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英雄-孙立人

“我对得起国家。”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这首由戴安澜将军作词的中国远征军军歌,曾经奏响了多少中国远征军出征的号角。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太多英雄没有留下姓名,或被慢慢遗忘。

可有一个名字,值得被我们一再诉说——孙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出生于安徽书香世家的孙立人,自小接受的便是铁血教育。父亲孙焕庭是清末乡试解元出身,曾经当过山东登州知府。怎么做人,如何知礼,孙立人从来就比别人家孩子懂得早。

刚上私塾那会儿,父亲请了为私塾先生专门调教。在孙立人两兄弟行完拜师礼 之后,孙焕庭将戒尺交给老师说到:“从今以后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罚请自便。”

老夫子果真没手软,有一次孙立人不知犯了什么事,夫子处罚时失手,致使他脑袋破了个洞,鲜血直流。夫子有点慌了,跑去孙焕庭那儿认错。没想到老父亲大手一挥:打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立人性格里的坚韧和担当,大概就是这么炼成的。骨子里中华儿女的气血,很早便得以窥见。

9岁那年,孙立人随父亲搬迁至山东。一个很平常的下午,孙立人在青岛海边散步,他喜欢去海边捡五颜六色的石子,然后回去装饰自己养的水仙花。

可好巧不巧,他偶然间看到一个中国孩子被几个高个子德国学生围着辱骂,旁边其他的中国孩子干站着,没一个出来帮忙,有的人索性视而不见,快步离开。

孙立人咽不下这口气,他挺身而出,大声斥责这群德国人,场面陷入短暂的安静后,其中一个德国人扇了他两个耳光,扬长而去。

孙立人没哭,他觉得自己心里有一团火,有关这个民族的一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1913年冬,清华学校开放招生,在近千人的考试中,13岁的孙立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同期中人才济济,后来大名鼎鼎的闻一多、梁秋实、梁思成等人。

父亲很高兴,送他一方砚台,上面刻着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开学当天,孙焕庭带着孙立人走进校长办公室让其跪下并对校长说道:“以后孩子就交给你了!”而时任清华校长的周诒春,从此便将孙立人这个孩子深深记在了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教学出了名的严厉,每天下午有一个小时是强制运动时间,这个时段图书馆、教室、宿舍都会清楼,关门。

全体学生们集中到操场上,都要进行体育运动。没有人敢偷懒,要是体育不达标的话,是不给毕业的。

孙立人以前身体不好,书生气很浓,有勇无力,才会被扇耳光。进入清华,他越发重视运动。1916年入选足球队、篮球队,1921年升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入选了中华篮球代表队。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他随队击败菲律宾、日本等强队,为中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次篮球冠军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给中国人丢脸”,是那几年青年学生刻在骨子里的话。孙立人也确实做到了。

他成绩不错,在顺利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又考取了公费留学。与梁实秋、吴文藻、冰心等人,同乘杰克逊号邮轮到了美国。

孙立人原本只想学军事,奈何父亲不依,要他学土木工程。在普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孙立人毅然弃文从武,赴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

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算得上与西点军校旗鼓相当。二战时的盟军统帅马歇尔是孙立人的学长;而巴顿将军,则是他的同班同学。

孙立人在军校的成绩也很优秀,校方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他禀赋优异,超越同侪,他不多言,但仁慈温顺,尊敬长官,对人诚实友善……孙立人有男儿志气,肯负一切责任,我们坚信他将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孙立人在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后归国。彼时的中国,正溺于生死存亡之际。

孙立人回国后,父亲问他干土木还是干军事。他毫不迟疑地说:“现在国家正需要我,当然是干军事。”救国这件事,他比谁都坚定。

淞沪会战一枪打响,孙立人率税警团第四团随总团赴上海参战。起初,许多人对这支不太正规的军团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战斗力。

可事实上,这支部队中层以上军官大都为留美的少壮派,部队训练严格,军纪较好,加上装备优良,十分英勇善战。

孙立人首当其冲,最后一次因战况危急,孙立人奋不顾身,率领部队冲锋,遭日军机枪和炮弹击中,倒卧血泊中。正在危急时,他的特务长和卫士将他背离火线,送到野战医院时,因失血过多,奄奄一息。

他全身被炸伤13处,头部腹部均受伤,肺部被打穿,为此昏迷了三昼夜。

孙立人的头角崭露得很快,几番作战,他们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迅速提高,成为后来国军中的王牌劲旅。人人都在称道他的练兵能力,甚至有人给取了个贴切的名字:“孙氏操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民族的荣辱,孙立人从未忘记。他总是告诉战友们:“日本人有侵吞中国领土的野心,希望全体官员要立定决心准备抗日。参加税警团不仅是来抓走私盐贩子的,我们应该是一支卫国的部队,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念,要上下一心,苦练本领,勇敢善战,随时准备迎击日军……”

1938年2月,孙立人救国心切,旧伤还未痊愈,又马上率部队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孙立人奉命赴长沙重组税警总团,并担任总团长。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孙立人将缉私总队由原本的三团残兵新兵,逐步扩张至6个团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4月,孙立人率新38师第一次入缅作战,参加曼德勒会战,步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尤其是仁安羌大捷更是让他名扬天下。

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

此战,是轰动世界的一战。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赶往前线指挥军队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到中午便攻克日军阵地,歼敌5000人,救出了7000人的英军,和被日军俘虏的传教士、新闻记者500余人。

死里逃生的英军激动地高呼:“中国万岁!”

后来,日军谈到仁安羌战役,也高度评价孙立人,尊称他为“中国军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孙立人虽然胜利了,却和蒋介石有了冲突。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曾经下令不准孙立人擅自离开曼德勒,孙立人去支援仁安羌就是不服从命令。

仁安羌战役之后,杜聿明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打算经野人山热带丛林撤回云南,但是孙立人认为进野人山是死路一条。

孙立人出于保存全师官兵的生命,拒绝了杜聿明的命令,果断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回印度。最终的结果是,孙立人保全了全师,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遭到日军追击,半数葬送在野人山。

孙立人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他不服从军令,得罪了杜聿明,也得罪了蒋介石。注定了这个战斗英雄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立人持续迎来了节节胜利,和他的新38师、新1军,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东征西讨,迭克强敌屡建战功,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为国内外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当时的国内舆论界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然而枪打出头鸟,他的优越,在杜聿明眼中,甚至蒋介石眼中,都成为了威胁。杜聿明数度给蒋介石吹耳旁风,“孙立人骄横跋扈,作战不力,难以合作。”

1955年6月, 为了罢黜孙立人,蒋介石给他定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说他会乘蒋在屏东机场校阅时密谋兵变夺权。蒋介石出具手令,控诉孙立人"久历戎行,抗战有功,且于该案发觉之后,即能一再肫切陈述,自认咎责,深切痛悔,兹特准于自新。毋庸另行议处,由国防部随时察考,以观后效。"

孙立人被革除职务,被蒋介石父子软禁了33年,直到1988年才重获自由。在软禁期间,孙立人养花种草,与世隔绝,一度靠家人卖花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逢年过节,孙立人都会默默来到神龛前,为死去的部下们焚香烧纸。他没有忘记那些碧血洒在缅甸、战死在异国的烈士。
曾经在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落成祭礼上,孙立人站在纪念塔下,平静而缓慢地说:“我站在墓前,遥望西南,十分怀念那些印缅阵亡的袍泽。他们英容雄姿,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时时在怀念他们,我永远在哀悼他们。”

日子过的很难,每天早上,孙立人坚持在喝完牛奶后,再用热开水重刷一遍杯内,喝下去。

这是在缅甸抗日时期养成的习惯,那时既要补充能量,还要珍惜物资,即便到了和平年代,孙立人依旧保留了这个作风。

被软禁的33年里,他都用这种无声的举动默默悼念着那些远在多年前、千里外,同生赴死的战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寓所,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将军临终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得起国家。”

他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回安徽舒城老家探望父母坟冢;一是待他“百年”之后,归葬广州马头岗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与战士们“同冢长眠”。然而,孙立人生前的两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在剧烈变动的历史中,孙立人无法找到凭吊的对象。

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从安徽乡下金牛山出来的,临终遗愿也是要葬回大陆。他死后棺椁没有入土,等着有一天被带回大陆入土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民众没有忘记这位抗日将领的功勋,一万多人为其送行。冰心老人在悼念孙立人将军的文中,以她年少时集龚自珍绝句为孙立人写照:
风云才略已消磨,
其奈尊前百感何。
吟到恩仇心事涌,
侧身天地我蹉跎。

2014年7月,孙立人被间接平反,这时距离他去世已经过去了24年。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给予其高度评价:“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

忠魂不死,浩气长存,此乃孙立人也。

(一日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