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朱元璋出生在浙江武义一个贫苦人家,家中除了父亲之外,他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一家老小就靠着父亲种地维持温饱,生活困苦不堪重负。朱元璋自小就得到家中长辈的百般疼爱,不过也因为家境贫寒而无缘读书识字。
八岁那年,朱元璋被父亲租给乡绅家放羊,日日操劳在田间地头,吆喝着羊群,望着大路上车马钱人,羡慕不已。十岁时,他已独挑大梁,扛起全家的重担。尽管生活艰辛,但好强的他并未被命运压垮,相反在劳作中渐渐锻炼出了一身过人的体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转眼到了十七岁,朱元璋由于误会而杀了一个姓王的富翁,不得不披上红巾,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尽管武艺生疏,但他顽强的个性和坚毅的意志博得了郭子兴的赏识,很快就成为起义军中的骨干力量。几场大战之后,朱元璋创下了无数赫赫战功,其威名也是日益响亮。
二十五岁那年,朱元璋突然萌发了出家的想法,于是来到了皇觉寺剃度为僧。不过他的佛缘不长,僅僅半年后,又被战火的硝烟所唤回。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军旅之途,一路杀出重围,终于在三十六岁那年建立了大明王朝,登基称帝。
尽管艰难困苦,但朱元璋自小就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每当战火暂歇,他便会拽着身边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积累了不少浸染诗习的经验,诗文见长日益高明。正所谓霸王驭将,诗书气自华,这也正是他后来能题写出《示僧》等名篇的关键所在。
洞庭湖之战,朱元璋大破陈友谅,彻底扫清了统一中原的最大障碍。这场决定性的胜利,无疑让朱元璋士气大振,志得意满。不过,就在战后的一个夜晚,一件小事却险些将这份喜悦化作滔天怒火。
那年秋天,朱元璋率领亲卫队巡视战区,不知不觉天色已暗。眼见就要入夜,他们决定先在附近借宿一晚,好继续赶路。经过一番寻找,他们最终在一座小寺院门前停了下来。寺里负责接待的和尚见这些人服饰华贵,仪态不凡,又个个身怀利器,便以为是强盗或流寇,心中打着小九九。
朱元璋等人很快被引见寺里的住持,并获准在偏厅借宿。初时,和尚们见这伙人举止规矩,也就放下心来。可没过多久,好奇心就占了上风,个个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打听起陌生人的来历。朱元璋面对如此热情的"盘问",起初还能保持沉着,不动声色,可越说越心烦,最终实在按捺不住,一气之下在偏厅的墙上写下了28字的豪气诗篇《示僧》。
诗中的前两句"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正是朱元璋扬威阔步,大获全胜之后的狂傲自许。他原本要用这两句给和尚们狠狠一个下马威,好让他们不再多嘴打听。可是后面两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又将他满怀怒火的缘由道破了。一时心头火起,诗中便暴露出少年得志、骄横跋扈的一面。
诗作写毕,朱元璋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催着亲卫队离开这个小村庄,继续前行。而庙里的和尚们,看到偏厅墙上的诗篇时,可想而知被吓了一大跳。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借宿的竟然是个如此狂放不羁的英雄好汉。不过,为了保全性命,他们还是决定将墙上的诗篇抹去,彻底抹掉这个可怕的"英雄"曾在此借宿的痕迹。
朱元璋虽是坎坷出身,但诗文造诣极高,对文词之美有着独特体会。可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个令人咋舌的怪癖——搞文字狱。作为开国君主,他对文人学士往往是戒心重重,动辄就加以牵连,弄得文人们家惊骇。
皇历元年,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京师便风风火火地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赵伯宁是北平府的学训导,在写就的《长寿表》中,一句"垂子孙而作则"竟被朱元璋诓为妄议王统,勒令斩首。同年,德安府学训导吴宪写了《贺立太孙表》,其中"天下有道"之"道"字,被指与"盗"谐音,也遭重判。
到了永乐二年,常州府学训导蒋镇在一篇《正旦贺表》中,写下"睿性生智"一语,朱元璋生疑"生"与"僧"谐音,是在讽刺他出身寺院,遂下了严厉的处置。案件接连不断,文人学士个个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其实朱元璋素有才思敏捷的一面,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平日里也常常抒发自己的想像和思绪。诸如他的《咏鸡鸣》中"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四句,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遒劲顿挫;再如他的另一首《示僧》"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豪放霸气之态尽显无疑。
奇怪的是,朱元璋一方面酷爱文字,一方面又如临大敌般惴惴不安,处处戒备文人。有人认为,这可能源于他出身贫寒,自小便无缘读书,所以对文人学士怀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敌意。朱元璋本人曾说过,"孔子是个夸夸其谈的伪君子,如今还收着他的徒子徒孙当差,岂不可笑"。言辞之中,对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的蔑视一览无余。
朱元璋离开后不久,庙里的和尚们终于发现了偏厅墙上的诗篇。一看到那豪放霸气的笔迹,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赶紧将之抹去,彻底抹掉这个可怕"英雄"曾在此借宿的痕迹。
就在他们忙着抹诗的时候,突然一位威武不凡的中年和尚闯了进来,粗眉大眼,身材高大,一张狰狞的面孔令人望而生畏。这位和尚自幼双亲早逝,年少时便自立门户,以打家劫舍为生。后来被山上的高僧发现,觉得他骨骼惊人,是块可塑之材,便将之收入门下,度为出家人。
这位和尚虽已剃度,但一身狂放的个性却是改不掉。他经常穷酷狠辣,行为异常怪诞,因此寺里的小和尚们无不对他肃然起敬。这一日,见到墙上的诗篇竟然遭人涂抹,他立即勃然大怒,厉声质问众人是谁干的好事。
小和尚们被这个剑眉和尚的怒目所惊,纷纷瑟瑟发抖,谁也不敢作答。只见他气冲冲地拾起抹香灰,擦拭墙壁,把那诗篇痕迹重新展现出来。待诗篇重见天日,他便拍案而起,振振有词地说道:"好一部英雄气概的佳作!其文字豪迈,气魄磅礴,实乃戎马文人之无上杰作!你们这些家伙,怎么还不快快给我跪下来膜拜?"
众小和尚吓得跪伏在地,只有阁楼上的一位老和尚独自镇定自若,高声反驳道:"这诗作狂放不羁,言辞放肆,怎能称之为杰作?朱元璋虽是扫除了群盗,但手段残暴,行为无度,岂能算是英雄好汉?老衲今日就要将这句狂言扑灭!"
说罢,老和尚挺起了手中的拂尘,正要扫去墙上的诗篇,可剑眉和尚见状大怒,随手就是一棍子打了过去。两人于是大打出手,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最终在其他和尚的劝阻下,双方才勉强平分秋色。
岂料,这一切竟惊动了远在京城的朱元璋。离开那座小村庄没多久,朱元璋就获知了自己墙上所写的豪迈诗篇被人涂抹的下落。他当即勃然大怒,斥责亲卫队人手疏忽,竟让这等大不敬之事发生。随即便派出钦差大臣前往那座寺院彻查始末。
大臣一行人马到寺院时,先是将全体僧人集合问讯。众和尚个个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一字半句便要丧了小命。他们三缄其口,谁也不敢提及剑眉和尚与老和尚之间的纷争。钦差大臣见状,勃然大怒,决定从严从重,逼供究治。
于是,他们便先将僧人们一一拷打,想尽各种酷刑,逼问诗篇被毁的真相。那剑眉和尚虽狂放不羁,但见到大臣们如此种种凌虐僧人,终究还是看不过去,挺身而出,将事情的原委一一供了出来。
原来当日老和尚想要抹去墙上的诗篇,与他产生了争执和打斗,这才酿成了这桩大祸。钦差大臣听后,立即将老和尚绳之以法,判了极刑。剑眉和尚则被囚禁于寺院,受尽折磨。
几日后,朱元璋闻知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并不甚满意。他觉得只是一首诗篇,罪不至于如此大条。当下便命令钦差大臣释放剑眉和尚,并亲自将其接走,带到宫中见他。
朱元璋见到这位年富力强、形相狰狞的和尚,不由得双眼放光,暗自高兴。他拉着剑眉和尚的手说道:"贤甫果然气宇非凡,老夫实在是赏识有加。不过近来京城雄徒横行,祸乱不断,贤甫不如就留在宫中镇守几日,老夫有话当面与你分说。"
剑眉和尚听后,毫不迟疑,立即拱手应允。从此他就被留在了紫禁城中,成为朱元璋身边的貔貅大将。而那座小村庄的寺院,也就此成了一座"诗因寺",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