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一个人的长寿潜力,专家总结了几个年龄段的长寿“硬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关乎生理健康,也涉及心理健康和生活习惯。专家提醒,平时可以自测“长寿素质”是否达标,并加强身体锻炼,弥补相关短板。

根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8.6岁。为了更科学地评估一个人的长寿潜力,专家总结了几个年龄段的长寿“硬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关乎生理健康,也涉及心理健康和生活习惯。

机体摄取氧气的能力可反映心肺功能的强弱,平衡力可了解神经与肌肉的合拍度,肌肉耐力则是一个人抵抗疲劳的关键……专家表示,这些硬指标堪称一个人的“长寿素质”。

20岁:短跑试心肺

在3—5分钟内,男性如能完成1000米跑、女性完成800米跑,代表即使在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心、肺的摄氧能力仍可满足机体需求;在1分钟内,男性至少完成41次仰卧起坐,女性完成33次,表明腰腹肌肉力量和持续工作能力强,可降低各种损伤的出现。

专家建议,20岁人群应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并配合30分钟力量训练,可进行适量负重,比如2公斤哑铃,在增强心肺的基础上提升肌肉力量。

30岁:平板支撑测肌骨

30岁身体机能开始逐渐下降,新陈代谢变慢、肌肉流失、骨骼变“脆”等,但速度较缓慢,比如基础代谢率每年下降约0.5%、肌肉每年下降1%—2%、骨量以每年0.5%—1%的速度流失。如果一次性能坚持45秒平板支撑,或在9分钟内跑完1600米,表明“身体还不错”。

专家建议,可采取高强度间歇的形式进行简单运动,比如快走、爬楼梯、跳绳3分钟,将心率提升至较高水平后,休息1分钟,待心率降低后,再运动3分钟。

40岁:眼手试验看反应

40—50岁,机体常会迎来第一次断崖式衰老,不仅肌肉、骨量流失加速,神经细胞数量也开始以1万/天的速度递减,平均每10年大脑容量减少5%。

一个人拿着尺子(零刻度朝下),垂直于地面后突然松手,被测者去抓尺子,如果抓住的刻度在5厘米左右,说明反应较快;超过20厘米则反应比较迟钝。

专家建议,使用非惯用手、每天脑中预演一整天的行程、学习新知识、处理复杂任务带来的挑战,有助大脑进行自我完善。

50岁:手捏小球估衰老

50—60岁,女性雌激素急速下降,男性睾酮水平较峰值下降20%—30%,造成代谢水平下降、肌肉量减少,尤其是握力。手握一个有弹力的小球,手指发力把球捏到严重变形,待小球还原后算1次,左右手均能连续进行20次算合格。

有研究发现,相比握力,50岁以上人群的单腿站立时间受衰老的影响更大,可看作一项长寿预测指标。一只脚踩在平整的地面上,抬起另一只脚,开始计时,看自己能坚持多少秒。成年女性闭眼单腿站立时应当超过12秒,成年男性超过13秒,时间越长代表身体越年轻。如果不是闭眼进行,单腿站立30秒也是合格水平。

60岁:坐下起立练平衡

60岁后,每10年平衡能力会下降16%甚至更多,未来跌倒风险会大大增加。下肢力量是预测摔倒的指数,也是衡量平衡力的指标,可通过“30秒坐起试验”自测。

坐在高度40厘米左右、稳定的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双手交叉于胸前;起身至完全站立,然后恢复到完全坐姿状态算一次,记录30秒内的完成次数。如能做到15次以上,代表下肢力量良好。

专家建议,60岁以上人群需“浅蹲”,比如适量进行上下楼梯、在椅子上站起坐下等日常动作。

70岁:干扰试验评认知

70岁后机体逐渐进入不稳态,认知功能会严重衰退。评估认知功能的强弱,可让老年人先记3个词语,比如皮球、国旗、树木,然后要求他们画一个完整表盘、数字,并画出指定时间的时针、分针位置,完成这项干扰测试后,让其复述此前的3个词语。如果无法完全复述,代表认知功能衰退。

专家建议,老年人可通过简单的娱乐项目训练认知,比如数独、填字游戏、下象棋等;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提高大脑供氧、维持肌力。

来源 | 生命时报

编辑 |李雪

责编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