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癌症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从体检查出有问题到离开人世,也许短短几个月时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没了。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把命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如果是你的亲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去治?

推荐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人通过他家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迪,可以减少一些家庭的悲剧故事上演。内容不一定都有科学依据,仅供参考。毕竟,在癌症面前,谁也不能为谁划线。

作者:风云

来源:锋云视野(ID:Qq83518888)

时间:2016年

我父亲身体原本很好,但由于我们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都离开了家,老家的水电煤当时都不是很通畅,所以很多体力活儿要他亲自来干,导致身体也有了些小毛病。

2003年6月,父亲感觉嗓子不太舒服,刚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过去的老毛病又犯了,可是吃了药,过了几个月,还是没见好,母亲急了,拉着父亲到老家的人民医院一查,说是声带有肿物。由于我弟弟在北京工作,所以,我们家的第一选择,是到北京的大医院去看。父亲11月26日到北京解放军306医院一查,确诊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当时全家都有点懵,父亲那时才五十多岁,母亲的情绪基本失控,每日以泪洗面。我立刻从深圳飞到北京。在去之前,我也请朋友帮忙联系了北京的著名专家,到北京后就带着父亲去大医院看。
医生的态度比较客观,但说话没有多少温度,就是说,你是熟人介绍来的,可以不排队给你看,但给出的治疗方式是手术。父亲也感觉那些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一般,心里没底,尤其是在陪父亲做了喉镜以后,父亲的病痛让我感同身受,对医生的感觉我和父亲也是一样的,所以心里没底。

于是,我们没有选择继续在北京治疗,一周之后,拿到化验报告,我和父母飞往深圳,决定到深圳治疗。

这里要非常感深圳人民医院当时耳鼻喉科的主任刘明。经朋友介绍,我们找到了刘主任,这时,医生的关怀与病情的医治这两者的关系就体现出来了。对于病情,刘主任看了化验报告后基本清楚,但他更在意的是病人本身。在见到父亲之前,刘主任也向我了解了父亲的情况。父亲之前做过企业,后来主攻文学创作,人也很乐观。

刘主任第一次见到父亲,两个人聊了很长时间,主要的内容是讨论医治方案与生命质量的选择,父亲的意思很明确,生命质量排在首位,如果采取手术,那意味着要失声,永远不能说话了,他不愿意接受那样的生活。刘主任对父亲的态度也很赞赏,觉得他是可以乐观面对生命的人。

当天回到家里,父亲跟我说,哪里也不去了,就让刘主任看,这个人他信得过。实际上,在后来的治疗过程中,刘主任并没有亲自参与,但就是前面这些关于生命质量的讨论,让父亲感觉很踏实。

我们选择了最保守的放疗方案,我每天陪父亲去人民医院,坚持了大约3个月,配合一些药物和雾化治疗。其间,父亲每天清晨五点前起床,做一趟宇宙操(弟弟的一位台湾朋友知道父亲患了癌症,特意送来一本《宇宙健康法》,是日本作家鲛岛纯子在医家庄淑旌博士指导下写的一本防癌抗癌的养生智慧,其中有抗癌宇宙操),喝一杯开水,喝一碗牛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多么明智,在治疗中,父亲基本上没有什么痛苦,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病情也没有再复发。过年,我们一家人还会去卡拉OK,父亲也会唱上两首。
这件事儿让我对处理亲人的病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分配到北京工作。我三姑,也是父亲最小的姐姐,得病了。因为我表哥能量比较大,又特别孝顺,所以找到了北京301医院最好的医生,医疗费用也不受限制。但最终,应该不到一年时间吧,三姑还是走了,而且在治疗期间,三姑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化疗、各种管子,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了。
和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病人本身无法做出选择,据父亲讲,三姑几次都想放弃治疗,可最终儿女们都希望医生能尽力留住生命。中国式的伦理和生命质量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即使现在,也是大多数家庭迈不过去的。

父亲这次医治的成功有几个关键,一是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乐观、坚强,这些是医治效果的大前提。第二是遇到了一位有水平的好医生,刘明主任对病情与生命质量的解读,让父亲能够平和地接受并得到科学地医治。第三是全家人的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和互相温暖,其实是一家人靠在一起对抗病魔。

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经历,父亲第二次遇到病情时,我们才能够再次做出正确的抉择。

今年过年期间,父母亲和弟弟一家在上海,有一天父亲感觉手臂有中风的感觉,因为年龄确实也大了,今年已经70出头了。虽然后来又没事了,但第二天弟弟还是带父亲到医院去做了检查。结果一查,医院就让父亲立刻住院。再一查,医院给出了非常不乐观的结果:颈部血管重度阻塞,还怀疑有肺癌。

我立刻飞到上海,我们一家人再次面对病魔。
这一次,我还是联系了一位上海著名的专家。带着父亲的片子找了专家后,专家的建议是做一个PATCT,先确诊是否是肺癌,最终的确诊需要穿刺。手术对人是绝对的损伤,即便只是穿刺,其痛苦程度也足以让人伤到元气。
在上海,弟弟带着父亲看了好几家医院,上海的三甲医院比较多,但在看病期间,父亲也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凶险。他跟我讲,有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见到父亲就提出要开刀,语气也很直接。父亲觉得那样的医生太不像话了。又换了家医院,医院同样提出了手术的方案。

这里又要感谢一个人,是父亲每天在公园里散步时结识的新朋友,一位上海卫生系统退休的老领导。他听说父亲的病情后,非常关心,而且提出了关键的意见。

他说,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癌症,如果年龄大的人去检查,可能几率更大。但癌症有好多种,其中,有一些癌症是和身体共生的,发展非常缓慢,比如父亲的怀疑肺癌,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相关的检查,所以它在身体里有多长时间了,不知道,下一步会发展得多快,不知道,很可能它早就是那样,对身体也许根本就没有危害呢?

这一提醒,父亲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一件事,他那时在林场工作,得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肺病,用尽各种方法都治不好,后来是一位当地的名医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法:用一根很粗的勾针,把一截羊肠埋到了他的胸口,还说,如果这个法子治不好,那就没办法了。父亲的病就这么神奇地治好了。现在医院所说的怀疑肺癌,说不定就是当时留下的。

不过,这次父亲面临的,不仅仅是怀疑肺癌,还有颈部血管的重度阻塞,血压一度达到170度。

慎重起见,我电话咨询了一位好友,也是深圳著名的心血管专家,我没有像平时一样就病情来问,而是问他,如果你的父亲是这样的情况,你如何处理?

他的回答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他父亲八十多岁,也得过大病,到医院的时候,他跟几个兄弟姐妹都说好了,最多输点葡萄糖,什么CT一类的深度检查一律不做。为什么,检查是为了确诊,可如果确诊是癌,又怎样选择,手术吗、恐怕进了医院不一定能出得来。如果不选择手术,确诊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大家都当没有这事儿,就当感冒发炎治一下,病人本身的心理也不会失守,吃好喝好,多过几天舒心日子比什么都强。

再说回颈部血管的重度阻塞,他说,这样的手术,连他这样的资深专家都不敢接,失败率太高了,颈部血管又直又粗,本身是不容易阻塞的,可一旦阻塞,治疗就比较麻烦,一是手术时间容易诱发大脑供血不足,二是疏通后,小血板残片容易进入脑部的毛细血管中,任何一个毛细血管的阻塞又会引发往偏瘫等并发症,只要上了手术台,能健康下来的几率就不高了。

综合几种情况,全家一致做出的选择是,不再继续住院进行更多的检查或者治疗,而是把治疗放回到生活本身。一是从食材入手,父亲多吃一些利于血管疏通的菜、水果等,二是注意不要再搬重物,抱孙子,整体放缓节奏,比如看到红绿灯转换不再快抢几步,看到电梯快合上了不去追,稳稳当当地,避免诱发突然的缺血。三是天天在家了观察血压,不再进行强度的创作。

因为有了十几年前的经验,母亲这次的表现也非常镇定,在上海住院时,我陪着二老聊了几整天的天,他们非常开心,同室的病友也觉得我们家和谐温暖。

今年9月,父母回到了老家,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血压已经神奇地恢复了正常,父亲的剧本签了约,家里的拆迁补偿新房也分到了,我在和父母视频的时候感觉,他们比年初的时候精神好多了。父亲说,可能也有水土的原因,还是在老家呆着舒服。

这次的关键是找到了科学的依据,那位上海卫生界的老领导给父亲的讲解非常在理,也很容易懂,因为了解,所以免于恐惧,从而能有最从容的解决方案。

记得父亲第一次有一只眼睛看不清时,心情有些灰暗,我带他到深圳眼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非常顺利,医院条件又好,他和母亲是快快乐乐在医院度过的。一个多月前,父亲又在老家做了另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由于对整个过程已经非常了解了,故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一次小手术,甚至不需要任何一个外人来照顾。

这几次手术治疗,包括十几年前的,总共费用都很少,我们一家人在时间、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受到太多的困扰。我们和中国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是经受不起大灾的折磨的。如果能够提前了解,我想,大多数人是有这个可能找出更好的方式来对待亲人的病痛的。

以上所述,仅作参考。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幸福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