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从广州开始落地的“收储”商品房,在向全国推动落地的过程中,将不仅仅是我之前讲的专项债落地问题,那只是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全国楼市将开始面对终极问题——
我们当初的房价、现在的房价,究竟哪一个才是市场化的定价。当年买房的这些人,和如今低价收储的地方平台公司,这些年来,我们的房地产到底有没有“市场”?
N多年前,我有一次给机构做培训,其中有位金融从业者曾问过一个问题:按国家土地出让和规划条件要求,有些土地如果超过2年不开发,是会罚款甚至无偿收回的,会影响开发商开发进度吗?言下之意,开发商加速周转是因为政策么?
其实是因为政策,但不是因为提问者说的这个政策。
我记得当时大概回答,本质上这是为了治理“捂盘惜售”,以及缺乏开发能力而影响建设速度,影响了住宅供应。关键是当年的分水岭,极少数开发商开始慢慢开发、吃到房价上涨的红利,但同时很多开发商已经嗅到了限售、限价的风气逐渐在全国铺开。所以大家开始面临一种新形势:高周转,低利润,加速开发和资金循环速度。
其实在十余年前,当高周转被提出来的时候,恰恰是地价快速攀升的阶段。除了李超人这类极少数拿到地慢慢开发的,并且保证一块地是一直处于开发状态,只是每次动的部分都不多,但整块地来看的确是一直在开发,以此避开了监管。其他开发商则大多走上了高负债加杠杆拿地,各地土拍价格层层叠叠的上去了……
注意,当年很长时间内,卖地是没有限价的,但是卖房有。必须先把这个逻辑说清楚,后来等卖地限最高价,限竞其他条件那是好多年以后了,两者的时间差是很可怕的,买房的人可能不懂,但盖房的人心里知道。当年虽然限房价,但是银行贷款又给留了个口子——无论是对开发商的贷款,还是对居民买房按揭贷款,也就是说给大家借钱支撑价格的空间。
然后我们来看这一轮“收储”,说实话从资本市场对政策的解读角度,只要是财政花钱就是利好消息?将它解读为积极财政政策有点讽刺,它的确有积极一面,但它要填的坑本可以不出现。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路上走,被高处的东西砸破了脑袋,恰好一位外科医生路过(扛住医院外行医的风险),把人救了,这属于正能量,但是这地方就不该有高处掉下来的东西伤人,这就是负能量,这就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去年就有了动议,到今年提出专项债用于收储,再到广州安居集团开始尝试,广州本地房企报名开始,咱直白说问题,那些面积限制90㎡以下并不是什么关键,关键是收储价格。
矛盾一:救市?抄底?增加保障?
虽说是提到了“市场化”收储,但这个市场行情下才出手,难免给人感觉是在“抄底”。我们可以举个反例来印证,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其人口流入连年都是增长的,在楼市火爆的年月,居住需求、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也是持续增长的,这一点全国都一样。那为什么当年不在房价暴涨的时候,将有能力购房的交给商品房解决,将无能力购房的居住需求交给福利解决?
当年逼着所有需求都去加杠杆买房,长期供应看直到如今商品房供大于求了,才启动收储,更容易给人的感觉是“救市”。无论是前面的“抄底”,还是“救市”,你会发现保障房作为满足居住需求的目的,总居于次要地位。
矛盾二:什么价格合适。
直白的说,这时候找开发商收房子,大多数开发商根本没有任何谈判能力,因为他们现金流撑不住。
国资出钱,显然不肯涨价收购,但是打折收购意味着两个结果:这些项目会亏,会出现资不抵债,也许比现金流断了好点,但这个项目将来卖的钱可能不够成本,差的部分怎么办?企业市场化、法制化承担?
收购价格不能太高,否则未来租出去,租金都覆盖不了专项债的利息,专项债指的是收储这部分商品房的政府债。我想问,原来你们也知道租售比啊,别说保障房租金低,就按照市场价出租,相对这些年的房价,租售比也高不了;当年卖地的时候没见你关注过这个。
假如,以现在的市场价格乃至打折收购,那么是不是等于说给市场提供了一个“官方认证的锚定价格”,是不是等于说反证了以前的房价太高了?
当年高价卖地、如今低价收储,你告诉我这亏谁吃?
该将福利保障的归保障,将市场的归市场,当年不做,如今做,难以自圆其说,背后始终透着一股感觉,救市也是花钱、借钱的途径,他们没有认真考虑其他。
但是,历史的回旋镖已经来了。或者说,又来了。
直播课、财经知识分享、内部直播圈、专业垂直领域咨询,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盐会员群,解锁更多知识点和好朋友。
联络v:salt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