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被通缉欧盟外长博雷利美以一体世人皆知
11月21日,国际刑事法院(ICC)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哈马斯军事领导人戴夫发出了逮捕令。指控他们在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5月20日期间,涉及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这一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对于这一逮捕令,以色列表现出强烈的愤怒与不满。总统赫尔佐格将此决定斥为“荒谬”,而总理顾问根德尔曼则指责ICC支持恐怖主义。更进一步,内塔尼亚胡甚至表示ICC存在“反犹太主义”。
与此同时,美国作为ICC的批评者之一,并未承认该法院的权威。美国总统拜登亦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称将以色列领导人与哈马斯相提并论是“令人愤慨的”。这种双重标准的态度也令人联想起此前ICC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逮捕令,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对这一决定的态度较为积极。荷兰外交大臣卡斯帕·费尔德坎普表示,荷兰准备在必要时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要求采取行动。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则表示,他们的反应将符合ICC的章程。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呼吁所有欧盟成员国尊重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二战后,由于对犹太人惨痛遭遇的深切反思,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充满了复杂情感。这种历史负担使得许多欧洲国家在以色列的行为问题上,尤其是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采取了相对温和甚至是纵容的立场。
同时,以色列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也是影响欧洲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之一,两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联系紧密。欧洲国家因对美国的依赖,也常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妥协。因此,在中东问题上,欧洲通常在以色列与美国的压力下采取低调姿态。
但现在,ICC发出了逮捕令,欧洲积极回应,说明他们已不再考虑什么“原罪”,也不顾及美国的面子,坚定站在了以色列的对立面。
那么 ICC的逮捕令是否能真正改变巴以局势?很难。
首先,ICC缺乏强制执行的力量,其有效性取决于各成员国的配合。而以色列与美国都不是ICC的成员国,这使得执行变得更加困难。此外,考虑到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美国对其的保护态度,逮捕令的实际执行可能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从局势影响看,这一逮捕令可能更多地激化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以色列可能会加强其“受害者”论调,而巴勒斯坦则可能将这一事件视为对自身抗争合法性的国际认可。这不仅无助于和平谈判,反而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对立与冲突。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国际法律体系的结构性问题。ICC往往对那些中小国家的领导人采取行动,而面对如美国和以色列这样的强大国家时显得力不从心。这种选择性执法,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
即便如此,这一逮捕令仍具有重要意义。它首次从国际法律层面明确了以色列高层的战争责任,将内塔尼亚胡等人的罪行摆在了全球面前,撤下了以色列的遮羞布,让更多国家开始审视其所谓“自卫”的真实含义。
可以说,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以色列高层虚伪的道德伪装上。尽管美国拼命阻挠,以色列拼命狡辩,但审判虽迟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