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阜南县“来一碗”刀削面馆在朋友圈火了。对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或弱势群体,在这家刀削面馆里,只要说上一句“暗语”,即可享受到面馆老板朱保赠送的爱心餐。而这一“暗语”在“来一碗”里已推行了整整15年。

在阜南县“来一碗”刀削面馆尚城一品店,记者采访了朱保和他面馆“暗语”的故事。

想为他人“撑伞”的小老板

朱保今年43岁,是阜南县张寨镇人。在他的记忆中,儿时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就是能吃饱饭。

“跟现在相比,那时候日子真苦。”朱保家中兄弟四人,他是老大,小时候整天就是红芋面、稀饭和咸菜,偶尔能吃顿白面馍加荤菜,兄弟几个能开心好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朱保在国贸附近做的小面馆场景。(资料图)

1998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的朱保没有继续就读,而是来到阜阳一家酒店做起了学徒,边工作边学习厨艺。一年半后,朱保学成出师,凭借在银行贷款的2000多元钱,在如今的国贸商城附近小胡同里,租赁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门面,起名“来一碗”刀削面馆,配上几把桌椅板凳,搭好炉子灶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或许是吃了太多苦,每当有流浪人群经过,朱保总会主动招呼,给递上一碗刀削面。当时消费水平不高,一碗刀削面价格也就在1元至1.5元之间,朱保的小面馆每天都能卖出两三百元,去掉成本开支,一个月也有不错的收入。

暗语“单人套餐”温暖十五年

2000年末,作为家里老大,为了更好照顾家庭,朱保决定返乡创业。他简单收拾后,在阜南县中医院附近摆起了刀削面大排档,干了一年多后,在曹集路开了第一家“来一碗”。

和在阜阳时一样,遇到有困难的群众,朱保依旧会主动招呼进屋,来一碗爱心刀削面。2010年10月,有了点积蓄的朱保决定,将多年的爱心行动转变为企业文化,形成“来一碗”的规章制度,为此,他在面馆外贴了一张启事:如果遇到困难,囊中羞涩,可以进店主动告诉店员,要一份“单人套餐”,吃完后可以直接走人,不必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保的面馆门口张贴的免费用餐启事

张贴启事的第二天,就来了位衣着破旧的老大爷,问门口贴的启事是不是真的?朱保当即安排给大爷上了一份刀削面,大爷半信半疑地吃完后,果真没人向他收费。这下,神秘“暗语”在周边渐渐传播开来,遇到困难的群众,早起晚归的环卫工,都会来店内说上一句暗语——“单人套餐”,便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

虽说是免费供应,但朱保对制作依旧很严格,特意要求使用鸡蛋和面,“首先前来就餐的大多是老年人,鸡蛋和面能让面条更易消化,其次这部分顾客都是比较困难的群体,就想着不仅让他们吃饱,也尽可能保证营养。

力所能及为社会做点贡献

如今,朱保的面馆在阜南扩增到4家,但他的初心不改,受困群众到任意一家店里,都可以凭“暗语”来上一碗爱心刀削面。

最让朱保难忘的是,一位经常来吃爱心餐的拾荒老人,在照例来吃面时,随身携带了一个蛇皮口袋。饭后,老人专门找到店伙计,将蛇皮口袋打开,呼啦啦将一袋大米倒在桌子上,“俺没啥办法感谢,这点米就当一点心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阜南蓝天救援队在郑州救援(图中右一为朱保)

2016年,朱保加入了阜南蓝天救援队。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暴雨灾害,朱保和队友一起参与了为期10天的救援行动,转移和安置了超过500名受灾群众,运送了7吨紧急救援物资。他还在灾区设立了一个临时“爱心面馆”,为救援队员和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食物,并在救援行动中,累计捐赠了价值超过5万元的物资。

朱保估算,从2010年店里推行暗语赠面,至今15年,前来享受爱心餐的群众陆陆续续有八九千人次,不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吃爱心餐的群众也相对减少了不少。

“一碗面值不了几个钱,但能为社会做点小贡献,就感觉很值得。”朱保说,只要面馆经营一天,“暗语”就会持续下去。

来源:文明阜阳

微信最新改版

他们说找不到小南姐了

所以……

快为“小南姐”加星标

这样大家就能第一时间

接收到我们的推送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