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画家斯科莫罗霍夫自画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画家绘制的插图版本,今天我们介绍第十五种。
之前笔者曾经逐一介绍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版插图,与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统计的33种版本相比,还有一点距离,但相信我们介绍的插图,已经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中的精华部分介绍了近乎一半。
我们先来看一下之前我们介绍的十四位苏联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画家。
1、 列兹尼琴科:中国书籍中又译成:列兹尼钦科
形象生动,流布最广。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版插图作者是谁?曾深刻影响中国绘画作品
2、 基布里克:又译基布利克
笔力稍弱,俄版仍用。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俄罗斯目前采用哪一位画家的作品?
3、 布罗茨基:中译也译成:萨瓦·布歇伊斯科
黑暗风格,造型奇诡。可参阅:黑暗风格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竟然在现今的俄罗斯很走俏
4、利亚明
线条流畅,勾勒灵动。可参阅:苏联1973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欣赏,娴熟的线条别有风味
5、米纳耶夫
冷色再现,版画风格。可参阅:再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冷门场景的插图体现末世苏联共性思潮
6、乌萨切夫
立体主义,时空拼贴。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版插图第五个版本:乌萨切夫的插图一观
中国友谊出版社2014年的译本中,采用了此位画家的插图。
7、科罗文(中文译成柯洛文,之前将美术编辑勃尔艮克·叶夫根尼·奥西波维奇当成了插图画家,特此更正。)
梅益译本,曾经采用。可参阅:梅益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使用了三版插图,你看过前两种吗?
8、鲍里斯·阿尼西莫维奇·马尔凯维奇
力求真实,笔力稍弱。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画家巡礼:第8位画家马尔凯维奇。
9、巴霍莫夫
线条局促,乍看很丑。可参阅:巴霍莫夫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有点丑,但中国图书却很青睐
10、加尔佳耶夫
速写风格,稍显潦草。可参阅:苏联画家为五百本书画了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版插图太潦草。
11、阿纳托利·马克西莫维奇·迪奥明
功力不凡,经典脱俗。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受到索契博物馆青睐,足见画家绘画功力。
12、哈依洛夫
中规中矩,真实呈现。可参阅:国内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介绍过的苏联画家,看看他的作品
13、埃普尔
德裔画家,梅益首用。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译本最早使用的插图作者,终于找到了。
14、列布罗夫
现实风格,动感逼人。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作者,为《静静的顿河》配图更为知名。
在之前介绍的时候,有网友流露出这种“拿来主义”没有意义的看法,但有更多的网友,甚至是重量级的全国数一数二的收藏大珈对我们的这种做法表示了认可,而且还提供了珍贵的我们一直久闻其名而难以找到的原版插图,使我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的近身切入,有了重大突破。之后,我们会逐一介绍这些难得一见、注定会让人大开眼界的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的美术作品。
斯科莫罗霍夫
今天我们介绍的第十五位画家俄文名为:Георг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Скоморохов,译成中文名为:格奥尔基·雅科夫列维奇·斯科莫罗霍夫。下面我们以“斯科莫罗霍夫”称呼他。
这位画家生于1935年,逝世于2012年,享年77岁。
1965 年,他毕业于白俄罗斯国家戏剧和艺术学院,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明斯克从事美术创作。
他为苏联时期的白俄罗斯出版的教科书绘制了众多插图,所以在白俄罗斯很为知名,同时,也为他为盖达尔、库珀和本民族文学经典创作了大量插图。
斯科莫罗霍夫
1964年为希蒂尔的科幻小说《最后的轨道》创作了充满想象力的插图,使画家加入了科幻创作队伍。下面我们会有介绍。
他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绘制的插图是1979年版本。从他的插图来看,更像是对之前的我们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进行了剪影化处理。
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斯科莫罗霍夫的插图,再与之前的写实风格的插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斯科莫罗霍夫的创作风格。
巴霍莫夫版本
基布里克版本
基布里克版本
1977年乌切萨夫版
列兹尼琴科版本
列布罗夫版本
进入到七十年代,画家的插图已经谈不上有什么突破了,只不过是试图对既往的元素进行所谓的新潮演绎,这也是末世苏联的美术作品的一种流行性趋向。
在这种美术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观者的拒绝、冷傲及自说自话,末世风格就是这种冰冷的味道,而绝没有像钢铁冶炼开始时的那种炉火旺盛、热浪滚滚的红火场景了。
这大致就是斯科莫罗霍夫插图通过剪影变形传递出的时代意蕴。
斯科莫罗霍夫在为库珀的小说《大草原》所绘制的插图,我们可以辨析出其中还更多地坦露出写实风格,可以看出,画家的构图功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日后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采用的黑白剪影风格,只是画家的有意为之。下面是《大草原》的插图:
我们再来看看画家为科幻小说《最后的轨道》所绘制的插图,画面中透露出的未来感与超前感,至今看来,仍然会使人浮想联翩:
而画家为《我为苏联服务》绘制的插图,则更多地具有写实风格,带有相当程度的逼真性,作者的写实功力在此坦露无遗。
斯科莫罗霍夫为白俄罗斯出版社绘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在创意上算不上有什么创新,毕竟是一个地方出版社,也不求能有多么出彩,但画家采用剪影的手法,重新演绎小说里的那些被其他画家展现过的经典场面,也能使我们读到一刻没有过我们、与小说紧密相连的那种基本面味道,这或许就是我们愿意沉浸在各种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