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时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支持江西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亮,江西省成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部省恳谈会等联动工作协调机制,守护传承中华瑰宝陶瓷文化,创新赋能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打造对外交融互鉴新平台,努力推动“千年瓷都”发展蓝图成为美好现实。

◇以御窑遗址申遗为龙头,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景德镇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修旧如旧,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国家工业遗产数量跻身全国前三。

◇“景德镇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聚焦年轻人需求,让老厂区焕发年轻态。‘千年瓷都’仿佛一棵根植于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老树,不断发出新芽。”

◇2023年,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11.16%,成为景德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部省份,景德镇这座小城的人口却在过去十年里呈净流入趋势。目前,在景德镇创新创业的“景漂”达6万多人,高峰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洋景漂”有5000多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兴文 黄浩然

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泥与火的交融,创造出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艺术,江西景德镇因瓷而生名扬四海,以瓷为媒远播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作出的重要指示饱含深厚文化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时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支持江西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出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规划(2019-2035)》《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等文件,明确113项重点任务,获批70多项国家示范试点,累计实施238个重点项目……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亮,江西省成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部省恳谈会等联动工作协调机制,守护传承中华瑰宝陶瓷文化,创新赋能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打造对外交融互鉴新平台,努力推动“千年瓷都”发展蓝图成为美好现实。

今天的景德镇,以新风貌新气象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鸟瞰(资料照片) 摄影 / 本刊

因“瓷”相传

守护千年陶瓷文化

“孙公一脉传四代,窑火千年兴世家。”走进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可以看到孙公窑前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廊下,57岁的江西省级青花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孙立新神情专注,寥寥数笔,便在泥坯上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

孙立新一家四代制瓷。13岁随父亲学艺,40多年与瓷为伴,他始终抱着一个朴素想法:“像保护生命一样守护传统技艺。”如今,16岁的女儿孙艺桓接过他的画笔,学习陶瓷技艺。

千年窑火从未熄灭,陶瓷文化从未中断。陶瓷文化,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例证之一,传递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底气。

近年来,景德镇不遗余力传承发扬陶瓷文化,获批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遍布景德镇的老窑址、老街巷被精心修葺,5.8万家手工制瓷作坊得到多方呵护,无声传承着中华陶瓷文化。

修旧如旧,活态展示千年遗迹——

今年仲夏,陶阳里人头攒动,陶瓷考古学家、手工匠人们齐聚一堂,观看徐家窑复烧点火。始建于明末的徐家窑,是景德镇一处年代古老、保存完整的柴窑,也是陶瓷文化薪火相传的象征。

“这里的柱子、石墩和15万块窑砖,都按照当年的风貌重建。”参与徐家窑修复的景德镇陶瓷烧炼非遗传承人余喜来告诉记者。

复烧,是对历史的复原,更是对传统的致敬。历经千年,景德镇遗留下的老窑址、古巷弄、旧宅邸,勾勒出城市的历史轮廓和瓷业肌理。从御窑厂遗址单一遗址,到景德镇系列窑址,再到景德镇瓷业文化景观,保护修复整体思路日益清晰——修旧如旧,让遗址说话,活态展示历史文化风貌。

景德镇划定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13.1公顷为重点保护区,将其列为“一号工程”开展抢救式保护修缮。以御窑遗址申遗为龙头,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景德镇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修旧如旧,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国家工业遗产数量跻身全国前三。

如今,景德镇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力争202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向世人展现“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时代风貌、世界价值。

保护文物,创新呈现千年遗存——

步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与卡通文物IP“碎碎鸭”合影,到博物馆“星空穹顶”下打卡……多元化内涵陈设、数字化灵活呈现,令游客流连忘返。

“让文物活起来、讲故事,可以使游客沉浸式体验景德镇的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过去40年考古挖掘出的4000万片碎瓷片为基础,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运用科技手段修复破碎瓷器,解析其中蕴藏的古代陶瓷文明起源、发展和变迁。

2024年上半年,景德镇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324万人次,同比增长31.7%。景德镇趁势打造“千馆之城”,对遍布全城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进行系统梳理、精心打造,“千馆之城”正成为景德镇新的文化标识。

呵护匠心,千年技艺继承发扬——

泥随手转、抟泥成器,飞旋的转盘上,国家级技能大师占绍林用双手勾勒出梅瓶的婀娜线条。

身为“70后”,占绍林30多年钻研拉坯这一道工序,累计培养出5000多名技术人才,其中不乏“90后”“00后”。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手工制瓷拉坯工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继有人,陶瓷文化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传承技艺,守护根脉。近年来,景德镇着力建设陶瓷文化生态实验区,创新推出非遗传承人团体评审试点,创新推出非遗传承人团体认定制度,建设起陶瓷工匠梯队。据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统计,景德镇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3248人,是全国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最多的地市。

千年景德镇,精华在工匠。景德镇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0余万,接近城区人口的1/4。为继承发扬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建设“名坊园”,吸引129家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生产性保护企业入驻,一批优秀陶瓷技艺得以集中传承、集中提升、集中展示。

秉持千年匠心,延续千年文脉。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景德镇推动陶瓷文化“活起来”“潮起来”“亮起来”,悉心守护着城市的根与魂。

在 2023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都工匠技艺展示馆,一名“瓷都工匠”在展 示捏雕技艺(2023 年 10 月 18 日摄) 周密摄 / 本刊

由“瓷”而兴

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景德镇陶瓷有着世所瞩目的昔日辉煌,也曾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迷茫。20世纪90年代,一度生产了全国一半的日用瓷和80%出口瓷的景德镇,原十大国营瓷厂破产倒闭,20多万陶瓷匠人散落各处。

“90后”吕雅婷的父亲在那时下岗,创办起小作坊,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十年前,在英国、新加坡学习了4年国际贸易专业的她,回到家乡继承父业,帮助企业转型。

吕雅婷引进自动精雕机、喷砂机,企业生产效率提高6倍;与国内一线设计公司合作开发的转转杯、陀螺杯等新式瓷杯,一经问世就“火”上热搜。2023年,景德镇富玉陶瓷有限公司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跃居景德镇日用瓷前列。

“产品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发展能级。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上市。”吕雅婷说。

吕雅婷的创新故事,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向“质”发力、向“新”而行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景德镇推动陶瓷产业全方位创新发展,加大先进陶瓷研发投入,加快陶瓷产业数字化布局,助推陶瓷文化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陶瓷业态不断丰富。2023年,景德镇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三年翻番。

鼓励创新创业,打开陶瓷创意新玩法。每逢周末安排创意集,每季度推出陶然集,上下半年举办春秋大集……瓷杯、瓷饰、瓷摆件琳琅满目,来自全球的年轻创客在各类集市上畅聊陶艺技术,浓厚的氛围感让他们的每一次落笔绘画、每一次设计构思都充满了温度。

景德镇依托老厂区、老窑址等工业遗产,改造升级打造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吸引聚集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推动传统陶瓷产业加速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助力创新创业。

目前,已有超2.5万人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登记为新创客,带动上下游10万人就业。这些新创客中,超四成是“80后”,超五成是“90后”,超过半数来自省外乃至国外。

“景德镇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聚焦年轻人需求,让老厂区焕发年轻态。‘千年瓷都’仿佛一棵根植于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老树,不断发出新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刘子力说。

“科技+陶瓷”,挺进陶瓷产业新赛道。联手广东工业设计城打造景德镇设计人才“飞地”,举办全球陶瓷设计大奖赛……江西鼓励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与陶瓷产业“嫁接”,挺进产业竞争新赛道。

新创意与新科技给陶瓷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让每层材料精确至0.2mm;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搭上“智造快车”。

近年来,景德镇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外脑”入驻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成立景德镇先进陶瓷研究所,让陶瓷新材料植入航空航天、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培育出江西兴勤电子有限公司等细分领域行业冠军,生产的NTC热敏电阻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2023年,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11.16%,成为景德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景德镇正全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发展样板区,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买全球、卖全球”,构建陶瓷出海新通道。2024年10月,第21届景德镇陶瓷国际博览会如约而至,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陶瓷企业参展。

自2004年首次创办以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交易平台,助推日用瓷、艺术瓷等产品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为重现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辉煌,景德镇引进外资企业打造跨境电商销售平台,相继在全球17个国家建立25个海外仓;在阿联酋迪拜等全球20多个城市,布局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年均出口呈翻倍增长,2023年出口总额突破10亿元。

依靠单一手工业走过千年的景德镇,创新热潮涌动。作为最早的全球化商品,景德镇陶瓷再次为中国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陶瓷 3D 打印体验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在用 3D 打印技术制 作陶瓷花瓶(资料照片) 万象摄

以“瓷”为媒

对话世界文明交融

窗外,包豪斯式厂房屋顶的灯带,如同夜空中一串串跳跃的五线谱。由一间间老厂房改造而来的陶瓷工作室里,来自全球各地的陶艺家、设计师不断迸发出创意灵感。

第二次来到景德镇的荷兰设计师约翰内斯,在景德镇陶溪川国际工作室一盏明亮的台灯下,专注地用模具印制泥坯。不一会儿,一个骑士头盔造型的灯罩雏形就制作完成。

历史上,产自景德镇的青花瓷传入荷兰后,在约翰内斯的家乡诞生出蓝白瓷,成就了风靡欧洲的“戴尔福特蓝”。“沿着前辈的路,我回到东方瓷都景德镇,寻求创意灵感。”约翰内斯说。

近年来,陶溪川国际工作室实施“候鸟计划”,累计邀请3600多名来自全球的国际陶艺家驻场创作,吃住行全免费,唯一要求是留下1/3的作品。如今,不少国际艺术家像“候鸟”一样每年往返于家乡与景德镇。

千百年来,搭乘各国商旅的马车舰船,“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今天,“千年瓷都”正被赋予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任,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陶瓷文化交流传播窗口和基地,主动参与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更加开放包容地拥抱世界。

——密切中外人员交往。在三宝国际瓷谷,法国女青年开弥在此生活了近10年,操一口流利汉语的她,把陶瓷艺术过成了生活的诗篇;在原人民瓷厂旁的里弄,土耳其青年哈肯夫妇携手开了一间工作室,让指尖的瓷泥化作跨越国界的语言……

历史的积淀,铸就了景德镇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艺术氛围。景德镇成立“景漂”专门服务机构,全面优化政策“软环境”,以主动开放创造交流机会,以完备产业链提供发展机会,以庞大艺术聚落提供创新机会,张开怀抱迎接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陶瓷“粉丝”。

在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部省份,景德镇这座小城的人口却在过去十年里呈净流入趋势。目前,在景德镇创新创业的“景漂”达6万多人,高峰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洋景漂”有5000多人。

——引领陶瓷文化交流。6月中旬,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落幕。这场两年一届的竞赛展汇聚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艺术精品,千余件作品风格各异,吸引着全球陶艺爱好者的目光。

“双年展是面向世界的国际陶瓷竞赛展,点燃了国内外陶瓷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促进了文化交流。”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长吕品昌说。

瓷上中国,对话世界。

景德镇在荷兰举办“御窑陶瓷特展”,吸引包括荷兰王后马克西玛在内的众多荷兰民众前来观展;在德国举办“感知中国匠心冶陶陶瓷文化展”,吸引当地青年现场体验拉坯、画坯等制瓷技艺;在法国举办“丝路瓷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吸引国际时尚人士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景德镇抢抓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外事交流活动,《景德镇用陶瓷名片讲述中国故事》入选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开展景德镇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国际青年中国行等数十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26年,景德镇还将首次承办第52届IAC国际陶艺大会,开启与世界对话讲好中国故事的崭新篇章。

——促进文明对话互鉴。“千山万水阻隔不了我们相识与相交的脚步。”2024年中秋,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远赴欧洲,用英文热情推介景德镇,让更多人认识了景德镇,赢得了在场国际友人的叫好,相关视频在朋友圈刷屏。

近年来,景德镇充分利用“千年瓷都”这一品牌,广泛开展东西方文明对话交流活动,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国际瓷器研究联盟等组织,邀请数百名阿拉伯、拉美艺术家前来采风创作;累计与全球70多个国家、18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景德镇、来到景德镇……

“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交流名城,景德镇从容自信地与世界对话,让无与伦比的陶瓷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胡雪梅说。

昌江迤逦,一路奔流。

“千年瓷都”孕育的陶瓷文化,汇入人类文明的长河,澎湃着走向未来的时代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展商在 2024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使用网络进行推广(2024 年 10 月 18 日摄) 李笑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