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里的“容”,指的就是女人会为让她开心的男人而精心打扮。显然,在一个男权的社会里,女人通常需要打扮自己,通过自己的美貌,来引起男人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尤其是底层女性,要吃青春饭的原因。因为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她们很可能一生最具价值事物就是她们青春的身体,所以她们会拼命打扮自己,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那在这个世界上,有没什么什么地方,是需要男性打扮起来去取悦女性的呢?很多熟悉古装小黄文的读者一定会想起武则天时代的张氏兄弟等等,而熟悉流行文化的读者则有可能想起起源于韩国的花美男潮流。但是总的来说,武则天时代的唐朝和现代的韩国,主流文化依然是以男权为主,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并没有整体形成普遍为社会所接受男性为了取悦女性而改变自己的文化。
当然,有人会说国内不是有很多舔狗嘛,总的来说,舔狗是一种以出卖自己的人格获得交配权的一种策略,并且为主流社会所鄙视,因此并不能算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
那么到底有没有男性为了取悦女性而产生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的地方呢?答案是有的。
最典型的是非洲的图阿雷格人,这个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女权社会,根据图阿雷格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名叫希娜纳的女王。有一次,女王在女仆塔卡玛特和一些男奴的陪伴下,前往撒哈拉沙漠里的某个地方。但是在途中,她们的粮食和水用光了,饥饿和干渴袭来,很快就将夺去她们的生命。忠诚的女仆塔卡玛特为了挽救女王,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终于,塔卡玛特在一个蚁穴找到了粮食。女王和随从们得救了,她们继续前进。
最后,女王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女王和女仆与当地人结婚,女王生下了一个女儿,女仆生下了两个女儿。正是这三个女孩繁衍了第一代图阿雷格人。据说,女王将死时,要人给她挖好墓穴,然后她穿好衣服,戴上首饰,跳了进去。1925年的时候,一支美国的考古队根据传说找到了坟墓,并进行发掘,竟然真的发现了一具完好的女性尸骸以及很多随葬品。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民族人们熟悉的北非民族完全不一样,在这个民族里,男性是需要戴面纱的,而女性不用。面纱对于图阿雷格男人而言,和对其它民族的女人而言是差不多的。面纱被揭起的话,对图阿雷格男人自己来说是莫大的羞耻,对揭面纱的人来说,通常则意味着死亡。
这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掌握这种文字的一般只是女图阿雷格人,很多图阿雷格的文艺作品都出自她们之手,和中国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差不多,男图阿雷格人不能学习文化,而要打猎放牧,还得作战抢劫。属于典型的工蜂了。
比起图阿雷格人来,古代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则更有意思了。如果说图阿雷格人是一个母系氏族的沿续的话,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东南亚则是母系氏族和中世纪男权国家的一个混合体,具体来说,就是在女性统治的国家,汲取了一些男权国家压迫女性的理论,反过来用到了男性之上。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5-18世纪马来半岛上的北大年苏丹国。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长达67年的女主当政时期(1584-1651),这就是连续四位女君主统治的Sri Wangsa王朝,在长达67的时间里,著名的“绿女王”Ratu Hijau(1584-1616)、“蓝女王”Ratu Biru(1616-1624)、“紫女王”Ratu Ungu(1624-1635)三姐妹以及Ratu Ungu的女儿“黄女王”Ratu Kuning(1635-1651)这四们女王依次在这个国家施行了统治,这充分说明了在这些国家的文化里面,女性的地位之高。
在女性经济政治地位更高的情况下,男性取悦女性的文化自然也就会发展起来。就像现在的牛郎店一样,每个男性都会尽可能折腾自己以获取女性的注目。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缅铃”,这个东西有大有小,大的类似于现在的情趣玩具,小的则可以镶嵌在男性特征之上,起到类似说颗粒套套的作用。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旅行家记载了他在东南亚的见闻:
“在这个城市有好几家出售荒诞物品的商店,在这些商店只有女人卖这种我们称之为铃铛的东西,因为他们会发出像铃一样的响声。这些铃由金、银或铜制成,形状大小如坚果。男人在娶妻之前都要到卖铃铛的女人那里去做入珠手术,否则婚姻将会破裂。手术时,在皮肤和肌肉间放进12个铃铛,数量根据喜好而定。缝合切口,数天后愈合。做过这种手术的男性可以满足女性的需求,因为这些手术后膨大的部位能使女性获得极大的满足。部分人还延展了它的用途,当他们走路时就会听到两腿间的铃声”
同期的中国人则详细的记述了东南亚人是怎样施行这样的手术的,大致就是男子在20岁要举行成年礼,要把包皮切个口,把十几颗锡珠放进包皮里面,等伤口愈合之后才能出门行走。
“男子年二十余岁,则将茎物周回之皮,如韭菜样细刀挑开。嵌入锡珠十数颗皮内,用药封护,待疮口好,才出行走。其状累累如葡萄一般。自有一等人开铺,专与人嵌焊珠,以为艺业。如国王或大头目或富人,则以金为虚珠,内安砂子一粒,嵌之行走,玎玎有声,乃以为美。不嵌珠之男子为下等人,此最为可怪之事。”
不仅在东南亚,这个风俗也传播到了中国,在17世纪初的云南,缅铃的使用颇为盛行。明代学者沈德符曾记载,一位被处决的罪犯岳凤,他的“阳道”上竟然嵌有数颗“缅铃”,结果竟然行刑之后,这玩意还被割下来,被人高价买过去了。属实让人惊叹。
不仅如此,对于那个时候的东南亚男子来说,老婆出轨是家常便饭,如果老婆出轨的是中国人,还会觉得高兴,表示是因为自己老婆漂亮,所以才被中国人喜欢。
“若有妻与我中国人通好者,则置酒饭同饮坐寝,其夫恬不为怪,乃曰:“我妻美,为中国人喜爱。”
这一点和现在一些中国牛头人喜欢找外国人的心理可能差不多。
由此可见,一种社会风尚的形成,是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内的,很可能,某些人一生都奉为真理的一些习惯和道德,可能换到另一个民族,就会变得非常可笑。
赞同请转发,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