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7月1日,曾经被毛主席钦点的国民党43名首要战犯之一杜聿明,受邀参加了设于人民大会堂的一场宴席。
与他一起的,还有令人敬爱的周总理和邓稼先同志。
但他们都不是今日的主角,他们在等待将要归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到来。
看着略显紧张的杜聿明,总理谈笑着缓解他的情绪。但他还是有些忐忑,因为接下来要见的人,是与他成为二十多年家人却从未谋面的女婿。
没想到见到杨振宁后,他的称呼令杜聿明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周总理赶紧出来打圆场,才让现场的气氛没有那么尴尬。
顽固分子竟是特赦名单上第一人
1959年12月4日,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十年。出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庆祝建国十周年等多项因素,毛主席、周总理等一众领导人,在全国各地展开了首次战犯特赦大会。
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也不例外,里面的战犯无一不是“罪大恶极”,曾严重危害或阻挠中国解放事业。
所以,他们在台下坐着,心情紧张又激动,不知道自己能否有机会进入第一批特赦名单。
等待的每一秒,都令他们感到无比煎熬。终于,工作人员开始公布被特赦的成员名单。
“杜聿明!”
台下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猛然抬头,这是第一个被喊出来的人员,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9月的时候,他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但赦免的条件,除了接受了十年管理、思想真正转变以外,还有一条——在狱中有良好的表现。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有机会进入此列。
因为过去的的日子里,他的表现实在不能称得上好。
1945年国共停战协议还未结束的时候,他便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带领军队大肆向解放区发起进攻,使刚脱离日军铁蹄践踏的东北人民,又陷入了战争深渊。
多年以来,杜聿明在东北地区掀起的战争不计其数。蒋介石令之所指,便是他枪之所至。
1949年淮海战役一败,他被关进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从此,这里多了一个天天要死要活、千方百计为难管理人员的战俘。
这天,战犯管理员又收到杜聿明的报告,说是指甲太长了,需要一把剪刀剪一下。
管理员十分无奈,对于这种危险分子,是不能让他们拿到剪刀这种危险器具的。于是,他与杜聿明商量,能否用小点的指甲剪。
听到要用指甲剪代替剪刀,杜聿明连连摆手称不行,就得是剪刀。见到他这副样子,管理员露出一脸了然的神情,看来,他要剪刀的目的并不纯。
往日在院中集训锻炼的时候,他就爱捡起石头往自己脑袋上砸,说什么要为国民党而死,不做俘虏。
若不是有人看得紧,每次及时把他救下来,他早就把自己折腾得不像样子了。
正是因为如此,同志们都纷纷说他是个“花岗岩脑袋”,不光字面上的头硬,还有思想上的不转弯,接受了多少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都不能感化他。
同志们拿他没有办法,杜聿明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他当了二三十年的国民党追随者,对蒋介石有着至诚的效忠之情。
但是如今沦为共产党的俘虏,在他看来,无异于背叛党国、背叛信仰,这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他只能不断求死。可是在共产党的阻拦下,他连死都没办法做到。
他心里怀满了对共产党的恨意,共产党也知道,却始终对他报之以德。
石头被感化,成为进步分子
从杜聿明被关进战犯管理所的时候,就带着一身的伤病。回想这些旧疾,大多都是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留下来的,虽然是他战功的见证,但也带给了他无尽的折磨。
被关进战犯营的杜聿明心理上极为消沉,往日的病痛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也显得格外难以忍受。关押他的宿舍里,常常在半夜传出来男人痛苦呻吟的声音。
毛主席曾亲自下令,对这些战犯不放但也不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但眼下看来,杜聿明的病情把他折磨得极为难受,营里的同志们焦心极了,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摆脱折磨。
单间宿舍、为减少他脊椎压力而专门定制的床、共产党人自己都不舍得吃的肉蛋奶,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如流水般送到了杜聿明面前。
甚至工作人员还专门跑到香港澳门,花重金为他求来了内陆没有的特效药,给他治疗脊椎结核。
同为俘虏的兄弟偶然发现杜聿明的床中间有个大洞,不明白始末的他还以为是共产党为了折磨杜聿明而发明出来的“新刑具”,很是生气。
而杜聿明却用复杂的眼神看了床一眼,淡淡解释这床的来历,表示这是共产党结合他的身体情况特意定制的。
这一时期的杜聿明,十分纠结。我党与国民党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1947年他病重求医遭到蒋介石的阻拦;
1948年淮海战役中蒋为了让他率兵去救在解放军包围下不可能逃出生天的黄维军队,竟不惜在命令中给他扣上“亡国灭种”的帽子。
在自己的军团被困孤立无援时,蒋介石更是派飞机在空中大撒国民党将领牺牲的宣传单,想让他也以死殉党。
自己的一身病是为党国而落,到末路了竟然是曾经的敌人对他施以援手,他到底该如何抉择?
共产党所做的一切看在杜聿明的眼中,虽然他心里仍站在国民党那边,但已经比以往有了更积极的表现。
1956年,战犯营的科长收到一份材料,结果他越看越不对劲,只写了过,却不写功,这是片面的,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让人把写这份材料的杜聿明叫到办公室。
昨天晚上刚把认罪书交过去,今天就被传唤,杜聿明心里打鼓,害怕是自己反共时期对共产党的迫害和顽劣抵抗惹怒了他们,现在来找自己算账。
但他不知道,科长并非这样想的,在战犯营里他们已得到了制裁,共产党不会计较往事。
听着科长缓缓吐出在1936年的桂南会战时,杜聿明部队拼上了两万多的兵力,抗击日寇,守住了昆仑关。杜聿明热血沸腾,这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一战!
身为一个带罪的战俘,却能被人肯定自己的成绩,这一刻的杜聿明彻底被暖热了,他在心里默默想:今天,是我真正被俘虏。
而他的转变也看在共产党的眼里,正是如此,在拟定特赦人员名单时,一众领导人才会把他的名字加进去。
思亲不得见
“生死以之,绝不反顾。”
在特赦大会上,杜聿明眼含热泪,庄严向自己新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宣誓。
过去的时候,他执迷不悟,给自己、给国家带来莫大的伤害,如今能回到正轨,他打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对他的宽容。
而共产党为这批战犯们做到的不止如此,甚至还想到了他们的未来。
曾经的高级将领们如今只能做为最受人唾弃的战犯流向社会,周总理担忧他们难以融入新社会的同时,起了强烈的惜才之心。
他呼吁这些人加入各地的文史机构,做些历史整理、记录、修改的工作。这一行当然比沉重的体力活要好,既轻松又能创造出价值,大部分人都欣然同意了。
杜聿明也参与到了这份工作之中,在后来甚至作为相关人员参与一些外事活动,顺利地融入了新社会中,与共产党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然而,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事放不下。
1947年,他和大女儿杜致礼因病想前往美国求医,但蒋介石担心他离开以后,东北战区无人主持战局,不肯放行,杜致礼不得不独身前往异域他乡。
算下来,父女两个几十年没能相见了,连女儿在美国求学、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结婚生子的消息,他都是在狱中知道的。
一出狱,他就十分想见见自己的女儿,看看外孙和女婿,却始终没有这样的机会。
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美国始终坚持对共产主义阵营的中国实行遏制与孤立政策,两方的关系实在淡薄。
更何况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刚获得物理学界的诺贝尔奖,成为科研领域的新星,他如果回到家乡助力中国的核试验的话,对美国将是损失,也是威胁,所以美国始终不愿放杨振宁、杜致礼一家人回到中国。
纵然杜聿明出狱多年,也没有机会见到女儿一家。
女婿称他“杜先生”
直到1971年4月中美“乒乓球外交”的出现,中美关系破冰,他才看到了与家人团聚的希望。
从送走美国使团开始,周总理就一直在忙个不停。除了中美建交的大事以外,他还在操心着另外一件事——联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帮在美拿不到签证的杨振宁回到中国。
1971年7月28日,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人民大会堂设宴邀请了一些重要人物和杨振宁的家人。杜聿明作为他的岳父,也在受邀之列。
想到即将与女儿女婿见面,杜聿明的心里十分激动,同时,他又为初次与杨振宁会面感到忐忑。
宝贝女儿嫁给了杨振宁21年了,杜聿明却从未见过这个女婿。他不像其他的父亲一样对女婿百般挑剔、考验,因为在很久以前,妻子曹秀清曾经跟他们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回来就给他讲了女儿女婿的故事。
所以此时的他,相比于害怕女儿嫁过去受欺负,更害怕杨振宁看不上他。
觥筹交错间,杨振宁的茶杯敬到了岳父岳母二老的桌前。杜聿明表面上云淡风轻,背地里神经却使劲绷了起来。
“母亲!”
杨振宁端起手中的茶水,面带喜悦的向曹秀清唤出称呼,曹秀清也一脸满意的看着这个女婿。
坐在旁边的杜聿明看着妻子镇定的神态,心想等一会自己也这样做,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但当杨振宁来到他面前时,却展现的和在曹秀清面前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杜聿明正怀着满心的期待和紧张,想要和初次见面的女婿好好打个招呼,却见对面的杨振宁,脸上通红,嗫嚅了一阵,郑重地唤了声:
“杜先生!”
他的喜悦瞬间被冲没了,脸上的笑容也出现了一丝裂痕。他不知道杨振宁这声称呼是出于初次见岳父的紧张和敬重,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一时间,无数个想法在他脑海里翻涌:“小杨是不敢喊我父亲,还是不愿意唤我这样的人为父亲?”
周总理看情形不对,赶紧过来打圆场,笑着对杨振宁说:
“还叫杜先生,该改口岳父了!”
杨振宁闻言更不好意思,赶紧热切地连唤几声父亲。
误会解开,杜聿明方放下心来,喜笑颜开,对这个女婿怎么看怎么满意。
同时,他心里也有惭愧,对于那些错误的往事,国家原谅了他,厉害的女婿也不曾因此看低了他,只有自己,还在每日羞愧,为这事耿耿于怀。
杜聿明不禁暗暗感激国家给了自己这个重新生活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而有这样想法的也不止他一人,曾经在第一次特赦大会上重获自由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宋希濂、郑庭笈等人,都逐渐在新社会中立稳脚跟,开始了新的生活。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党从来不吝于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正是在这份包容之下,一个个如杜聿明一般的“顽固派”被感化,从曾经刀剑相向的敌人成为了并肩建设新中国的战友,得以谱写新的一生。
从这之中,我们能看到国家领导人对各类人群的关怀,也能体会到新中国的伟大胸襟。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在这份包容中重获新生,有更多的事情也能在包容中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