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60天上岸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你是参加12月1日的国考,

还是12月8日的省考“小联考”,

对于申论实战

一定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还是停留在

不明就里、条块模糊、成绩波动大的阶段,

不妨看看下面的“考前救急贴士”

逐条查缺补漏,

原地提10分不是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不确定性是部分考生的机遇。每隔两三年,公考大纲就会有或大或小的调整:大作文突然变成“大公文”、行政执法独立成卷、行测增设“政治理论”板块……在考场上看见真题那一刻,有的考生乱了阵脚,有的考生趁风扬帆。

2.有纸化学习。申论格子纸用起来!很多考生喜欢整理电子版的笔记,方便整理和检索,但是无论无纸化学习多么方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都需要回归有纸化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学透真题,明确考卷结构。查看近三年的同级别考试真题,列出横向对比模块。如果公文题有2道,而你却按照1道公文题来准备,那么出发策略和时间安排都要从头调整。

4.“一切皆可申论”。宣传栏里的“致市民的一封信”、网络新闻里“警情通报”,都是鲜活真实的公文展示,建议大家把毛孔张开,多多洞察与思考,这些积累说不定还可以用到作文素材里。

5.规范表达的匮乏意味着公务员思维的匮乏。申论没有“嘴替”,产业融合、产品附加值、多元主体协同、放管服……这些“上分”的词汇,背后或许藏着一套治理概念,这些词的背诵不是关键,理解才是。

6.材料能不能原词原句直接抄?有些“农产品”适合深加工,有些则需要原汁原味,无论采用哪种风格,从大篇幅的文字中,找对关键句,是第一步。

7.把字写清楚比把字写漂亮更重要。有些学员的字非常大气漂亮的,字体在格子纸边缘疯狂飞舞,但是扫描之后就没有那么优雅了。“以底边为基准、距顶边1/3”大小是最符合扫描效果的,建议大家按照这个标准再练练。

8.学不下去不要硬撑,可适当调节学不下去不要硬撑,但是冲刺阶段,休息时间也不该浪费在“申论含量”过低的综艺和电视剧上了。花一小时看一场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可能会令我们重燃斗志;吃饭的时候看一两集《山花烂漫时》放松心态,提分又下饭。

9.无脑收藏的金句用到文章里不见得会加分。现在已经不是公考资料稀缺的年代了,申论写作素材唾手可得,“什么都收藏,什么都想背”的心态要摒弃。不妨在笔记本里誊写几个真正能打动自己、启发自己的,到时候在考场上用起来更得心应手,阅卷人也更能感受到你的信念感。

10.突击公文格式。公文题,没有模棱两可的模糊性,专业属性最强。没写过的外行是“一眼假”,常见常考的15种公文,哪些需要称谓?哪些要写帽段?如果现在还不能立刻答出来,就去自己列横向对比图。做自己的第一手资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11.跟权威文件学精准表达。新年贺词、政府报告等重要讲话的原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看不懂也别受挫,可以看看权威的解读。

12.找到书写顺手的笔。每个人手感手速不同,多试几款,手感好了,考试状态自然好。

13.申论学不下去就抄。思路可以暂时卡壳,但是手可以保持练习,抄完再回头看看,印象自然就深了。

14.别把你的大作文“首秀”留到考场上。每年考完申论,都会有考生一边走出考场一边感叹“这是我第一次正经写完一篇大作文”,现在就动笔写起来,你就能超过一半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少八卦越是临近考试,各类备考群,各大社交平台的吐槽、讨论,以及所谓的“内部消息”就会增多,其中90%以上的信息对考生来说并没有任何价值,浏览和参与讨论并不会增加我们的申论能力,学会屏蔽这些干扰,心无旁骛地备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