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国”在哪里?考古专家:河南偃师二里头!

□黄伯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考古史上,一个名叫“二里头”的地方,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二里头文化”,指向的是“最早的中国”。

被考古学家一再提及的“二里头”,就是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是学术界对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夏朝到底在哪里?千百年来,一直是未解之谜。

人们把对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兴的近现代考古学上。

考古工作者果然不负众望,上于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有了重大的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是有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的。

二里头文化最早于1952年在河南省登封县王村遗址发现,当时出土的遗物不多。

甚至,1956年发掘洛达庙遗址的时候,人们注意到它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被称为洛达庙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54至1957年,在洛阳东干沟村附近又曾几次发现这种文化的墓葬与灰坑。

1959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以后,发现二里头遗址更加具有典型性。

故而,才将这种类型的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之所以被称为史界的重大发现,是因为,它让传说中的“夏朝”真实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小刀和青铜锥,器形和铸造工艺都很原始,这种文化的特点,要早于商代,从而让学术界拔开迷雾看“夏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大量实物证明,“二里头”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就是有着非常特殊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象征着凝聚力的“爵”与象征着打击力的“钺”等青铜礼器和兵器的大量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爵”与“钺”之类的青铜器,不仅在当时国家权力运作中处于重要地位,更“代表了当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当时最大的主流价值观与“中国模式”。

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兵器的出现,直接加速着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王朝的迅速崛起,并实现对外的文化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专家表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就是夏王朝的遗存。

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核心领土范围,便在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

简单来说,就是“最早的中国”在河洛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文化所处的洛阳盆地,在历史上一直就是名扬天下的。

洛阳盆地北边的邙山,是中国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洛阳盆地的中心部,前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500多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而二里头,是其中建都最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里头,除了发现政治性的遗存,还发现中国最早的大型围垣和最早的手工业作坊区。

以前就发现过铸铜作坊,现在又发现了最早的绿松器作坊,这是不是可以被认为,二里头是最早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

要知道,在当时,这种铸造技艺可绝对是技术的天花板,更是威权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了专家的释疑,但是,未解之惑仍难冲破迷雾,诸如:

中国究竟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的?

早期中国是单纯土生土长的吗?

二里头文化究竟是酋邦(Chiefdom),还是国家(State)?

上述这些问题,现在大家还是争来争去的。但是,不管怎么争,“二里头”给我们展现的早期华夏先民的生存智慧,是永远也无法抹灭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