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六十,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孔子晚年,对于自己的一生做了个简明扼要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的这段话,常常被人所引用。其大意是说: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学懂了礼仪,人生取得了一些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遇到事情不再困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分辨出真假,判定出是非;七十岁时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却又不逾越规矩。
孔子是智者、圣人,平凡如我辈者,不可能活得如孔子般聪明、旷达,但是,也会懂得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曾经的过往,已随流水而逝,转眼已六十,人生是到了该按下暂停键的时候了。
突然想到一句多年前的标语:“宁停三分,不抢一秒。”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乡下的车少,即使是县城里的繁华路段也没有如今遍布各种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那时的车少人多,所以,就交通而言,司机受到的约束要大于行人,所以,在车站的显著位置,就有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提示与告诫。
人生进入老年,也就像没有红绿灯时代的乡间公路,车可以停,但是,人却不可以抢道。当年那种“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对司机的要求,现在是该转而警醒自己了,那个标语即可改为“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了。
确实,年过六十,身体的各种机能都不如从前,快步追车,或是负重爬楼,那都是一种负累,有时感觉喘气都不匀。更让人难堪的是,一段疾行之后,嗓子会发干、发热,头也晕,眼也花,不停下来小憩一会,身体就会警情不断。
其实,公交车错过一班,还有下一班,大可不必舍了命地奔跑。闲庭信步,与心跳同速,该有的风景也不会错过的。
年轻时努力过,也挣扎过,该使的劲也已使过,不虚度,无妄行,平凡中收获不少小小的快乐。如今,六十之身不敢说“耳顺”,但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是要有的自律。
而今,最大的心声,就是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匆匆疾行的脚步,放下深藏的自卑与落寞,回归最初的自己。
最初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许多人或许都已忘记。其实,那时的我们,欲望很少,虽然生活得困窘,但却难阻不期而至的快乐——
在孔子的言论中,还有“欲速则不达”的告诫。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外出为官,特地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子夏就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先有子夏之问,又引出了孔子的另一段有名的论述:
子夏个性阴郁勇武,面对子夏之问,孔子告诫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倒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有时,慢下来,并不是件坏事。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