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老师在微博揭秘,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为何难以落地,主要还是银行在不作为。
央行9月曾经宣布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后续还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而且央行还明确表示,首期宣布三千亿的规模,如果不够还可以继续倍增。
那么相关政策宣布和推出2个月了,落实情况到底如何?根据华生老师了解的情况,回购和增持贷款申请额度不到300亿,真正使用这笔贷款的更少。
这点资金对于每日成交过万亿的A股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抛开回购注销这一用途,这个信贷政策的真正价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增持用途。既然上面大力鼓励,那为何出现这种情况,是控股股东有钱不赚、没有积极性吗?
不是的,是因为银行对此不积极,不落实,还是按照传统思维模式对待这个业务。这个专项贷款,对银行来说应该没有风险。但是,许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反映,兴致勃勃地去联系各家银行,结果均被告知,银行的信贷必须以股东先有30%的本金为前提,同时不接受任何股权质押。
此外,银行还需要对控股股东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如果不接受股权质押,股东们也根本申请不到什么贷款。
其实这里面很有可能还隐含了其他几个信息,华生老师也未必了解得很深。第一,就是如果是央企或者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申请贷款肯定容易通过,而如果是民营企业作为控股股东,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变相提高贷款门槛的情况。
第二,就是如果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自然人,很有可能连贷款的主体资格都没有。
第三,某些银行或许根本就不愿意开展这样的贷款业务,只是变相提高贷款门槛,然后让股东们知难而退,自己乐得清闲。
结果可想而知,折腾一圈下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们当然都很失望,自然都兴致全无。估计股东们都感觉银行在“逗我玩了”,也会纳闷这事怎么和上面说的就不一样了。看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依然是一个走不出的怪圈。
应该说,这一次上面的战略决策非常英明的,金融部门推出的决策措施也是精准点穴,绝对到位。问题是这么好的金融支持政策,结果到了银行怎么那里就变形了,就被打折扣了。
不得不说,主要原因还是很多银行还是充斥着惯性思维,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这些机构,显然根本就没有认真领会上面的战略意图,所以就没有认真贯彻上面的方针和任务。
如果这些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不落实到位,市场的增量资金就有限,市场反弹就难以持续,就无法给市场树立真正的信心。
保证金融部门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落实,各个银行责无旁贷,必须要有担当。而且从讲zhengzhi的高度出发,在落实重大国策的问题上,有关机构必须言行一致,行则必果,坚决反对阳奉阴违,杜绝说一套做一套的工作作风。
本次金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当前面临关税壁垒冲击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对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拉动社会消费,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国资管理部门应当看清形势,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上面的战略方针。
尤其是银行机构,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战略抉择面前,在重大任务面前,要做排头兵,不要做拦路虎。当年小马哥在上海外滩批判银行经营模式,引来不少风波。
但是如果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银行如果不全力以赴,积极作为真的说不过去。其实不光这事,包括大幅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大幅度降低各种消费贷款利率,这些降低居民负担,提振社会消费的政策,在推出的时候必然都会面临来自银行系统的抵制阻拦。
还有,你们注意倒没有,某些消费金融公司,某些银行和保险公司推出的消费贷款产品,年化利率接近24%,高的离谱。
但是不管你老百姓怎么抱怨,我就是不改你能咋地。这是因为既得利益太重了,圈层利益固化已经与大局观形成了相左的冲突了。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长了,事情多了,真的别让大家觉得,某些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连当铺都不如!
如今啊,某些机构如果继续不作为,继续逆潮流做事,总是考虑自己的既得利益,肯定也会被问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