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应急消防的数据,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共接报电动车火灾2.5万起。其中,入户停放充电、飞线充电、长时间过夜充电等一些日常容易被忽视的不安全使用行为,往往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我省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项工作,从车辆的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六个环节开展治理行动。在电动自行车使用频率较高的城中村,安全隐患同样不能忽视。
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 火灾频发
11月1日凌晨4时许,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的一处民房起火,消防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迅速上楼搜救转移被困人员。经过约半个小时的紧急处置,火灾被彻底扑灭。
根据对起火点的分析,此次火灾是由于电动车入户充电引发。
记者走访城中村 不规范充电依旧存在
记者在井店村一处古民居看到,门口贴着一张“预保护的古建筑”的牌子,然而走进一看,古宅内停着十几辆电动自行车。
从交流中记者得知,该栋古民居的管理者虽然知道存在消防隐患,但他认为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是租客的行为。而实际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东对房屋安全负有管理责任。
律师 林青
房东要合理规划停放地点,远离人员密集的易燃易爆品;要配备消防设施,不要在周围堆放杂物,不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间停放电动车;要定期检查线路,控制充电时间,制止乱接电线“飞线”充电,室内充电过充等行为。
记者在两排自建房之间的过道看到,这里停放着多辆电动自行车,住户也是从家中自行牵拉电线充电。
记者发现,这些电线插板基本上是租户自行购买的,有些没有保护层,属于已经被淘汰的“花线”,容易出现老化、断裂、短路等问题,可能成为火灾源头。
律师提醒,如果因为使用、充电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火灾,租客需承担相关责任。
房东自行增设智能充电桩 或改造充电设备
在新店镇东园村的一处自建房内有独立的院落,记者看到墙面上设置了两个智能充电设备,房子后门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也配备了三个智能充电设备。
东园村支书陈淑英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持续动员房东安装智能充电桩,此处院落空间大,有安装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房东自身意愿较高,成了村里第一户自行安装智能充电桩的自建房。而其他房东虽然没有安装充电桩,但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
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推进方式
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改造方式虽然避免了因为飞线充电可能引起的火灾隐患,但依旧是入户充电,那么为何没选择充电桩改造呢?
城中村房屋间距小,人口密度大,结构复杂,要确定一个集中充电的地点,需要邻里之间的利益达成一致,这也成了这项工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
另外,一些房东已经搬到村外居住,对于租出去的房子疏于管理,如何加强房东的改装意愿,也是这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宣传下,村民们的安全意识在逐步提高。租客们也表示,如果房东愿意引进集中充电设备,他们也很欢迎。
数量不足成安装门槛?部分充电桩公司承接城中村业务
与住宅小区动辄成百上千辆电动车不同,单栋自建房里的电动自行车数量要少很多。记者也联系上了几家智能充电桩公司,有些公司直言,考虑到材料、人工、后期维护等成本,城中村内申请安装的住户确实会达不到公司的数量要求。
但在沟通中,记者发现有一些充电桩公司对城中村是抱着开放的态度。
智能充电桩公司工作人员
一台两台也可以装的,如果装的话,不收房东钱的,租客扫码,我们这边收电费,每个月到时候会有个表,这个电费我们会付掉。也可以有另一种合作方式,就是房东直接把我们的设备买走,可以帮你们安装,其他的我们就不用管了。
老人家不会使用智能充电桩?有办法解决
记者走访了一些安装了充电桩的老旧小区,发现有的智能充电桩需要通过扫码、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选择“扫一扫”后二次扫码、输入手机号收取验证码登录、第三次扫码后充值余额才可以使用。相对来说流程较为繁琐,可这并没有难倒小区里的老人家。
相信在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合规安全停放充电的过程中,大众在使用智能充电桩时遇到的问题都将逐步解决。我们也希望随着我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开展,大家的安全责任意识能逐步提高,每辆电动自行车也都能享有安全便捷的停放、充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