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一生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为何在古稀之年却说出一句国骂?
那年的春夏
2024-11-22 22:31江苏
他是世人眼中的优雅君子,国人心中的“好总理”。
大国风范,温和可亲,举手投足间自有风采,世界为之折服。
理想崇高,气度中庸,外交技巧卓绝,几乎成了“完美”的代名词。
世人更习惯于见他微笑与安慰,未曾见过他怒目而视。
倘若放下平和的面容,他也曾有过怒火,也曾因为国家的命运而大发雷霆。
周总理一生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为何在古稀之年却说出一句国骂?
像冰层下的火山
周总理祖籍浙江绍兴,其始祖周敦颐乃宋代名士,所作《爱莲说》传世千年,脍炙人口。
周总理的祖父,周起魁,曾任淮安府刑名师爷,品行端正,公正无私。
周总理的母亲万冬儿,乃淮安知府万青选之第十二女,自幼聪慧,身受家学熏陶,早年便能熟练掌握各类社交礼仪。周总理似乎天生便继承了祖上之文脉与家族的正气,举止高雅,谈吐从容。
而他的个性魅力,非一日之功。
自幼在母亲与继母陈氏的教诲下,通晓唐诗宋词,背诵经典,耳濡目染下亦学会了做人之道。
这些教育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周总理之魅力,非仅为他温文尔雅、谦和待人的表象。
冷静、深沉、坚韧——这些特质,融入了他领导者的风度。
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外交谈判,周总理总能运筹帷幄,处事果决。
他那端庄、谦和的外表下,蕴藏着一种深沉、强悍的崇高之美,远非外人所能轻易揣测。
记忆中的周总理,温文尔雅,少言寡语,总是冷静处理一切事务。
然而,若是有谁敢在工作上马虎,准会感受到总理的威严。
成熟、深沉、强悍,这些特质融为一体,铸就了周恩来无与伦比的领导风范。
这种风度,几乎超凡脱俗。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形象地将周恩来的气度比作“是一座冰层覆盖着的火山”。
1954年10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宴请印度总理尼赫鲁,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正当宴会推向高潮,两位国家首脑举杯欲碰时,突如其来,灯光一暗,整个大厅瞬间陷入漆黑。
伸手不见五指,有人惊慌失措,轻微的骚动也在所难免。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大概是预兆——中印关系会有一段黑暗的日子。
笑话归笑话,灯光很快恢复,宴会依旧如常进行。
周恩来总理毫不动容,举杯的动作依旧优雅,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
旁人不知,周恩来心里清楚,这种大场面出岔子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宴会结束后,按理说,总理应该马上追究此事,可总理像是忘了般,照旧回到西花厅,静心批阅文件。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些愣住了——一向严谨细致的总理,今天竟然泰然处之,似乎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根本没在他心上。
等大家都将这事抛之脑后时,凌晨三点,周总理突然停下手中的工作,命令立刻召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且一刻也不许耽搁。
电力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等单位的领导们,纷纷从热被窝中爬起,顶着一双熊猫眼,满脸困倦地赶往西花厅。
王炳南本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国际事件,刚问了半句,周总理已不客气地发问:“中南海怀仁堂的电力保障怎么回事?到底出在哪里?”
与会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那场宴会的停电,竟让周总理深夜不眠,立刻动手调查。
总理逐一追查责任,逐一问责部门。
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也未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脱责难。
每个部门,每个人,按照责任的轻重,得到了不同的批评。
而当问题追溯到亚洲司司长陈家康时,周总理严肃地开口问道:“你是亚洲司司长,这个事情,你如何解释?”
会议室的气氛骤然紧张。
毕竟,印度是亚洲大国,涉及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陈家康显然有些紧张:“总理,您知道的,我们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亚洲司管的是与印度的外交事务,电力问题,怎能由我们负责?”
这一句话,顿时让周总理忍俊不禁,连带着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笑了起来,原本严肃的气氛被一扫而空。
周总理望了望大家,又得意地望向窗外,仿佛在等着大家从紧张中恢复过来。
窗外,天色已经泛白,晨曦初露。
“你们没少打哈欠吧?” 周总理笑着,手指在空中轻轻敲了几下,仿佛是在敲打那些还未完全清醒的脑袋。
“我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找你们过来。要让你们记住这个教训。你们都是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对吧?”
这一番话,立即引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有的笑得苦涩,有的则捧腹大笑,疲惫感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有严肃而温情的警觉。
周总理始终以他那从容的风度,把工作与教育、责任与宽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宽厚与严苛
1954年,李慎之与周恩来总理一同出席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
这场会议前后历时三个月,其中第一阶段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足足拖了两个月,最终无果而终;第二阶段虽然在不到一个月内达成了协议,最终通过了最后宣言。
李慎之的任务是负责会议新闻,因此,每逢开会,他便随团进入会场,仔细记录、传达信息。
然而,7月21日会议闭幕的那天下午,周总理预感到最后宣言即将通过,特意嘱咐李慎之不必去会场,而是待在别墅,手持初稿,等待会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