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玉洋 乌镇报道
“未来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会从过去的电力转到算力。”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若是要用一个技术指标来衡量新质生产力,算力这个东西绕不过去。
王坚还提到,算力仍是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障碍之一,大多数开发人员通过云计算访问计算基础设施,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算力将会制约建立一个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
在王坚看来,杰弗里·E·辛顿(Geoffrey E. Hinton)能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很神奇的,他首先是认知心理学家,再是计算机科学家,连ChatGPT都解释不出来其研究是否属于物理学范畴。
不过,王坚从中看到科技创新的逻辑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把计算推到了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地位”。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款微处理器4004,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通用CPU,它里面只有2300个晶体管,可做对比的是,2024年英伟达GPU里面已超过2000亿个晶体管。
“从晶体管数量的角度,我们对计算的需求增加了1万亿倍。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一项技术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这1万亿倍的变化?”王坚表示,没有这1万亿倍的增长,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是会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他还注意到,从上世纪50年代就存在的数据中心,开始演变成算力中心。“从数据中心到算力中心的变化,不只是一个临时的变化,而是反映出这个产业的结构变化。”王坚表示,E级算力以及万亿参数基础模型是做人工智能的最基本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成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它事实上决定了创新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王坚提到,当1971年地面上有了第一个集成电路时,阿波罗登月计划第一次把计算和集成电路带到了太空。
“今天做云计算的有一个非常困惑的地方,就是我们讲了那么多的云计算,但实际上计算是在地面上。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计算带到太空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需求。”他表示。
王坚表示,目前太空算力存在着无效数据多、数据时效差等挑战,比如遥感卫星很难在应急救灾时起作用,因为时效是致命问题,所以“看起来多、用起来少”。
“卫星在天上都是独立的,唯一的通信是和地面通信。像当年PC被互联网连在一起那样,卫星能否互联互通?”王坚表示。
据了解,之江实验室启动“三体计算星座”项目,从通讯、导航和遥感三类卫星中开辟出新物种——计算卫星,把单个卫星算力从T为单位(1T到几十T不等)提升到以P为单位;把卫星从与地面通信为主,变为不同卫星间的互联互通;再加上机制创新,让一颗星也能体现价值。
“除了计算的变革,其实我们卫星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王坚称。据悉,“计算+3D打印”这种方式将彻底改变卫星的生产制造,其具有“复杂构件一体化成型,减少组件数量达80%;快速成型与验证,卫星开发周期缩短50%;卫星结构重量减少30%,重量每减少1kg,发射成本节省10万元”的优势。
云计算,是和王坚紧密连接的一个关键词。之前,他用地上的云计算成就了阿里云;现在,他要用天上的云计算打造三体计算星座。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