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地处北京市东三环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里,有一场“盛事”。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在这里拉开帷幕。
这场盛会可以说是活力满满、热气腾腾。3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演员、150多位乡村工匠、200多种乡村非遗以及500多个农遗良品在展演季上集中呈现。
别的不说,一走进主展厅,你就能看到一卷22米长的《锦绣台江》,这是一幅苗绣,由百余位绣娘历时近一年半绣制而成,生动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可以说是一幅苗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展会上不仅有苗绣长卷,还有起源于南宋的甲路纸伞,除了令人惊叹的各种非遗技艺,去了展会的观众还可以体验画糖画、编竹篮、拓印等活动,主打一个惊叹式观展、沉浸式体验,保证个个都竖大拇指。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也参观了展区并参加乡村非遗体验,强调要坚持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他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有研究表明,我国七成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于农村。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乡村非遗,对赓续农业文明根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等有关单位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坚持农民主角、农民主线、农村主场,组织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活动,就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出的具体部署。
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这魂要如何才能铸好,怎样才算是“铸”好?
首先是要把“根”留住。厚土新枝,老树新芽,其关键是要有这个“根”在。
早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积极主导修复隆兴寺,保护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名碑。在厦门工作期间,鼓浪屿上的八卦楼年久失修,十几户人家寄居其中,习近平拍板修缮,挽救了这座老建筑。一直到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他欣然作出批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民族文化的标识,蕴含着我们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如果这个“根”没有守好,那修再多的仿古建筑,搞再多的“传承活动”,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当然,这个保护一定不是将我们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藏到大铁箱子里上一把重锁,而一定是“活化利用”。精美的苗绣要通过发达的电商通向全国各地,甚至是漂洋过海;古村落、古民居一定要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一起来,与民宿、研学、康养等新业态结合起来,有了“人气”,才有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费时耗工的甲路纸伞、技法超群的苏绣也不妨与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展现东方美学的现代诗意。
这些活化利用,在近些年的乡村文化振兴中,能寻得不少成功案例,在此次的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上也能窥得一二。与其说这是文化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文化中的勃兴。真正的文化瑰宝,永远是时代的精华,它们是时间的朋友,不惧老去。
根深才能叶茂。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和呈现形式的过程,就是让乡村文化之根广繁枝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艺术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结合。
先说艺术性。
中国的传统乡村本就有厚重的美学基础,时至今日,无论是居住其中的农民群众,还是频频到访的城市居民,都对乡村之美有了更高的要求。“太土”“太粗糙”“太不方便”,肯定谁都不答应。
所以要把艺术引入乡村,鼓励引导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专家学者参与和带动当地文化建设,打造一批艺术村、写生村,拓展乡村多元价值。
再说群众性。
乡村可以有大舞台,但乡村本身绝不是个大舞台,不是供人看的,更不是供城里人拍照打卡的背景板。它是5亿多农民群众的居所,是无数人过年一定要奔赴的家园。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精神空间,才是乡村文化振兴主观上的根本目的。
所以,在乡村什么样的文化活动能“火”起来?那得全看农民喜欢。贵州台江的村BA、榕江的村超,浙江余东的农民画,都是当地农民群众自发选择的,什么活动农民群众打心眼里觉得乐呵、过瘾、够劲儿,什么活动才能真正促成乡村的文化振兴。
这就要坚持农民文化农民办,鼓励基层自主举办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村字号”文体活动,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加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的“大地流彩”系列活动的理念就挺好,组织了村跑、村舞、村厨、村BA等近百项乡土特色浓郁、农民喜闻乐见的“村字号”活动,坚持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关注聚焦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你说,让农民既得乐呵又能增收的活动,农民能不喜欢吗?有了精气神,又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乡村文化能不振兴吗?这魂也就铸得好,铸得牢。
最后要悄悄提醒一句,这次的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面向城乡居民免费开放。距离11月25日展演季结束还有一两天的“窗口期”,如果距离合适,不妨前来一观,共襄“大地流彩”乡村文化嘉年华。
【版权声明】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长虹卧波”。
监制: 侯馨远 编辑:吕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