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深秋,太子河南岸的一处巡逻点上,解放军战士们正在例行巡逻。突然,他们发现一个身着国民党军装的高级军官正在附近徘徊。按照常理,这种情况下的国民党军官要么是迷路,要么就是来侦查的。然而,当解放军战士将这名军官围住时,他却表现出一种异常的镇定。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被捆绑押送到连队后,这名军官不仅没有丝毫惊慌,反而淡定地说出一句话:"我是902,你们动不了我。"这句话立即引起了军区首长的高度重视。这个自称902的军官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出现在我军控制区?他说的这句话又有什么特殊含义?

一、从戎报国到潜伏敌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在河北文安县的一个贫困农家,赵炜出生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赵炜从小就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为了维持家计,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到县城里给人当学徒。

1938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赵炜的人生。当时黄埔军校桂林分校在当地招生,招生条件相对宽松,只要识字并通过体检即可。赵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成为了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的一名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校期间,赵炜展现出了优异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在射击训练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在战术理论课程中也常常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一次野外实战演习中,赵炜带领的小组在复杂地形下成功完成了穿插包抄的任务,得到了教官的高度评价。

1940年,赵炜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蒋介石亲自为表现突出的学员授予"中正剑"。赵炜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佩剑上刻着"不成功,便成仁"六个字。这把剑不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寄托着国家对军校毕业生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后,赵炜被分配到第五战区汤恩伯部下的第31集团军13军独立团。起初,他担任机枪连的见习少尉,主要负责新兵训练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赵炜认真钻研军事技术,编写了一套实用的训练教材,使得新兵的训练效果明显提升。

1943年,赵炜升任中尉排长。然而,在后方训练新兵的工作并不能满足他报效国家的愿望。通过军校同学朱建国的引荐,他调任到第五战区司令部下属的绥靖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赵炜接触到了许多共产党的宣传资料,这些资料的内容让他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炜被调往东北,担任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的少校参谋。在去东北之前,他专程去天津拜访了朱建国。就在那次谈话中,朱建国向他揭示了国民党的腐败本质,以及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赵炜的人生轨迹。

通过朱建国的介绍,赵炜与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后,他正式成为一名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工作者。这个曾经的黄埔军校优等生,即将开始他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成为代号902的情报员

1945年冬天,赵炜正式与中共地下党建立了联系。在天津一家茶馆里,他第一次见到了组织派来的联络员。这位联络员是一名中年女性,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通过一系列秘密接头暗号,赵炜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证情报工作的安全性,组织给赵炜安排了代号"902"。这个数字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当时国民党军队内部也使用数字代号系统,但他们习惯使用三位数,且第一位数字都是1或2。选择902这个数字,既可以避开国民党的注意,又便于组织内部识别。

在获得代号后,赵炜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情报工作中。他利用在东北保安司令部担任少校参谋的职务便利,开始在机关内部建立情报网络。首先,他物色了几名进步青年军官作为下线,这些人分别在作战科、通信科等重要部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传递情报,赵炜在东北保安司令部附近设立了一个秘密电台。这个电台被巧妙地安置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杂货店里。店主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实际上都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每天深夜,他们就在店铺后间的地下室里进行电报发送工作。

1946年春,赵炜在司令部参谋处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源。他注意到,每天送来的文件都要经过一位姓张的机要秘书之手。这位张秘书虽然职位不高,但掌握着大量机密文件。通过观察,赵炜发现张秘书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现象十分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两个月的谨慎接触,赵炜终于争取到了张秘书的支持。从此,司令部的重要军事部署信息有了新的传递渠道。为了确保安全,他们约定用送报纸的方式传递情报,将密写的情报藏在报纸的夹层中。

随着情报网的扩大,赵炜还在司令部的伙房安插了一名线人。这名线人负责观察往来将领的饮食起居,从中搜集各类军事会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这些看似琐碎的情报,往往能揭示出重要的军事行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末,赵炜建立起了一个由十多人组成的地下情报网。为了确保安全,这些人互不相识,只与赵炜单线联系。每个人都有专门的联络方式和接头地点。例如,有人是通过公园里下象棋传递情报,有人则是借着理发的机会交换信息。

为了掩护这些地下工作,赵炜表面上经常参加国民党军官的社交活动。他会在军官俱乐部出现,与其他军官谈笑风生,打打麻将。这种社交活动不仅消除了别人的疑虑,还成为搜集情报的重要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代号902的情报员赵炜,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建立起了一个运转有序的情报网络。这个网络像一只无形的眼睛,密切注视着国民党军队的每一个动向,为我党在东北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三、关键时刻的重要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初,东北战局进入关键时期。一天深夜,赵炜通过张秘书获知杜聿明正在制定一项代号为"春雷"的军事行动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集中优势兵力,对我军在辽阳地区的部队发动突然袭击。

赵炜立即启动了紧急联络机制。当晚,他借口查阅作战资料,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待司令部人员都离开后,他用特制的微型照相机,将"春雷"计划的详细部署拍摄下来。这些照片被藏在一个特制的铅笔内,通过杂货店的地下电台发往我军指挥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战斗中,我军根据这一情报提前调整部署,不仅化解了敌军的突袭,还借机歼灭了杜聿明的一个主力旅。这次战役的胜利,为我军在辽阳地区站稳脚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5月,赵炜又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国民党第13军准备调动主力,伪装成后撤,实则要对我军发动包围进攻。赵炜通过伙房的线人得知,13军司令官每天都在深夜召开秘密会议。通过仔细观察会议用餐的餐具数量和特殊食材的采购记录,推断出参会的重要将领数量和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获取更详细的情报,赵炜利用职务之便,主动请缨担任13军的联络官。在一次送文件的过程中,他借故在作战室逗留,发现了标有部队调动路线的作战地图。这份情报被及时传递给我军,使得13军的包卫计划彻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