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康有为题写的斯民小学最早的校名。

11月23日,浙江诸暨斯民小学迎来120周年华诞。这座承载着乡村教育振兴梦想的百年山村小学,迎来了来自海内外的300多位校友和嘉宾,共同见证难忘的历史时刻。

这所由康有为题写校名的斯民小学,虽然地处偏远,但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从著名教育家斯霞、古生物学家斯行健,到革命家斯励,再到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如中国先秦史学家斯维至、船舶工业领域杰出人才斯杭生等都曾是这里的学子,他们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领域为祖国的建设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活动在清晨的阳光下拉开帷幕,伴随着《诗经·鹿鸣》的童声诵读,百年办学成果分享会正式开始。孩子们用稚嫩而充满激情的声音,向学长和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母校献上最真挚的祝福。他们的诵读声,如同初升的朝阳,展现出在党的光辉下,斯民小学这所现代村小的蓬勃生机。

活动现场,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格外引人注目。103岁高龄的斯杭生学长激动地说:“斯民小学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98岁高龄的台胞斯孝坤学长带着儿孙不远千里赶赴母校。老校友们见证了学校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革。他们的归来,为分享会增添了更多的温情与感动。

斯民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创办的象山民塾,它脱胎于清政府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现代学校之一,也是诸暨最早的新式学堂。学校以“公诚勤恒”为校训,本着“为培养国民起见,不分畛域”的宗旨,兼收本族本乡和附近乡村学童入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斯民小学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进入21世纪,斯民小学也面临着生源急骤下降、小规模学校合并等各种挑战。然而,在党和政府、各级教育部门、校友和各界友好人士的政策扶持及关心支持下,学校不仅得以保留,而且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斯民小学已经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浙江省百年名校,成为诸暨人重教兴学、耕读传家的典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斯民小学秉持“道觉斯民”的教育理念,承继“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联合“乡村振兴”伴读社区,用“书画和自然”守护童年,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新路径。学校立足本乡本土,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以斯宅古宅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研学课程,如诗经植物、竹器制作、溜村等,让整个斯宅古村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斯民真正成了“村庄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中国现代乡村教育典范。校庆活动中,校友们纷纷分享了“我的斯民故事”,各界嘉宾也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在斯民小学流淌并发扬光大。正如斯霞长子、原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光初所说:“斯民小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前行的道路。”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斯民小学百年来的辉煌办学成果,更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担当和创新精神。未来,斯民小学将继续秉承“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乡村教育振兴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岁月的流转中,斯民小学将初心不改,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辉煌篇章。(浙江绍兴11月23日讯 黄曙林 斯剑光 应柳漪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老校友。母校,我们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民学子为老校友和爱心人士佩戴红领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子献花向退休的老教师们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百岁校友的世纪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悦耳动听的校歌在校园激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校学子现场诵读国学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民学子致敬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当年的校园体育活动:跳牛皮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当年的教室再吃一次学校的盒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爱心人士和校友子女捐款支持斯民教育事业发展。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程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