这一项目的落地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人工干预导致的质量波动风险。
这不仅是汾酒对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也为行业数智化升级树立了标杆。
“三化”之下,汾酒朝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前三目标再进一步。
03
汾酒引领,清香型白酒机遇期拉长
根据《2024年度清香型白酒产业发展报告》,清香型白酒市场规模已达900亿。从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3年期间,清香型白酒销售收入增长22%,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清香品类的领头企业,汾酒此次扩产不仅是产能上的增长,更是其引领清香型白酒市场持续扩大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汾酒通过强化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扩大销售网络,成功将清香型白酒从区域性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此次2万吨原酒项目的建设,将为汾酒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开拓潜在消费群体提供坚实保障。
更重要的是,汾酒的扩产也将带动整个清香型白酒赛道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酿造工艺的不断优化、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汾酒不仅为自身构建了强大的竞争壁垒,也为行业注入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在汾酒的带动下,更多清香型品牌有望迎来崛起,而这一趋势也将延长清香型白酒的市场机遇期。
整体看来,汾酒汾青基地2万吨原酒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汾酒在产能布局和行业引领方面迈上新台阶。从巩固市场根基到推动数字化转型,再到引领行业发展,汾酒通过扩产与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展现出清香型白酒龙头企业的魄力与担当。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