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作为一套广泛使用的教材,在初中阶段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初一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巩固和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初一下学期是中学生活的起点,也是数学知识体系逐步展开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这些都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一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序数对
1.有序数对:用两个数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坐标:数轴(或平面)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或数对)来表示,这个数(或数对)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4.X轴: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5.Y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6.原点:两个数轴的交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二、象限
1.象限: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也叫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在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2.象限的特点: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到x轴的距离为|y|;
(2)点到y轴的距离为|x|;
(3)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二
一、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过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和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用坐标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右(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上(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过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和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用坐标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右(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上(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三
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并且所含未知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代入消元法,一种是加减消元法.
1.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gmux0.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klw5y.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qsb3f.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m2yh6.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kvduz.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kvq3g.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lcjbp.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umttf.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peymm.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w80qz.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zlqnl.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vpktk.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4jy8c.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jsvgz.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985wk.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fh8gl.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ovrle.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r5jq3.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zk89m.php
转自http://news.gyxjdoors.com/8usi6.php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四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法:
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注意:去分母与系数化为一要特别小心,因为要在不等式两端同时乘或除以某一个数,要考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问题。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组的解: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3、解不等式组: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五
一、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六
一、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或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平角、周角: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始边与终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平角,当始 边与终边旋转重合时,形成周角。
(4)角的度量: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七
一、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①∠AOB是∠AOC和∠BOC的和,记作:∠AOB=∠AOC+∠BOC.∠AOC是∠AOB和∠BOC的差,记作:∠AOC=∠AOB﹣∠BOC。
②若射线OC是∠AOB的三等分线,则∠AOB=3∠BOC或∠BOC=13∠AOB。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八
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
二、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2、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3、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优点是可靠,真实;
(2)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随机抽样调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4、总体和样本:
(1)总体:要考察的所有对象;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给个体的数目;
5、组距:每个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6、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先根据数据个数确定组距,再计算组数,注意无论整除与否,组数总是比商的整数位数多1;
(3)确定分点,并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九
一、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二、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篇十
一、相交线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及其判定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二)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3.真命题:正确的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
4.假命题:错误的命题,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
5.定理: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定理可以做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6.证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平移
1.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平移的性质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