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海珠区怡安路
一座被立体绿化和旧轮胎装点的
海珠区图书馆南附分馆暨滨江街“百千万”共享驿站
(下称:南附分馆)
成为周边居民的“新宠”
这里不仅
环境舒适 功能多样
还有着一段
从大件垃圾回收场
华丽变身为图书馆的
“重生”故事
近年来,在推动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滨江街道在怡安路一地块设立了一个大件垃圾回收场。在运作一段时间后,场地后方的地块建起了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由于学校与大件垃圾回收场地只有一墙之隔,学校师生、家长、周边居民等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解决“先有垃圾场后有学校”的邻避矛盾。
场地改造前
2024年年初,滨江街道积极响应地块改造需求,多次组织座谈会,收集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在推动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和完善设施的同时,寻找改造方法与途径。
经沟通研讨,改造方案由原来的“功能不变只升级环境”变为“赋予与周边居民更多相通的功能”,这个曾作为大件垃圾回收场所使用的地块,迎来了华丽变身的机会。
确定改造方案后,在滨江联组人大代表、海珠区有关职能部门、滨江街道、广州城市矿产协会等帮助下,场地原有的大件垃圾回收功能被优化至街道其他垃圾分类场所。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百千万工程”帮扶、垃圾分类宣教、环卫工人休憩等需求,该场地被优化为如今的南附分馆。
场地改造前
滨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垃圾场改造前,附近几所学校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家长们只能站在路边等候,人多车多还日晒雨淋,现在家长可以在图书馆边坐边等,学生们也可以在放学后来这里学习看书做作业。”
海珠区怡安路是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的路段,南附分馆的常客不只有学生和家长,还有住在附近的街坊。“我住在隔壁小区很多年了,以前这里是一个丢烂木头、旧家具的地方,现在改造得好看又舒适,还有这么多书可以看,真的很高兴,给这里打一百分。”一位几乎天天到图书馆打卡的街坊陈叔说道。
南附分馆一楼采用全通透的玻璃外墙;二楼则用大面积的绿植和小碎花铺贴,并挂上传统红灯笼,精心设计的二层建筑温馨又醒目。
图书馆一楼阅读区宽敞明亮,桌椅、书本、绿植整洁有序,书法作品巧妙悬挂在横梁上,既装点了图书馆,又能起到隔挡分区的作用。静谧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空间,与门外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舒适的阅读环境,氤氲着的书香,让人快速放松静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据了解,南附分馆馆藏图书约5000册,以儿童绘本和青少年读物为主,内容包括了科普读物、传统文化读物、经典读物、红色传承读物等,与市区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可满足周边市民与学生的阅读需求。
有别于其他图书馆,在南附分馆,与垃圾回收物相关的信息随处可见。展品架上,摆放着多款与垃圾分类关联的文创产品;废旧轮胎被涂上各种彩色,装饰在图书馆内“重获新生”;路边捡来的树枝,巧手装饰下“焕发生机”,变成造型独特唯美的灯饰;还有老式缝纫机、旧电视、旧音响……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旧物博物馆,亲切氛围拉近了图书馆与市民之间的距离。这些细节,均向到场市民诉说着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南附分馆的设计理念由“垃圾场”而起,并围绕“垃圾分类”进行引申,现如今这里不仅仅是图书馆,还是垃圾分类宣教馆和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驿站,更是能让居民参与进来的绿色生活会客厅。
此外,南附分馆还附有环卫工人之家、应急救援站、工会驿站、林长驿站、长者饭堂等功能,是区、街、社区的综合性服务载体。
“图书馆建成之后,方便了我们歇息和阅读,平时还有热水、凉茶提供,每季度的环卫工人生日会都会在这里举办。”在滨江街环卫站工作了八年多的许班长说。
在南附分馆的后门,还有一个温馨干净的长者饭堂。据滨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者饭堂原本在附近居委二楼,由于没有电梯,长者上下楼就餐很不方便。搬来这里之后,大大提高了长者用餐的便利性,现在大约有20位长者在此用餐。
据介绍,在海珠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下,馆内还设有“百千万工程”共享驿站,供海珠区开展“百千万工程”的帮扶乡村展示和出售农产品。“我们会联合各地不断上新农产品,让居民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能真正帮扶乡村。”广州市城市矿产协会秘书长、海珠区图书馆南附分馆馆长李志红介绍道。
未来,南附分馆将继续发挥环保宣教功能,为市民持续提供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同时,也将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学校和社区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艺术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海珠区图书馆南附分馆暨
滨江街“百千万”共享驿站
开放时间
每周一到周六9:00-18:00
(周日闭馆)
地址
海珠区怡安路199号-1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隔壁)
图源丨谢惠强
编辑丨杨枝甘露
校对丨卡拉
初审丨阳倚西楼
复审丨田心君
签发丨吴美美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