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雅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嘴替,在互联网上是一个褒义词。
指那些能够代替广大网友表达心声的人。
比如网友们对某个事件有看法和态度,但由于口才局限或顾虑太多,词不达意。
而有人却能将网友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引发大家共鸣。
于是,网友用“嘴替”表达对这些精彩言论的肯定,以及对敢于发声者的褒扬。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亲子关系间,我却发现——
嘴替,很多时候是令人反感的存在,甚至会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元凶。
为何这样说,请看今天这篇文章。
前几天,朋友小娟带着6岁儿子鹏鹏来我家做客。
期间,我发现小娟有一个习惯:
总是替别人回答问题,或以别人的名义说话。
比如——
我问:“鹏鹏,你读几年级啦?”
“一年级,今年9月刚开的学。”还没等鹏鹏开口,小娟就替他回答了。
“那鹏鹏,上学好玩吗?”我继续问。
“他可讨厌上学了,天天早上哭着不肯起床。”小娟又一次抢先回答了。
一开始我以为鹏鹏可能不爱说话,小娟担心尴尬才替他回答,便没有继续问下去。
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鹏鹏其实挺活泼的,经常在客厅跑来跑去。
倒是小娟,一看到鹏鹏不受控,就会立刻以我的名义制止:
鹏鹏,不许乱跑,阿姨不高兴了; 鹏鹏,不要乱动客厅的东西,阿姨生气了; 鹏鹏,你这么不乖,阿姨说她不喜欢你了; ……
经过她的轮番“教育”,鹏鹏果然变老实了,不敢再乱跑乱动了。
但我和鹏鹏的关系,却由此多了一层隔阂。
吃饭时,鹏鹏一直看着我,没有动筷子。
小娟看见以后,开始催促:“鹏鹏快点吃,阿姨说吃完了就带你出去玩,给你买新玩具。”
“那个,我……”我本来想解释说下午已经有别的安排,没办法带孩子出去玩。
但我刚一开口,小娟就向我使了个眼色,暗示我不要再说下去。
吃完饭以后,鹏鹏问我什么时候出去玩。
又一次,还没等我开口,小娟就替我回答了:
“阿姨说你刚刚吃饭太慢了,取消奖励。下次你吃快点拿第一名,再给你买玩具。”
鹏鹏不依,又哭又闹。
小娟顿时来了气:“有什么好哭的?谁叫你不吃快点?再哭以后阿姨就不让你来家里玩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只能把家里的一个机器人模型送给鹏鹏,他才终于停止了哭闹。
但我和鹏鹏之间的隔阂,却很难真正消解了。
准备分别的时候,我问鹏鹏:“鹏鹏,今天玩得开心吗?”
鹏鹏低着头,没有回答。
小娟立马就替他回答了:
“开心呀,吃了那么多好吃的菜,还得了一个机器人模型,怎么会不开心呢?”
不知你发现没有?
在短暂的相处中,小娟不仅成了儿子的“嘴替”,也成了我的“嘴替”。
但在这个过程中——
鹏鹏不仅失去了跟我直接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失去了在关系里真实做自己的机会。
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按理说,这是小娟跟孩子的互动模式,我没有权利去干涉或评论。
但说实话,短短半天下来,小娟的言行却多次引发我的强烈不适。
我太能体会鹏鹏当时的感受了。
因为在我的孩童时期,也存在不少类似遭遇。
有一次,姨妈带表妹来家里玩。
我妈没有给表妹准备礼物,便将我心爱的粉红外套送给了表妹:
“这件外套表姐她不爱穿,天天放着也是浪费,你拿回去穿吧。”
表妹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这么漂亮的外套,表姐真的愿意送给我吗?”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非常不情愿,而且我不穿是因为太喜欢它了,舍不得穿。
正当我想开口解释,要回外套时,妈妈却抢先一步回答了:“她当然愿意啦。”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外套。
事实上,在我成长过程中,类似这种“被妈妈代替发声”的情境数不胜数。
在这样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有一个特点:
不敢在关系中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也不敢为自己争取权益。
说实话,当小娟一次次以我的名义吓唬鹏鹏,给鹏鹏虚假承诺时,
我内心其实很反感,且经常冒出一种冲动——
当面告诉鹏鹏,他可以尽情跑尽情跳,我不会生气也不会讨厌他。
但每次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不想拆小娟的台,所以没有说。
后来进一步深入探索,我才发现,
它其实源于我童年早期埋藏在心底的恐惧——
每当我尝试为自己发声,争取自主权时,都会遭受进一步的"恐吓"。
因为我的妈妈,不仅喜欢当我的"嘴替",也喜欢当我爸爸的"嘴替"。
每当我告诉她我不是这样想的时候,她都会生气地反驳:
"你明明就是这样想的,我是你妈,难道还不了解你吗?"
一旦她辩驳不过,即将败阵之际,就会拿我爸来吓唬我:
"你爸说,最讨厌你这副倔脾气,再吵下去他就揍你一顿。"
经她这么一吓唬,我就再也不敢跟她争执了。
因为争执就意味着,我不仅要与我妈为敌,还要与我爸为敌,甚至与全家人为敌。
为了自保,我只能选择闭嘴。
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却逐渐失去了在关系中为自己的需求发声,挽回自主权的勇气。
正是基于这份根植于内心的恐惧,我即便不认同小娟的做法,也不敢当着她的面做澄清。
从而间接导致了关系的「两败俱伤」——
我被安上了“坏人角色”,鹏鹏无形中受到了伤害,造就了两人的关系隔阂。
所以说,在亲子关系中,
嘴替,是一种令人反感的存在,甚至会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元凶。
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代替孩子说出来的,其实是父母自身的投射:
我认为你是这样想的,你就是这样想的。
就像我妈——
她看到我不穿那件粉红外套,就认为我不喜欢它,但事实上我是因为太喜欢才舍不得穿。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
孩子确实是这样想的,父母替孩子表达了出来。
比如鹏鹏确实讨厌上学,小娟替他说了出来了。
那这样就没问题了吗?
其实不然。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依然忽视了孩子在当下是否愿意暴露自己的主观意愿。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个大胡子客人,我感到有些恐惧。
"妈妈,那个叔叔的胡子好吓人噢,像电视里拐卖小孩的坏蛋。"我悄悄对妈妈说。
当时我的本意,是寻求妈妈的庇护;
但没想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妈把我的话当笑料一样当众传达给了那位客人。
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连续几个晚上,我都做噩梦,梦到那位叔叔变成坏人把我捉了起来。
由上不难看出——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一次次抢夺孩子的话语权,
孩子要么会严重被压抑,不再确信自己的感觉,不敢为自己的需求发声; 要么会感觉被背叛,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令亲子关系产生隔阂……
无论哪一种,对孩子的个人成长而言,都是一种阻碍。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性爱自修室》里母亲简跟孩子的沟通方式。
简是一名研究性心理的专家,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叫欧提思。
当欧提思遇到一些性发育方面的障碍,一个人在房间闷闷不乐时,简觉察到了异样。
某天晚上,她找到儿子:
"如果你想找我谈谈跟性有关的话题,我是很愿意倾听的,同时我也保证这个空间是安全的。"
当时欧提思没做好心理准备,否认了自己正在面临性困扰,拒绝了妈妈。
简于是不再追问。
后来过了几天,欧提思主动找到简:
"妈妈,我确实正在面临一些性发育的障碍,但我不想跟你探讨,我想自己去解决。"
简听完以后,非常平静地接受了:
"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些,我现在知道你怎么想了。"
由始至终,她都没有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儿子的性心理,替他发声。
相反,她把话语的决定权交给儿子,尊重儿子当下不想承认或不愿讨论的权利。
基于这份全然的尊重,欧提思才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一点点面对、探索和修复自身性发育方面的障碍。
在互联网上,我们需要嘴替的存在,
因为我们需要他们去替我们表达“心中所想却无法表达”的东西。
而追溯到成长的源头,则很有可能是:
曾经身为孩童的我们,很少有一个足够涵容的空间,能够让我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嘴替的存在,
因为:
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除了他自己;
没有人能真正读懂孩子的心声,除了他自己。
孩子更需要的,其实是:
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可以放心地说; 当他不想说的时候,尊重他不想说的权利; 当他终于勇敢开口了,给予他正向的回馈。
允许孩子在关系中真实地做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心声,
允许孩子在自我表达中,一点点地探索、发现和整合自己,
由此变得独立、完整且从容。
或许那个时候,他就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不再需要依赖互联网的嘴替了。
愿你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坚定自我,自信从容地接受挑战与机遇。♥
--------End---------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121我二胎备孕生女儿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