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纷纭惑眼眸,头衔炫耀引君忧。价值导向何方去,且听高干话缘由。”嗨,各位朋友!今日要跟大家聊聊一件颇为引人深思的事儿,一位省部级高干竟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内心的“不满”,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涟漪,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些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前,著名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这位曾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且以“敢言”闻名的人物,写下了《享受岂能是头衔》一文,并于 2014 年 12 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中所提及之事虽看似微小,却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价值导向与风气的大问题。

咱们常常在报刊、会议或者名片上看到这样的介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在追悼会上都不忘加上这一条。这“津贴”制度诞生于 20 多年前,当时的知识分子待遇普遍不高,生活颇为拮据,国家为了体现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特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放津贴。这本是一项暖心之举,可谁能想到,后来竟演变成一些人用来炫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把“我享受国务院津贴”挂在嘴边,类似的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的说法。

我曾和一位老学者聊起此事,他无奈地摇摇头说:“这津贴本是国家对咱们的照顾,怎么就成了一些人显摆的工具了呢?”的确,津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活补助。正常来讲,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若是接受了他人或者政府的补助,应该是心怀感恩,低调行事,并且加倍努力工作才对。可现在呢,完全反过来了,把“津贴”当作金字招牌,四处宣扬,印在名片上,登在报章里,实在是浅薄之举。而且这种现象文科领域比理科更为常见,书画界更是其中的“重灾区”。媒体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起哄,推波助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好比一位首长,在单位享受小灶待遇,出行有小车接送,这只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罢了。要是每次开会或者印名片时都写上“享受小灶、小车者某”,那岂不是贻笑大方,哪里还像个首长的样子?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大学教授写了一本书稿,投给某出版社后数月没有回音,于是他写信去催问。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知出版社自己某日寄了某稿,询问进展情况。可这落款却极为夸张,罗列了 20 多个头衔,其中“享受津贴”的字样格外醒目,足足占了大半页纸。而那位出版社的编辑也很有个性,回信时先用大半页纸原封不动地抄下了这 20 多个头衔,然后才称呼某某先生,正文却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我想,当时这位编辑在写回信的时候,内心肯定充满了厌恶与轻蔑。他所说的“水平不够”,恐怕不仅仅是指文稿的水平,更是对这位教授这种虚荣心态的一种回应。

回想起我当年在基层当记者的时候,经常去跑乡村学校。那些在最基层默默耕耘的乡间知识分子,生活十分困难,常常为了柴米油盐发愁。县里重视人才,特意批准一些老教师每逢重大节日可以享受二斤猪肉的供应。可我从未听到过有哪位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享受猪肉二斤”。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却有着知识分子的风骨和自尊,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从不会用这点小福利来标榜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看居里夫人,她可是唯一一位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但她却从未拿这个奖来炫耀自己,甚至还把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任其在地上踢着玩。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不被名利所束缚,专注于科学研究本身。

无论是大知识分子还是小知识分子,无论是做事还是做学问,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欺世盗名。我们常说,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所谓精英,应该是思想上的精华,品德上的楷模,学有所长且能潜心钻研,是社会的脊梁,公民的榜样。可如今,区区一项津贴,却被人念念不忘,拿来当作虚名炫耀,这岂是知识精英该有的作为?

国之强盛,首先在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精英阶层的引领。可如今精英阶层都如此浮躁虚荣,社会上的泡沫该有多少啊!国家的发展实在令人担忧。就像一位资深评论家所说:“精英之浮,如大厦之蛀虫,侵蚀着社会的根基。”

我不禁设想,如果有人出国时也印一张“享受”字头的名片,那会怎样呢?一是外国人可能看不懂,二是万一真看懂了,那可就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严重损害了个人乃至国家的形象。

我们常常批评世风浮躁,抱怨青年人不够成熟,文艺圈太过浮浅,干部缺乏学识等等。但殊不知,精英阶层的浮躁虚荣,才是真正的社会危机所在。知识分子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名利,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亲爱的读者们,在你们身边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头衔炫耀现象呢?你们认为该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让知识分子回归到应有的价值追求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