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暨气象科技现代化研讨会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青岛,共同回顾学会百年历程,共商为促进气象科技进步,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学会力量。
一世纪风雨兼程,初心历久弥新。美丽的山东青岛,海风拂过峥嵘岁月,我国最早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的中国气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在其诞生地迎来百年华诞。1924—2024,百年风雷激荡、云奔雨骤。1924年10月10日,先驱者以“科学救国”为己任,开启了“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征程,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创办核心期刊、培养行业人才等,目前拥有近150家单位会员,4万余名会员,设有38个专业委员会和6个工作委员会,基本实现了气象行业主要单位和学科领域全覆盖。
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暨气象科技现代化研讨会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来贺信,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山东省副省长陈平,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等领导出席。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九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谈哲敏院士作主题报告。
这是属于国内外气象领域的盛会。美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安如利·班扎伊,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主席安德莉亚·弗洛斯曼,欧洲气象学会理事长、英国皇家气象学会首席执行官丽兹·本特利,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竹见哲也等国际气象界友人现场致辞。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林沛练、副理事长林博雄,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局长梁永权,香港气象学会副会长林学贤等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气象界同仁与会。穆穆、王会军、宋君强、张人禾、戴永久、黄建平、朱彤、沈学顺等院士参会。
百年来,学会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气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陈振林表示,学会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气象事业大局,团结凝聚气象科技磅礴之力,为推动我国气象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希望学会作为气象科技工作者之家,始终坚持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群团发展道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进一步发挥社团组织、科技组织、社会动员、专家资源等优势,赓续优良传统,不断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气象学会的成就与贡献,必将在中国气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会上致辞
百年来,学会的种子在齐鲁大地播下,新芽萌发、枝干伸展。陈平表示,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牢建设气象强省的责任担当,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气象支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气象学会为我国气象事业和现代气象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农业大省、海洋大省等优势,进一步深化部省协作,更好地推动气象业务与各领域工作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在会上致辞
百年来,学会积极搭建国内外气象科技交流平台,与世界携手同行。安如利·班扎伊、安德莉亚·弗洛斯曼、丽兹·本特利、竹见哲也在致辞中纷纷称赞中国气象学会为中国和世界的气象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促进学术交流、教育、科普和国际合作,希望未来进一步密切联系、深化合作。
学会百年,气象一新。谈哲敏在 “回顾学会百年历程 展望气象科技发展”的主题报告中表示,接过历史接力棒,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发扬学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强化政治引领,践行科技强国使命;优化会员服务,坚守培育人才初心;完善交流机制,发挥创新驱动效能;加强科普供给,促进全民素质提升;加强智库建设,提高决策服务能力;发挥社团优势,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继续书写学会下一个百年的辉煌篇章。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九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谈哲敏院士作主题报告
会上正式公布了30位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名单,并为部分会士代表颁发证书。现场还发布了《中国气象学会百年史(1924—2024)》、《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百年进展纪念文集》(上下册)和《纪念中国气象学会百年气象科普文集》。穆穆、王会军、张人禾、戴永久、黄建平、朱彤等多位著名气象学家作报告,分享气象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的深刻见解。
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代表证书颁发仪式会议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百年历程展、气象科技现代化展和学术期刊展开展,并举办多个专题论坛。
与会领导参观气象科技现代化展和学术期刊展
此外,11月22日,海峡两岸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发起交流合作倡议,传承百年学术精神,促进深度合作交流。同日,中国气象学会与美国气象学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欧洲气象学会、日本气象学会进行会谈交流,深化传统友谊,进一步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