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的一天,刚刚从“革命领袖”变身为反共达人的蒋介石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虽然是写给他的,却发表在苏联的《消息报》上,这是他身在苏联的儿子蒋经国给他写的公开信。信中,蒋经国称他父亲为“介石”,并且声明断绝父子关系:

介石,我不认为你会听到我要说的话,你也可能根本不想读到它们。但是,不管你读不读到,我都要写出来。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谨记住“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我愿意为革命赴汤蹈火……”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蒋经国与意气风发的父亲蒋介石)

这一年蒋经国17岁。很多人怀疑这封信是不是他真心的表示。连他自己后来回到国内时也声明那是在苏联的压力下装出来的,但是,17岁的人能有那样的权谋也太奇怪了。证据是在另外一封致他母亲毛福梅的信中,他真情流露,把“家丑”都宣扬了出来,如果不是内心真实的表达,这样的信是伪造不出来的:

母亲!您是否记得是谁打了您,谁抓了您的头发,把您从楼上拖到楼下?那不就是蒋介石吗?您向谁跪下,哀求让您留在家里,那不就是蒋介石吗?谁打了祖母,以至于叫祖母死了的?那不就是蒋介石吗?这就是他的真面目,是他对待亲上的孝悌与礼义。

……你的儿子现在非常了解人的生活,以及解放受榨欺、压迫人民的方法……他绝不会回国去宣扬那个吹嘘大话的父亲手中勉强抓住的怯懦的武器。

蒋介石向来以曾国藩为自己精神偶像,“礼义廉耻”挂在嘴边上,而这些来自他儿子的“猛料”把他的面具撕得一干二净。

17岁的蒋经国就算真的是受了苏联当局的胁迫,这些对家庭暴力的声讨也未免不是这个脱离父亲手掌心的青春期少年顺势发泄。就在蒋经国去苏联之前,他还是一个在父亲的咆哮面前会发抖很长时间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经国从苏联回来后与父亲蒋介石的合影)

蒋介石如何面对来自儿子的指控?这是一个谜团。他的日记和各种回忆文件里都对这件事不发一言。作为一个专业级记日记爱好者,这些是很反常的。这种反常其实正好说明他内心极其愤怒,被自己的儿子当着全世界的面拔去伪装,这可不是人类的心理素质所能承受的,何况是性情暴躁的蒋介石呢?

蒋介石有愤怒,更有自责,他不会忘了,正是3年前他自己亲手把儿子送到苏联去的。结果他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最能伤害他的反对派。这一切都缘起于1923年的那次苏联行。

1923年,革了一辈子命的孙中山万念俱灰,发现自己以前的办法全错了,而他以前并不重视的俄国共产党却取得了比他想象中还要好的成功。为了学习经验,看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决定派自己最核心的人马去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这时正因为“永丰舰事件”成为孙中山眼中的大红人,他敏锐地看到了孙中山的战略抉择的变化,这个去苏联的差事他一定要搞到手,这样就对以后的政策会有优于他人的解释权了。心情迫切的他赶紧给孙中山写信:

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这封信大概是蒋介石写过的最萌的一封信,为了要到差事,干脆直接撒娇,就像一个小儿子威胁父母说“你要不给我我就去堕落!”

人家都撒娇撒到这个地步了还不答应,孙中山可没那么狠心。他同意了,并且让蒋介石担任赴苏考察团的团长。

就这样,36岁的蒋介石来到了苏联。此前他只到日本去过,对共产主义完全没有概念。这里的一切都太新鲜了。莫斯科红场的雄伟,人民的蓬勃生气,到处都在急速发展的工业让蒋介石不仅印象深刻,简直都被震惊得发抖。

据后来解密的资料,苏联方面负责陪同的官员在给上级的绝密报告中如此描绘蒋介石参观红军团队后发表讲话的情况:“(他)情绪很高,也很激动,讲话时充满着热烈而真挚的感情。他在结束讲话时几乎是在吼,双手在颤抖。”

36岁的蒋介石尚且如此,后来,17岁的蒋经国深深折服于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不奇怪了。也许正是在这一点上蒋介石能够体谅儿子的心境。

代表团此行不是外交访问,而是要做综合的社会考察,所以一待就是3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先后与军事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外交人民委员齐采林、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等领导人见了面。

蒋介石以前在国内和日本学的都是军事,对于真正的治国之道并没有知识,苏联的见闻对他来说是一个迟到的教育。

蒋介石用心记录了他的学习体会,“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工人接受革命之煽动;二是农人亦然;三是准各族自治,组成联邦制”。在国家建设方面,他认为苏俄“有三点显著现象:一是儿童教育严格;二是工人皆受军队教育;三是小工厂租给私人”。

考察团的形成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插曲,他们不仅访问了莫斯科、彼得格勒的一些党政军机关,还参观了一些工厂、农庄、学校、军队、博物馆。据说蒋介石还登上了拿破仑当年攻打俄国时曾去过的一个山头。

“拿破仑上这个山头干吗?”蒋介石问。“他想察看地势,”陪同人员说,“拿破仑的部队经过艰苦跋涉,已被饥饿、寒冷折磨得士气低落,终于被俄罗斯人击败!”“噢噢,你们的士兵了不起!听说当时拿破仑是这个样子站着的,”蒋介石双手叉腰,挺胸昂首,俯瞰四方,皱着眉头,“是吗?”“是的是的。”陪同人员笑着说,“你学得很像!”在场的人大笑。蒋介石也洋洋得意。

这个小故事袒露了蒋介石的政治野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梦想自己也成为那个指点世界山河的拿破仑。在他眼中,苏联虽然很好很成功,但毕竟是还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蒙古问题上更是中国的敌人。

蒋介石带着考察团见到了很多苏联高层,但唯独没见到他们最想见的那两个人:列宁和斯大林。列宁当时已经生病,接见外宾有困难,但蒋介石坚持认为这是列宁故意冷落自己,要知道,蒋介石毕竟是代表孙中山来的,列宁冷落自己倒没什么,冷落他的偶像孙中山可不行!

蒋介石越想越气,决定哪里也不去了,要求苏联方面给他找个疗养院住院修养。接待人员把情况报告给了高层,但高层还是没能让蒋介石实现愿望,这让蒋介石和苏联人之间产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心结。

蒋介石的这次苏联之行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于第二年就把自己儿子送去了苏联。蒋经国在苏联一待就是十三年,包括宣布和父亲决裂的十年。在这里,蒋经国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青年时代,而且锻造了和父亲不一样的世界观:后来,他虽然重新加入了父亲的阵营,但他治理国家的方式在精神乃至外形上都和社会主义有很大程度的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经国和妻子蒋方良在苏联)

蒋介石离开苏联没多久,列宁就去世了。二人再也没有见面。但蒋介石一直保留着和斯大林见面的愿望。弱国无外交,蒋介石这个愿望要靠中国自己的国力提升来实现。

蒋介石最有希望见到斯大林的机会是在二战结束前夕。已经在国际社会拥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的中华民国终于可以和欧美列强平起平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埃及开罗,蒋介石迎来了他人生最绚烂的时刻:他和罗斯福、丘吉尔在煦暖的阳光下排排坐,夫人宋美龄也在身边。这本来可以是中、美、英、苏四国首脑之间的会晤,如果实现,将是蒋介石和斯大林的最佳见面机会,可是,这一次,愿望又落空了。

原因倒不在中国方面,而是苏联仍然没有对日本宣战,担心见面会影响苏联自己的利益。于是乎,一次四国会晤裂解成了两次,一次是有蒋介石的,一次是有斯大林的。

也许这也算是命中注定吧?蒋介石和苏联就是这么大一点缘分,想多也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