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薪火相传,一甲子风华正茂。2025年11月22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迎来60华诞,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外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忆往昔,广外因外而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厚。1965年因应国家外交事业发展需要,广州外国语学院扎根南粤。1980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应运而生。1995年两所学校强强联合,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外。六十年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基因和文化底蕴,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展现广外担当,贡献广外力量。
看今朝,广外因外而兴,踔厉奋发,勇立潮头。学校始终秉承“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精神,大力弘扬“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价值观,积极涵养“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学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0余万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在服务对外工作大局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广外所能”,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充分发挥国际化办学特色优势,自觉担当涉外人才培养的引领者、服务对外开放战略的贡献者、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
向未来,广外因外而强,奋楫扬帆,卓越远航。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矢志追求卓越,奋力争创一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主阵地和区域国别学、全球治理、涉外法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与人工智能等学科建设新高地,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强国建设,广外何为”的答卷中续写光荣与梦想。
礼赞致敬六秩荣光,携手共谱未来华章。学校将以“六秩荣光、再谱华章”为主题,举办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我们诚挚邀请各级领导、四海校友、中外宾朋齐聚广外,畅叙情谊,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4年11月23日
一
校庆主题阐释
“六秩荣光,再谱华章”——“六秩荣光”回顾总结广外建校60年来的光辉历史、创造的辉煌业绩,六十年栉风沐雨,一甲子桃李芬芳,突显广外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再谱华章”展望广外的美好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接续奋斗、争创一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再创辉煌、共谱华章。校庆主题共8个字,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二
校庆标识阐释
校庆标识图片
1.校庆标识命名为“拥抱未来”。
2.标识基础造型来源于广外标志性建筑白云山校区新校门(正门),作品以“开放包容,拥抱未来”为设计理念,体现广外“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精神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作品巧妙融入数字60的元素于新校门左右两侧,代表广外60年的办学历史和深厚底蕴。作品造型呈半弧形、大气开阔,体现学校开放包容的胸怀与拥抱未来的姿态,寓意广外奋进新征程、践行新担当。在整体造型和意蕴上,历史与未来交织、传统与现代交融,将校庆主题进行了精准的意象化表达。
3.标识中间部分巧妙嵌入代表人才培养成就的学位帽元素,体现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突显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方面的突出成效,蕴含广外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的寓意。
4. 色彩上采用中国红,寓意着广外传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初心铸魂育人,同时体现广外师生校友以艳阳般热情迎接建校60周年。
三
校庆吉祥物解释
校庆吉祥物图片
1.校庆吉祥物命名为“云宝”。
2.吉祥物的灵感来源于“白云”为原型的拟人化卡通形象。一方面,“云”代表广外白云山校区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寓意美好的祥云;另一方面,“云”又有“说”的意思,体现广外在外语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优势,以及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承担的重要使命。
3.在形态设计方面,云宝的整体造型圆润,表情机灵俏皮,动作呆萌可爱。它戴着一副无线耳麦,象征着广外注重跨文化学习的实践,又象征着浩瀚知识的汲取,耳麦上的地球图案还象征着放眼全球、联通世界的广外国际化办学特色。云宝胸前的广外60周年校庆标识图案,具有强烈的辨识度。该设计简洁大方,动态丰富,具亲和力。
4.在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采用柔和的米黄和纯净的浅蓝,象征着包容、智慧与科技感。同时搭配红色,营造热烈和喜庆的校庆氛围。
亲爱的广外
即将迎来她60岁的生日
广外的每一份子都为她
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近六十载光阴流转
满纸情意跃然笔端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
唯愿道出心底最真切的祝福:
“我最亲爱的广外,生日快乐!”
本文内容转载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