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连吃饭都变成了“比速度”的竞技场,很多人一顿饭扒两口、三五分钟就解决了。然而细嚼慢咽其实对健康至关重要,匆匆忙忙地“吃播”式进食,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快速进食时,血糖会处于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状态,这就容易增加胰腺(负责调控血糖)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项涵盖197825人的大型队列研究,调查了进食速度以及其他饮食习惯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非快速进食者相比,快速进食者患糖尿病较高。即使校正多种影响因素后,同样也发现吃太快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吃饭太快还会导致大脑无法及时反应,发出“吃饱了”的信号,从而使人吃太多,体内脂肪堆积,最终导致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发现,用餐时间小于5分钟的次数越高,发生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风险也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表在期刊《营养素》的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相比吃饭速度慢的人,吃饭速度快的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概率高出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大小),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盐摄入量都远远高于这个健康标准的。

长期吃太咸,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一系列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吃过热的食物或饮料,容易对口腔、食管和胃造成损伤,久而久之增加癌症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超过65°C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餐吃不完,不少人会习惯留到下一餐吃,但剩饭剩菜在反复加热中会导致营养流失,甚至会生成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增加胃癌、食道癌等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富含叶绿素的蔬菜,不建议隔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在用餐时会边玩手机、边看电视,这会延长进食时间,导致不专注于食物本身,一不留神就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饭不仅仅是为了饱腹,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促进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要素,如何吃得健康,关键看这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最好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30分钟左右。

一口食物要尽量咀嚼20-30次,这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帮助我们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感信号。

同时慢慢吃可以有效减少总进食量,有助于控制体重。此外,进食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边吃边看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吃饭时,可以想象成是对婴儿喂食,先把烫食吹一吹或晾一晾,温度降低一点后再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饭时应做到食物多样化,每天都要摄入蔬菜、水果、蛋白质、粗粮和健康脂肪等。

平时尽量少吃高油高盐的外卖,自己烹饪时控制用油和用盐量,用香料或其他天然调味品来增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完饭不宜躺下,否则容易引发胃酸反流。饭后30分钟后可以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胃肠道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食饱腹感强,如果先吃肉,你很可能就吃不下蔬菜了,这样就容易缺乏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

而“先素-后荤-再主食”的吃法,不仅能够避免上述问题,还有利于降低血糖,对体重、腰围和血脂都有健康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吃饭不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吃饭速度和习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影响我们的代谢、消化和体重管理。通过慢慢吃饭、平衡营养、调整吃饭顺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提升健康质量。

参考资料:

[1]Kudo, A., Asahi, K., Satoh, H. et al. Fast eating is a strong risk factor for new-onset diabetes among the Japanese general population. Sci Rep 9, 821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