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也是国家种业振兴的主阵地。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广东连年将种业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立志在推进中国种业振兴行动中走在前列。
围绕提升资源保护、育种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市场监管等板块,南粤大地奏响种业振兴“进行曲”,取得“百千万工程”的新突破、新成效,让种业科技的种子在广东生根发芽、孕育硕果。
01
打造创新主力军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种业振兴,向种图强。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广东种业?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2022年,反复打磨完善下的《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出台,16项重点任务分工明确,擘画了未来10年广东种业发展蓝图。
编制《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广东省种子条例》,出台《广东省省级种畜禽核心场管理办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管理办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作物品种审定与评定办法》,起草规章《广东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一张张路线图、任务书指引广东种业延链拓链,纵深发展。
——定向攻关。广东按照集中力量“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的原则,分类研究种业现状、卡点,设定攻关目标、建设内容和考核目标。根据品种培育目标任务和攻关研究基础不同,设置“揭榜挂帅与赛马制、品种培育、种业创新园”三大类项目。
——创新模式。按照“一个种质资源圃、一个主导品种、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科研团队”的建设思路,探索构建“科研院校+种业企业+种业创新园”的种业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前端研发、中端熟化、后端推广”一体化发力模式,把单个品种的领先优势做大做强,打造一批重要领域的种业研发集聚区,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
——聚焦前沿。广东开辟“藏粮于技”新路径,布局耐盐碱稻、旱稻、C4稻、高油大豆和高产马铃薯等多类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面向经济主战场,做强做大做优畜禽种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开展生猪、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等国家重大品种种源关键技术攻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用量。
——强化服务。广东积极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发挥广东种业振兴基金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设计种业领域投资产品。构建“群—链—企”发展模式,遴选温氏食品集团、广东海大集团、广东恒兴等龙头企业为现代种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建设现代种业子集群。
三年以来,广东全省上下一盘棋,布局广州,建设功能多样产业集聚的“种业之都”;布局深圳,打造生物技术创新高地;布局佛山,推动畜禽种源攻关持续突破;布局湛江,助力海洋牧场良种供应稳步提升。如今的广东,已是我国种业创新攻关的主力军、主战场。
广东水稻种子“旅月”归来后发芽。
02
攻坚克难松“卡”点
2023年11月,满载8万套“广明2号”父母代鸡苗的货车,从广东佛山出发奔向北方市场,白羽肉鸡国产化版图又填上了一块“新拼图”。
白羽肉鸡市场庞大,占据我国鸡类出栏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其最顶层的源头祖代白羽肉鸡,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21年,“广明2号”等3个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结束了我国白羽肉鸡长期依赖国外种源的“卡脖子”局面。
填补国内空白,攻克核心种源“卡脖子”难题。农业农村部9个“国家种源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由广东牵头承担2个瘦肉型猪、1个白羽肉鸡项目,占全国1/3。《“十四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2个“国家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广东占一半。在广东布局建设家禽品种性能测定站、生猪品种性能测定站各1个;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中的荔枝、香蕉、狮头鹅,也由广东牵头承担。广东水产品中,26个品种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广东造”的南美白对虾“中兴1号”“海兴农3号”“海茂1号”等突破性新品种,解决了南美白对虾种源依赖进口问题。
国产品种替代,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全球最大的地方猪育种核心群(广东小耳花猪高繁品系育种群)组建完成,总产仔数达到14.5头,PSY达到26.4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优质黑猪生产中推广应用最广的种猪品种;“广明2号”白羽肉鸡持续育种再获佳绩,第4世代已完全适应高营养水平,生产性能与国际顶尖水平不相上下,初步具备了全球市场竞争力;新研发的种鹅表型跟踪记录设备投入使用,狮头鹅配套系选育进程不断加快,繁殖和生长性能明显提高,已新培育出白羽狮头鹅系;黄羽肉鸡培育工作与区域市场需求契合度越来越强,适机屠宰、生产性能强的“河东1号”肉鸡配套系等4个新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
南美白对虾“海兴农3号”
物产丰饶,“家底”丰厚。据统计,广东畜禽、水产种质资源(遗传物质)均位居全国前列。原认定灭绝的地方特色品种中山麻鸭重新发现,粤东黑猪、中山麻鸭等频危品种得到抢救性保护。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批珍稀特有种质资源在种质资源圃、保种场、原良种场中得以保护。广东初步建成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实现农业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保护是为了利用,广东启动建设农业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国内率先完成15000份水稻、3700份蔬菜(瓜类)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库构建,率先构建主要畜禽品种(猪、鸡、水禽)DNA指纹特征库。 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基因库等一大批重大种业创新平台星罗棋布,十大种业创新园相继建成。目前,广东省年产种猪80余万头,约占全国10%;黄羽肉鸡种鸡年均供应市场近2400万套,占全国50%以上,水禽、鸽子种源实现自给且有竞争力。
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目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6个常规籼稻品种中,4个为“广东造”,2个为“广东芯”,其中“黄华占”为全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广东育成或参与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总数的28%,名列全国第一,造就“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粤稻现象”。
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数量持续增加,2024年以来。广东全省新增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426件,获得授权84件。
国家野生稻种质圃(广州)
广东育成超级稻“五优308”
03
协同凝聚“芯”力量
种企是现代种业的主体,是种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每年广东进口蔬菜种子占全国70%。这里诞生了以绿亨科技、和利农鲜美种苗、广良温氏、新广农牧、海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种业龙头,推动组建广东省种业集团、广东省畜禽种业集团等“巨无霸”。
“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阵型明晰。广东10家(次)畜禽企业入选国家种企阵型,数量全国第一;12家(次)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企阵型,数量全国第二。
2022年,广东综合管理资本优势、技术人才优势、产业市场优势,推动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与温氏集团、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组建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3亿元,力争打造世界前三的头部生猪种业龙头企业。
成立不足两年,中芯种业便登顶福布斯2022年新晋独角兽榜首。培育的“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和“温氏WS501猪配套系”于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唯一通过审定的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当前存栏核心群基础母猪1.34万头、扩繁群基础母猪2.63万头,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种猪育种和生产基地。
2021年初,广东省畜禽种业集团签约组建。
创新要素叠加,产业链加速融合。
广东构建联合育种、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信息共享、分子育种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总结推广央地合作、院地合作、校企合作“三结合”模式,支持种业企业成立研究院,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科研单位与企业共同探索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转让方式,实现科企合作共赢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深耕作物、蔬菜、果树、动物科学等板块,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和创新突破。 与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广东金稻种业公司等单位开展科技、资源、技术、人才长期战略合作,共享国家科研设施平台,共建育种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水稻品种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成果转让协议,转让“金香”“象竹香丝苗”“粤芽丝苗”等品种使用权15项,转让金额超1500万元。
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中山大学与壹号食品集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佛山新广农牧公司等20多个单位签订深度融合协议,形成以生物育种为主、实体化运行的育种创新联合体。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头雁’企业技术帮扶体系建设”项目,组织种业专家与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重点企业结对帮扶。水稻育种单位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广西、湖南等兄弟省开展科研、科企合作,建立广东水稻种业创新联盟。
2024年8月,广东启动“十五五”种业规划研究部署。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种业支撑“百千万工程”、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和种业强省目标任务,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念,推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立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聚焦种业发展关键领域、核心环节,集中力量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夯基础、建平台、育主体,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企业竞争、良种保供和种业监管等五大能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
广东种业博览会地展现场
12月11-13日
广东种业博览会
将在广州柯木塱举行
6000+新优品种等待检阅
1000+种子企业崭露风采
7500㎡展览展示亮点频现
大会与您不见不散!
作者丨陈迎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