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沟渠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名,同时还具备地名学和语言学的特点。在地名学方面,沟渠地名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描述,不同的沟渠地名可以揭示当地地理特征和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语言学方面,沟渠地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研究沟渠地名可以揭示地名背后的文化特点和规律。该文以《新疆图志》中的迪化县和现代乌鲁木齐的沟渠地名为例,对两个时期的沟渠地名进行分类和对比浅析。通过对沟渠地名的分类,可以了解两个时期地名命名的差异和变化,进一步揭示乌鲁木齐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并探讨这些变化与新疆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沟渠地名;地名分类;地名对比
乌鲁木齐旧称迪化,现作为新疆的首府,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都有着独特性。在地名研究中,沟渠地名也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展现了当地沟渠附近的地理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情况。通过对乌鲁木齐在满清时期和现代的沟渠地名对比浅析,可以了解两个时期沟渠地名的异同,从中探析沟渠地名与乌鲁木齐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通过这项研究,为人们了解新疆地区地理环境和语言特点提供参考,同时为揭示地名变化与新疆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联提供理论支持。
一、《新疆图志》中的迪化县和现代乌鲁木齐的沟渠地名分类
新疆地大物博,天山一带水流渠道繁多,对渠道地名进行分类,正如王际桐所说,“如何划分类别,方法很多”。对于《新疆图志》中的迪化县主干沟渠44条、现代乌鲁木齐沟渠10条而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多分法,本文采用三分法,即按照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以及寓托性地名这三类,对两个不同时期的沟渠地名分别归类。
(一)《新疆图志》中迪化县沟渠地名分类
1.描述性地名
叙述或描述地理实体的地理特征的地名,称为描述性地名。在所有地名中,描述性地名最为常见。在对沟渠地名进行分类时,会存在交叉现象,但不影响最终统计。经统计,描述性地名有19例,占比43.2%。
(1)描述地理位置
表示区域方位的,如:西工口渠、西乱山子渠、上西满渠、大西满西渠、西工南渠、西河口渠、水西满渠、高崖子西渠、高崖子东渠、三个泉西渠、荒草梁东渠、公胜上渠、永丰东渠。描述地理位置的沟渠地名共13例,占比29.5%。
(2)描述自然景观
地理实体性自然景观包括沟渠周围的形状风貌、水文特点等,人们往往根据这些自然景观给沟渠命名,如:七道湾渠、九道弯渠、高崖子东渠、高崖子西渠、小渠子渠、挞连湖渠、三个泉西渠、大河沿渠、西河口渠、水西满渠、沙河子渠。描述自然景观的沟渠地名共11例,占比25.0%
(3)说明自然资源
常见自然资源包括植物、动物。说明自然资源就是在命名时冠以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名称。如:芦草沟渠、荒草梁东渠、柏杨河渠。说明自然资源的沟渠地名共3例,占比6.8%
2.记叙性地名
记叙性地名旨在反映人文地理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记叙性地名与描述性地名的区别在于:记叙性地名反映的是人文活动所创造的景观,而描述性地名更在于突出自然现象。经统计,记叙性沟渠地名共19例,占比43.2%。记叙性地名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叙述文化景观
人类借助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的景观现象,以各种人工建筑、人工设施为依据从而命名的地域地名都属于文化景观地名,如:达坂城渠、铁厂沟渠、仓房满渠、柴俄堡渠、黑水桥渠、中夷铁厂工渠。叙述文化景观的沟渠地名共6例,占比13.6%。
(2)记录人物族姓
以迁居者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姓氏命名,如:方家满渠、雷家满渠。记录人物族姓的沟渠地名共2例,占比4.5%。
(3)记载史实
有些沟渠地名源于新疆各民族自身民间习俗,或是体现当地居住的历史情况,也有些沟渠地名反映了发生在当地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是军事行动。如:乌拉摆渠、沙梁子渠、十三户渠、广东户渠、十二户渠、六十户渠、中营工西渠、中营工中渠、二工渠、三工渠、四工渠。经统计,记载史实的沟渠地名共11例,占比25.0%。
3.寓托性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名称,是属于观念形态的现象,渠道地名亦是如此。从分类关系来看,意愿地名可以看作是寓托性地名的一个子类别,它寄托了命名者的意愿或特殊情感,如:公胜上渠、永丰东渠、太平渠、长胜渠、安宁渠、吉三泉渠。经统计,寓托性沟渠地名共6例,占比13.6%。
(二)现代乌鲁木齐沟渠地名分类
1.描述性地名
上渠、中渠、盘山渠、石坂渠、石头渠。描述性沟渠地名共5例,占比50%。
2.记叙性地名
青年渠。记叙性沟渠地名只有1例,占比10%。
3.寓托性地名
和平渠、团结渠、长胜渠、永丰渠。寓托性沟渠地名有4例,占比40%。
(三)前后两个时期沟渠地名对比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沟渠地名对比,现存地名长胜渠和永丰渠,即《新疆图志》中记载的长胜渠和永丰东渠,仅两例寓托性沟渠地名存留至今,其余42例满清时期的沟渠地名并未继续使用。
两处沟渠地名之所以延续至今,离不开其寓托性地名的性质。这类地名往往融入了命名者的美好意愿,同时也符合当地人民的集体认知和共同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其命名符合中华民族自给自足、坚持不懈的优良作风。
那些未继续使用的沟渠地名,并非冠名不当,而是由于地名随社会发展及人文变动而消失。就上述所展现:满清时期的描述性和记叙性地名并未存于现今,这两类沟渠地名往往是基于当时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经长期演变,自然会发生巨大变化。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两个时期沟渠地名的变化,笔者基于《新疆图志》并结合乌鲁木齐市现存的沟渠地名,分别从数量、占比两方面作对比(表1、表2)。
二、乌鲁木齐前后两个时期的沟渠地名对比分析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对比不难看出,现代乌鲁木齐沟渠地名中描述性和记叙性地名数量明显减少;记叙性地名占比明显降低;尽管描述性地名数量明显减少,但其占比却维持在稳定状态。
(一)描述性和记叙性沟渠地名数量明显减少
据《新疆图志》记载,新疆迪化县存有44条主干沟渠,其中描述性和记叙性沟渠地名有30余例,现在虽然已经不存在,但该类地名间接描述出地域大小,并且直观反映出地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人文地理等特征。社会群体可以改变地理环境特征,随着祖国的昌盛和新疆的发展,地名演变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正如李如龙所说:地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现在的乌鲁木齐,该两类沟渠地名之所以会减少,往往是由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出现了较大变动,而这种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所造成的。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当今社会,人们由原先到水井或沟渠打水,逐渐演变成居家使用自来水,不再为获取水资源而被迫居住在河流沟渠附近。能够反映该现象的沟渠地名如广东户渠、十二户渠、六十户渠等,不仅体现出清朝时期当地人民的居住状态,而且根据这类沟渠地名的消失可以看出,地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由低到高发展的标志。通过前后两个时期乌鲁木齐沟渠地名的对比能够看出,描述性和记叙性沟渠地名虽已大量消失,但仍存在为了贴合时代背景而命名的沟渠地名,例如青年渠,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青年人所建造,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从而命名为青年渠,从命名可以反映出当时青年人的热情高涨、生机勃勃。
(二)寓托性地名占比增高
有学者认为,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的自然或人文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由于地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以及可感知性,地名及其对应的地域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在《新疆图志》的记载中就有长胜渠、永丰渠这类地名,如今依旧存在。在地名学中,地名的发展演变具有历史层次性,早期人类在进行地名认知过程中大多指向自然地理实体,后来是描述性地名。随着人们思维和认知的进步又逐渐产生了许多寓托性地名。这类地名往往融入了命名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会蕴含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等典雅寓意。
寓托性沟渠地名总是保持在人类活动的视野中,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情感因素的融入,附着或隐含了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分析沟渠地名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名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
《新疆图志》中记载的6处寓托性沟渠地名现今仅存4处,但从同期沟渠地名的占比来看,当今寓托性沟渠地名的占比明显上升,可见寓托性沟渠地名背后所隐含的精神价值具有长期稳定性。例如长胜渠和永丰渠,“长胜”意味着需要不断进取不断拼搏;“永丰”意味着持久的充足和富裕,隐含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新疆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当地人民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就轻易放弃这类沟渠地名,反而沿用至今,从中也能反映出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从人类与自然界的不断斗争演变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同一地域不同时期新出现的寓托性沟渠地名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变化。如当代乌鲁木齐新产生的“和平渠”和“团结渠”地名,相较于满清时期而言,其蕴含了当代新兴的词汇价值。地名的情感色彩需要渗透或依附于地名词汇的意义,或者由地名词汇意义本身反映、体现出来。因此“和平”“团结”的词汇意义密切关联沟渠地名背后的感情色彩,从中不难看出如今乌鲁木齐当地人民强调和平与团结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和谐共处、团结互助、追求社会稳定的文化内涵。
(三)描述性地名占比趋于稳定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是人类活动稳定的印记。乌鲁木齐沟渠地名经过一定时期的演变,当今描述性地名数量虽有明显减少,但其占比并没有降低,而是趋于稳定态势。在对沟渠地名命名的过程中,人们采用了好记实用的描述性方式。例如石坂渠、石头渠、盘山渠,从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当地沟渠的地质状态、地理情况、所处位置特点等。这类描述性地名,也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朴实无华、简单直率的性格。
现今描述性沟渠地名在占比上之所以趋于稳定,往往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在当代,人们已经不需要过于详尽的沟渠地名,进一步可见人民生活走向信息时代,如手机查询、交通便利以及对地形本身就有着清晰的认知。无论从哪种角度看,乌鲁木齐前后两个时期沟渠地名的演变,确实能够反映出新疆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沟渠地名命名背后的时代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与新疆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定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名的演变有重要影响。随着乌鲁木齐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描述性和记叙性沟渠地名的数量明显减少,这反映了社会经济体系发生了变动。而寓托性地名的占比趋于稳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期望,正是心中有了美好的愿望,才不断地激励着每一位公民努力进取,进而逐步加速社会的发展,这种变化与乌鲁木齐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总的来说,乌鲁木齐市沟渠地名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通过对乌鲁木齐沟渠地名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作者:廖 毅
来源:《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4年第10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宋宇航
校对:汪鸿琴
审订:欧阳莉艳
责编:杜佳玲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