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
■ 头部影视公司品牌总监。阅读+电影是我理解人生和世界的方式,二者相辅相成。
写读后感的习惯始于何时?
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我不是一个有着阅读童子功的人,年少时没什么积累,也没自信,哪会觉得自己有资格点评书籍呢?书籍是营养,好好吸收就好了;书籍是阶梯,埋头攀爬即可。
现在,但凡阅读书籍以及长文,我都会标记在阅读中被触动的点,随手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思考。有时间就会整理成为一篇较为完整的读后感,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包括微信朋友圈、微博、豆瓣等阵地。
有没有固定的频率?或只是兴之所至?
并没有什么固定频率,顺其自然。阅读不是完成KPI,阅读是心灵饥渴时恰好端起的那杯水。水不能不喝,什么时候端起,并不固定。因为阅读的随性,书评就随之随性。只能说我在追求所谓随心随性随笔风流。
什么样的书易触发你写读后感的“机关”?
主要还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在我看来,很多事情,尤其是与文学、艺术以及现实相关的,只有被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记录了,方才觉得它们是真的被我看到。
事实上,不仅仅看书看文章看文字,看电影看电视剧看综艺,看身边的人和事,看新闻世相百态,只要是有触动我的点,我都会试图用文字写一点儿什么。而只有这样做,这些人与事才在我心中真正留下了痕迹,有了真正的分量。
通常以什么样的方式写读后感?
主要还是从最触动自己的点出发,因触发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事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思虑良久,然后把自己为何在这里停顿思考、想到了什么写下来,有时候还必须一口气写成一篇长文才罢休。
对于喜欢的书籍而言,当我试着去解释并写下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时,我对它的理解与欣赏比阅读期间,更加复杂与精细,一些我之前绝不会想到的念头、思绪由此延宕而出,一些尘封已久的记忆被打捞上来,经由我的书写,获得新的生命力。
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其实也是对几乎所有人来说—必须用文字,才能进行高级、复杂、真正的思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在一则广为流传的视频 “人为什么要写作”中说到:写作能力等于思考能力。写作是为了学习如何思考。在这位教授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思考、表达和写作,他几乎所向披靡。对此,我深表认可。只有写作,才能赋予我思考以形状;只有写作,我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有价值的思考,获得某种思想。
对于一篇有价值的作品,“读完即可”与“读完即写”对你而言差别何在?
读完一篇有价值的作品,我很难做到“读完即可”,我必须得“读完即写”。不管是几百字还是几千字,都必须要写点什么,写完才更能明白是否真的读懂了这部作品。笼统概括地说一个东西好坏与否是简单粗暴的,系统地写下阅读体会才能呈现出你理解的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对于经典的作品而言,它的价值是全面而恒久的,而我即使"读后即写",也未必掌握了它的精妙之处。也许很久以后,我因为某些经历,回想起作品中的某些片段、某些理念、某些情绪,然后产生某种顿悟,于是,我又会写点什么,借着此作品的“精”,还我自己的“魂”。
为什么是她成为“文革”结束之后第一拨现象级国民女演员?
为什么她能游走穿梭于中美间五十年不停歇?
在《猫鱼》中,我找到了答案:真——真实、真情,真诚。陈冲的人生,在我看来,就是求真的一生。
陈冲出席第15届奥斯卡理事会奖,她出演的《弟弟》有望冲击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陈冲在评论家选择协会的亚太裔电影与电视庆典(Critics Choice Celebration of AAPI Cinema and Television)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阅读陈冲的散文体自传《猫鱼》的体验,非常奇妙。《猫鱼》很厚,610页,即使除去女明星必然会有的美照页面,纯文字的页面应该也不会少于550页。内容收录了从2021年起她在《上海文学》中以一月一篇的频次写的散文,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增补和修订。全书总计33万字,内容涵盖陈冲一家四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
一旦开始阅读,就很难放下。在我看来,很多明星都出过书,但论写作质量,能超过这本书的屈指可数。“记忆,好像早晨爱人离别后枕头上柔软的凹印,那是他在你生命里存在过的证据。”这是陈冲在本书开篇写下的第一句话。姜文说:“她的文字源自她的感受力和审美。”本书的编辑、作家金宇澄(因《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说:“她的人与事,尤其几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填补了文学上海的叙事空白。”都是实话。
陈冲在北京举办《猫鱼》新书分享会
《猫鱼》的每一篇都有各自的主题和故事,是可以单独拎出阅读的,并不需要像其他人物传记那样,得从头开始读起。
比如,我看了一些她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之后,就跳到后面先看她写自己参与或执导的一些电影——《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天浴》《纽约的秋天》《红玫瑰与白玫瑰》《英格力士》等部分。《猫鱼》成了我的一个观影指南,书中提到的电影,我都忍不住想去搜来了解一番。于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了长达217分钟的英文版《末代皇帝》;终于把十多年前数次打开又数次放弃的长达197分钟的《日瓦戈医生》看完;时隔17年后重温《太阳照常升起》……跟着陈冲的《猫鱼》看电影,有着一种接连不断地赶赴精神盛宴的巨大满足。
同样,陈冲在《猫鱼》中提到的诗人、作家、诗集、书籍也让我不由心动,把它们都标记出来。由此,我得到了一份我自己整理的“陈冲私人阅读影像志”。
当然,最让我欲罢不能的,还是陈冲在《猫鱼》中讲述的一个又一个人生故事,描摹的一段又一段情感体验,记录的一次又一次创作历程,分享的一条又一条艺术见解。于是在拿到书的一个多月里,我的通勤包里固定放入的是这本分量十足的《猫鱼》,得空翻翻,仿佛我也在陈冲用文笔搭建的平行世界里,那样活过、爱过、痛过、顿悟、释然。
在序文中看到姜文写的这番话时,我以为是客套,但翻开书,为陈冲的坦诚而震惊。
很难想象,会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电影大咖的自传里,看到这些内容:身为中国药理学创始人的外公张昌绍文革初期“畏罪自杀”;身为知名社会学家的外婆史伊凡在抗战期间孤身一人带女儿从上海回重庆,能够穿越重重关口是因为“她要陪他们(那些有权势的人)睡觉”;身为复旦大学药理学教授的母亲张安中46岁考取文革后第一批公派留美资格,想继承父亲遗志在学术上获得突破,最终她却在一个非常看重的实验中,即使押上所有心血,仍失败收场,患上严重抑郁症。
而陈冲自己,在14岁时,凭着全文背诵英文版《为人民服务》被上影厂演员剧团培训班选中,从此改变人生;也被荷尔蒙驱使,和楼下霸占她家房子的“吊儿郎当不爱学习的小流氓”躲在小厨房里接吻。
18岁拍《小花》,为了追求快活,她不落下剧组一周一次的每一次舞会,“走出舞会的时候我会想,完了,我堕落了。但下一次舞会我又去了。”
《小花》剧照
为了偷懒,爱出脚汗的她,袜子一穿就是好几天都不洗,脚臭到令人作呕的地步也满不在乎。
刚到美国,被同学性骚扰到害怕得浑身起疹子去校医院就医,校医不但要求她脱光衣服检查,还邀来同伴围观,给她造成心灵上的二次伤害。
第一次正式恋爱,俩人好不容易到了美国,她却发现自己完全被蒙蔽:从一开始,她就只是他脚踏N只船中的一只。陈冲整个人都灰败了,后来在一次聚会上遭遇留学生同胞入室性侵,并不瘦弱的她声都没吭直接放弃了反抗。
这些发生在她十几二十岁出头的事情,对彼时尚未被多元文化环境浸润、还谈不上开化的陈冲来说,属实是巨大的伤害和羞耻,让她一度自暴自弃。
阅读《猫鱼》,我总忍不住感叹,她得有多稳固的内核,多强大的内心,才能这样实诚啊。后来我看到陈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坦诚是我写作的一个初衷,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必须尽一切努力做到诚实,这个事情做起来才痛快。如果做不到自省,那你去回忆干什么?”
我一向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有两个品质是非常必要的——勇敢、真实。蒋方舟说,她见过最动人的写作状态是20世纪30年代的脱衣舞皇后吉普赛·罗斯·李,跳完舞后穿上衣服回到寓所写作。蒋方舟盛赞她用写作把自己在台上脱掉的衣衫一件件穿上。但我觉得写作和跳脱衣舞本质都是对自我的裸露,只不过一种是裸露外在的身体,一种是裸露内在的思想、情感、经历……跳脱衣舞多是被迫营业,写作则是主动、勇敢的选择。敢于直面真实的世界和人性,并平实地写下它们,才称得上真正的作家。
感谢陈冲勇敢而真实的记述,有些事情,如不被她这样记下来,也就永远被遗忘了。
如果说陈冲在《猫鱼》中写下的真实人生故事令我震撼,那她在书中写的那些情感感悟,则令我动容。
在一个越来越多年轻人谈爱色变、不愿 “涉险”的年代,年过六旬,经历了太多人生起伏的陈冲却笃定地说:“在我的个人世界里,爱情应该算是最重要的内容了。”
她认为,爱情是人类体验的最高倍放大镜,通过它,人们所有的希望、欲望、恐惧被放大。于是她认真写下自己经历的每一段情感体验,不管是令她痛苦悲戚还是癫狂喜悦。于是,在《猫鱼》中,几乎可以完整体验陈冲从懵懂无知、情窦初开,到遇人不淑、黯然神伤、行尸走肉,直至功德圆满的全过程。
因为陈冲对自己情感生活的坦诚,在她身上,让人看到了爱情的多义性和多面向。
陈冲的初恋很梦幻。同在培训班的一位男同学M与她相互爱慕,从生活到表演、精神追求,他俩都有很多共鸣,相互之间写了很多信件,但因为现实的羁绊,他俩始终没有点破那层窗户纸。2021年,M把珍存了四十多年的几十封信亲手还给陈冲,对她说,有些东西是铭记在心里永远也抹不掉的,永远永远……
“世间还有几个人记得我十五岁的样子?”陈冲怎能不感动,若这是纪录片画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大概率会以弹幕的形式霸屏。
她坦荡地写自己与一个性无能者的“柏拉图之爱”。在这段爱里,他俩认定,“身体的怀孕产生人类的孩子,而柏拉图式灵魂的怀孕产生的是人类的美德—灵魂的物质形态。”这让情感受伤的陈冲重新感受到美好及某种希望的孕育。
她与男演员鲁特格尔·哈尔在澳大利亚拍摄《壮士血》朝夕相对日久生情。这位经常与陈冲交流阅读感悟的鲁特格尔却是已婚人士。莫逆于心、遂相与友的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却有着热烈的情感交流,经常没日没夜地打电话,互发长长的传真。陈冲的朋友记得,“你家那只传真机总会在半夜三更突突突地响起来,吐出一长条他的传真。”
《壮士血》剧照
陈冲是在几十年后得知鲁特格尔去世才承认,自己当年是深爱他的,“那些发生过的事,交流过的情感和思想,似流星划过苍穹,不留踪影。但它们早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蓝图,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陈冲用她真情实感的书写告诉人们,爱情是上苍给人的一件礼物,并非一生一次,爱与生俱来—就像勇气和力量那样—是用不完的,是越用越多的。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陈冲作为演员和导演对艺术的见解和认知。她以“国民妹妹”的姿态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闯荡好莱坞惹来非议,但最终也真的闯出名堂,然后又回到大中华风生水起。她如何维系如此长久而旺盛的艺术生命?
尤其是当下,肤浅直白、简单保守成为文艺创作的趋势,多数观众,不接受复杂多元晦涩,只想短平快寻开心,更有各种挑剔苛刻,不会给创作者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包容。
陈冲会迎合妥协吗?《猫鱼》告诉我们,没有。她对艺术是真诚的。她从不觉得自己得天独厚,相反,不安全感伴随她至今。
1991年,陈冲出席第七届亚太裔美国艺术家协会媒体奖晚会
14岁面试上影厂演员剧团时,她得知主创还看了学校另外一名外形条件和普通话都极好的女生。这让她从接触演艺一开始,体会到的并不是喜悦而是自卑。“我永远觉得我不够好,是伪劣品。或许,这份不安全感与生俱来的,它一直都在折磨我的同时鞭策我。回头看,我一生的努力都是在企图把自己从伪劣品变成真货。”
在书中她无限感慨:“我出道虽早,在艺术造诣上却很晚熟。当年我全是本能,现在我全是道理。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人生又何尝不是。”她和很多艺术家一样,都是永远处在自我怀疑、自我矛盾当中,“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种复杂。”
她回忆自己参与拍摄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生活在这朝不保夕的速度和数据中,叙事—与任何其他艺术一样—也许是人类延缓时间、逃避死亡的途径?那些晦涩的情节或者有趣的题外话,也许都是为了推迟不可避免的结局?如果一条直线是生死之间最短的距离,那叙事应该是一座曲径通幽的迷宫。《太阳照常升起》是我去过的最诱人的迷宫之一,那里时间天长地久,我们不需吝啬,可以悠闲自在地迷失、探索、迂回、发现、思考、隐藏……”
《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这是我最近读到过的对“复杂叙事”最美好的评述。死亡是每个人注定的结局,但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可以让生命时空拉长。
陈冲很喜欢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所说的:“人们总是去寻找容易的答案,但只有困难的事才是可信和值得去做的。”她觉得,人的脆弱、纠结、不安、迷失、失去、痛苦、复杂……更有叙事的价值。
《末代皇帝》在拍摄前被所有大公司拒绝投资。她认为导演贝托鲁奇是一个真正的造梦者,但“这样奢华、丰厚、感官的,用光线、镜头、机器运动传递的道德(审美是一种道德),不是一般坐在办公室里决定电影命运的人可以想象的”。
《末代皇帝》剧照
她从贝托鲁奇身上懂得,创作者越忠实地表达个人,作品就越具有普世性。正如王尔德所说,梦想着靠月光寻路,而他的惩罚便是比别人更早看到曙光。所以,极具个性的贝托鲁奇,最终在中国故宫实地拍出获得9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
拍摄完她饰演的皇后婉容著名的吃花片段之后,贝托鲁奇的满意让她铭记在心,“他的眼睛里有很多爱,一股幸福的电流击中我的身心—原来一切就是为了这个淋漓尽致的时刻而做的准备。”她已然笃定,这辈子对电影的瘾,就是为了偶尔在某个完全无法预料的时刻,到达这样欣喜若狂的巅峰。
编辑、文字-颜语、若耶溪
新媒体编辑-锦鲤
图片-受访者提供、部分源自网络